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培养

2022-11-20肖培培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章阅读教学语文

肖培培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课程,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在小学阶段会有太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经验以及记录好的语句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做到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阅读相对较少,导致小学生阅读量较少,在今后的写作文过程中往往出现无词可用、无话可说的情况,甚至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将课内学习的语句套用过来,按照题目要求的字数进行拼凑,日常不只是学校老师,还有家长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课外读物,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应该参考学生的意见,选择他们相对感兴趣的书籍,这样起码能够使学生将书籍读完,这样在大量的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1.阅读教学的意义

1.1 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在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大放异彩,阅读还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建立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为今后的小学语文学习和写作时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语文作文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阅读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开阔眼界,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写作提供大量的优质素材,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认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外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及写作能力。

1.2 增加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因为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很多字,好多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发音不同,字义也不同。例如,在四年级语文《观潮》一文中,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其中的“号”这个地方的读音是二声,而平时说的号叫,我们把它读作四声。还有在学习深思熟虑的时候,这个地方中的“熟”是认真的意思,而不是煮熟的意思。识字的重点是掌握字音字义进而对词进行理解。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环境的识字,可以扩展学生的识字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2.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才是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的第一步,只能激发起学生阅读兴趣,才能驱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掌握阅读技能。语文阅读这门课程有枯燥乏味的内容也有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载体,学生是课堂中真正的主角,老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理解前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入,这样学生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话题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进行展开。

例如,在学习《三月桃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文笔描述,表达了自身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和优美语句,很值得学生去学习和阅读。

首先教师在提前运用计算机软件剪辑一段关于春天的小短片,视频元素包括桃树林、小溪流、绿草地等,然后选择轻柔的音乐作为视频的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首先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要向同学们展示一幅优美的“画卷”,在看完视频后,同学们在思考一下,在你们的心中,春天是什么模样的?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影片,渲染这堂课程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主题,小学生阶段的学生相对于传统的语言开场白而言,他们更容易被视频、音乐所吸引。然后通过学生思考春天的模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1:春天是漫天的风筝。

生2:春天是美丽的花朵。

生3:春天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凉爽的风。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棒,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从学生的回答也可以看出,春天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春天美丽吗?

教师再次播放影片,而影片的内容会出现《三月桃春水》的美丽词句,影片播放相关的画面,配乐有水声、叮咚响铃声等组成由教师低声阅读屏幕中出现的美丽词句。

师: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春天美丽吗?

生:美丽。

师:那视频中出现的语句优美吗?

生:优美。

师:这些优美的语句就是我们今天这课堂的学习内容。

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学会思考春天的模样、教师阅读优美的词句,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老师要抓准时机要说一说三月的桃花又是怎么样的?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激起学生想要了解春天的欲望,有了阅读兴趣那成功阅读就达到了一半的效果。

2.2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阅读,养成自行阅读的习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做好积极的引导,以学生为主要的学习对象,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在进行阅读文章的时候,找到文章的人物、主题、情感等特点,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含义,还要带领学生精读文章,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要鼓励学生学会用学过的文章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其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的时候,课文中有一些生僻字是学生需要在这堂课教学中学习并且掌握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比较差,尤其是一些城市中的学生,对于农村生活的概念非常的模糊,所以这堂课可以通过议论的形式进行开场,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表达的内容。

首先教师将文章中学到的生僻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将“乡村”两个字写在旁边。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乡下人家是什么样子的?

生1:妈妈说,乡下的人非常的淳朴。

生2:我的爷爷奶奶就住在乡下,每年我都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乡下的风景可美了,白天有蓝蓝的天空,到了晚上也能看到漫天的繁星。

生3:爸爸说,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日子非常苦,想吃的东西总是吃不到。

……

师:通过学生们的表述,可以看出乡下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与刚才大家议论的内容相同。

教师教授学生学习黑板上的生字,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将作者描写家乡的变化总结成一句话。

生1:乡下人家是房屋前绿色的瓜架。

生2:乡下人家是满院的小鸡在觅食。

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发现一些特殊的场景和词语,同时通过这些特殊的场景,体会作者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然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分析随着时间,家乡的前后变化,以及当时的环境,找出关键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让学生去讨论去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表达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也不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与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语文阅读的学习效果。

2.3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进行宏观把控,让学生在进行有效阅读的时候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答案,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宗旨。要教会学生快速读和慢慢读这两种阅读方式,快读有快读需要解决的问题,慢慢读有慢慢读要解决的问题,在慢读的过程中要了解文章的要点。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这样就不会被老师的思路所影响,学生要掌握自行阅读的方法,要学会对文章的段落,词语进行分析。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堂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在你的眼里,春节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告诉给学生们,而这个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他们会在回答的过程中畅所欲言,通过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可以渲染课堂的气氛,然后教师再告诉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文章为《北京的春节》,同学们看一下文章中的春节是不是跟自己心中的春节是一样的。学生就会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之上去阅读文章,去探索文章中表现的事物是否与自己的想法有重叠的地方,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促进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2.4 注重学法指导。从引领到自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也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内容,将阅读中需要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学法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要讲究科学有效,注重渗透,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逐步渗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牢固掌握并能达到自然领悟的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法,促进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特色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堂课程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堂课排练成小品,然后由班级内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这篇文章的背景,然后让学生融入到教师设计的场景中。同时因为文章的角色比较少,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不同组别的学生依次进行表演,哪组同学表演得好,就可以得到教师的小红花奖励。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被这种活动教学所吸引,要想表演得好,就必须要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这样学生为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去阅读文章,就会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率,整个过程可以将学生被动地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2.5 课外阅读,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思维。课外阅读到的书籍、文章通常与课本中学习的内容不太一样,往往课外阅读会采用新颖的写作方式和故事,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中外神话传说》与《写作指南》两本书那一个更加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关注,肯定是《中外神话传说》,因为这种书籍中的内容更加的生动有趣,而《写作指南》则显得呆板无趣,这种公式型的教育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只要喜爱才能掌握,通过阅读神话传说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可以为小学生将来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相较于课本内的文章,课外读物可以给予学生好宽广的思考空间,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创作想象力。

目前一些教师或者家长对课外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掌握写作技巧,写作公式就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往往为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都是作文选集、作文写作技巧类书籍,显然这样的书籍虽然可以适当的提高写作套路,这种公式型的作文虽然可能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得太少的分,但是实际对学生将来的写作能力提高却毫无关系。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浏览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增加了知识的积累,通过有趣生动的课外文章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内容非常的重要和关键,但是阅读教学的任务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毕竟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比相对较高。有效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让学生学会创新,让阅读打开语文教学的金钥匙。教学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教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动性思维。

猜你喜欢

文章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