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的思考

2022-11-20钟书明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模式

钟书明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心学校 福建 长汀 366300)

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一直是教学重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是让学生在思想、生活、情感、法律、社会等全方面进行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心理品质。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可以从书籍、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与学习。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1 翻转课堂的概述。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上课学生听,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固定的情况,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学习的重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节奏,根据自己的进度调整学习内容,翻转课堂的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查阅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拍摄制作出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知识视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制作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视频时,不能将所有知识毫无重点的进行输出,要抓住重点,并且视频不要太长,最好在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即可。视频质量要做到短而精,浓缩每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每个视频都要针对课堂内容的教学,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来制作。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加强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不止师生之间要有互动,同学之间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探究合作,完成问题的解答。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面对老师讲课时遇到的疑惑,有时会碍于心理因素不敢举手提问,或是不能跟上老师与同学们的进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节奏,独立思考,探索学习乐趣,减轻学习压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在观看视频学习知识时重复来回播放,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教师可以在视频的一段儿知识点讲解完后设置互动小问题,有助于学生加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记忆。

1.2 翻转课堂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利用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认识到自身位置,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负责制作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思维,要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内容制作相关视频、资料以供学生查阅观看学习。制作教学资料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来制作视频,视频内容精简提炼教学重点,可以将生活案例融入视频,方便学生共情。在课堂内,教师要设计好上课环节,对于学生提出的困惑进行引导式的帮助解惑,要开发学生大脑思维,不能直接将答案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可以根据不同的困惑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学生不止增长知识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们增进友情,感受团队合作的氛围。教师要时刻注意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必要时提供一点提示,营造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活跃度,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增强课堂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更加具有表达欲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尊重的课堂气氛。

2.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

2.1 制作教学视频的注意事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当今社会我国的教学资源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是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典型改革方案。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学视频、PPT、书籍等一系列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只进行讨论答疑,这样就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相反,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课前教学视频一定要由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水平、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学视频的时长最好控制在五到十分钟,太长时间会导致学生学习疲劳损伤视力,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抗拒。所以如何将课堂知识的重点浓缩在一个视频里,这就大大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对视频的制作进行简单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如视频、PPT等方式,图文合并或者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内涵意义。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重复播放,不懂的地方多可以看几遍或暂停记笔记等。翻转课堂更加符合时代的调性,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对于课堂不够活跃,不够积极,甚至会产生抗拒,厌烦心理,这对开展全面素质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起到不良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引用翻转课堂,教师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结合生活实际案例,用生活中的例子能让学生更加引起共鸣,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完整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样不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教学重点,体会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用专门的学习平台或网站方便学生获取教学资料,同时教学资料的发布时间要安排合理,不止方便老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反馈,也能让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工作。

2.2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趣味课堂。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新一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当代学生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适应性很高,如果在课堂中引用互联网,学生对于课堂的接纳度和知识的吸收也会更好。在小学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对于老师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辅助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小学生的空间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对于抽象的解说会感到困惑是常有的事,对于这种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翻转课堂上打造趣味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用直观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共情。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生命最宝贵》中,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之处,仅凭口述无法带动学生活跃大脑思维,联想不到自己的生活,学生们也就无法理解这节课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有代入感,在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环节,教师在教学视频内可以出示一些短片动画,比如孕育生命十分辛苦的妈妈、地震、火灾、洪水、病毒等等,这些视频旨在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之处。在课堂内,教师同样要出示PPT、VCR等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模仿视频中怀孕的母亲的姿势,体会母亲的辛苦。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先带领学生们感受生活中危险的动作,联系生活进行讨论,如生活中父母经常说不可以这样做,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思考,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警示牌上的标志都在警示什么呢?根据教材P50页《莫莫玩火的故事》,让学生们一起说说莫莫都做了什么有可能会危害自己生命的事情呢?在讲一讲自己的生活中是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止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还提升了学生的共情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趣味性,为全面素质教育做好基础。互联网是一个大型资源交互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面找到公开资源,但这些学习信息真真假假、半实半虚,学生的学识不够,很难从中挑选出有用的学习内容,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教师要收集互联网相关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精心挑选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防止有不实信息阻碍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脚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任务时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引导,学生才能真正的进行自主学习、爱好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趋势,把握学生心理、抓住学生特点,在课堂设计内尽量地引入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融入课堂,参与课堂,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2.3 小学道德与法治引用翻转课堂的策略。在课前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学习平台,同时也要给学生制定下预习任务和学习目标,防止学生毫无计划、毫无目的、毫无成效的盲目学习。布置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到自身情况,留有足够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有助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内要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对于所学的知识多交流、多讨论、多研究,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位置,给予学生更多发言表现的机会,学生们可以自主整理学习重点、学会归纳知识。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堂内,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优质反馈与评价,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更加充满热情。同时要开展课堂后学生对于个人的评价反思,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吸取经验,学生要对自己的自主学习状况作出自我评价,对于别人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教师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想法,教师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真正有用的建议采纳,更加贴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道德意识、建立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教师要清楚的知道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学时不要脱离实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平台可以向学生们提供实时热点新闻。从生活实际案例中,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核心,让学生们体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安全记心上》中讲了一系列的安全知识、安全隐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生活中的因为各种不当操作或忽视安全的行为引发的事故案例,通过大数据让学生们切实了解到生活中的隐患,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用火等生活常识,让学生们进一步懂得生活中的安全防患。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每个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教育情况有着明显差异。家庭能给予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各不相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引入翻转课堂,同时也是让学生加强家庭内的德育教育,在课前的学习环节,在家庭内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联系生活情景。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内能更好地联想到生活身边的真实案例,发散思维,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平台等科技手段,更加深入有效的表达《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核心、内涵要素,对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有着更好的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除了要让学生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还要让学生提高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们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能在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身不受外来侵害,提高心理素质。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宪法是根本法》中有着我国《宪法》的讲解普及。在小学阶段,不少学生对于互联网感到跃跃欲试,好奇一切新奇的东西,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中要着重加强网络法律的学习,加强学生道德水平,培养自律的习惯,让学生们自觉监督自己的行为举止,文明上网。

总结

翻转课堂对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有着积极作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参与感。。让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断产生兴趣,打下全面素质教育的良好基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