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参与与老年福祉英文文献研究(1970—2021)
2022-11-19高弋力丁灵
高弋力,丁灵
引 言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福祉是各国社会极为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健康老龄化理论被引入国内后,不少学者提出了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的战略构思。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对老龄人口福祉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国内外研究均表明,音乐参与可以有效提升老龄人群的福祉。因此,本文从老龄人口的心理福祉、身体福祉和社会关系三方面出发,整理了1970—2021年期间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上的有关音乐参与与老龄人群福祉提升的研究及其重要观点,并对重要概念进行了解读,旨在为后续老龄化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福祉的概念
韦氏词典将“福祉”(well-being)一词定义为一种“幸福、健康或者繁荣的状态”。尽管“福祉”一词常被翻译为“幸福感”,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well-being”不应当简单地被理解为“幸福”(happiness)或“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
老龄人口福祉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福祉(physical well-being)、心理福祉(psychological well-being)、社会福祉(social well-being)和社会心理福祉(psychosocial well-being)。身体福祉,指的是能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能力。心理福祉,指的是具有完整的认知能力,且不会因为恐惧、焦虑、压力或其他负面情绪而感到困扰。社会福祉,与个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参与度以及与他人互动能力有关。社会心理福祉,常与“生活质量”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涉及心理情感、社会认同、身体健康、社会和集体幸福感等诸多方面,可通过幸福感、自尊感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来定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能力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不少学者主张老龄群体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各方面的福祉。
2.音乐参与的概念
音乐参与(musical engagement)是西方音乐研究中常用术语。学界对于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或对象,在其论文或报告中对该词进行概念界定。简单理解,“musical engagement”是“engaging in music/musical activities”(参与音乐)的名词化。需要注意的是,“musical engagement”需要与另一个近义词“musical participation”稍作区分。尽管两个术语都可以被理解为“音乐参与”,且两个术语常在相关领域文献中混合使用,但在实际的语言和研究环境中,“musical engagement”可以包含多种形式的“musical participation”。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卡斯托德罗教授认为,“musical engagement”是一项被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需要参与者具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从而获得最佳体验。因此,相较于“musical participation”侧重强调“参加”这一行为,“musical engagement”更强调一种参与经验或经历(experience),需要通过参与者的动机、技能以及对音乐材料中所隐含的复杂性因素来维持这一行动。这其中的复杂性会影响个人的感知,从而影响参与者的心理状态。音乐参与所涉及到的音乐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包括娱乐型(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教育型(如器乐学习、声乐学习)、创造型(如音乐制作、即兴作曲)和疗愈型(如团体音乐干预)等音乐活动。
3.老龄化研究相关概念
“成功老龄化”是老龄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约翰·罗(John Rowe)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提出了“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eing)的概念,将该术语定义为“在没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老年人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广义上,成功老龄化的研究范畴还可以扩及“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理念。然而,长期以来“成功老龄化”这一术语却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在西方文化中,“成功”一词常与经济成就、收入和资产水平、就业状况等物质主义内涵的概念相关联,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体现。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成功的老龄化”不适合用来描述老年人积极健康的状态,而提倡用“健康老龄化”来替代“成功老龄化”。但本质上,无论使用“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或是“积极老龄化”都表达了对积极、繁荣、健康和乐观老龄化进程的一种期待。
二、文献来源与回避问题
1.文献来源
本文以“music and ageing”(音乐与老龄化)、“musical engagement and ageing”(音乐参与及老龄化)、“healthy ageing”(健康老龄化)、“positive ageing”(积极老龄化)、“successful ageing”(成功老龄化)为关键词,充分利用国外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以及文献检索平台,如Open Access Library、Science Direct、Springer、Sage、Google Scholar、Google Book、Web of Science、Scopus等进行文献搜索,并对搜集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2.本文回避问题
任何一种活动对参与者都有体力和精力上的要求,而与音乐活动同样存在一些风险。参与音乐活动并不总会带来幸福感。例如,即便是简单的聆听音乐,也有可能对听者的情绪带来诸如负面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为音乐与老龄化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侧重音乐对老龄群体的积极影响,从而鼓励更多学者、音乐治疗和教育从业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给予更多关注于相关领域。因此,本文不涉及音乐活动潜在风险或不良影响等问题的探讨(如受伤、负面情绪等)。
三、音乐与老龄化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老龄化的进程实际会受到多重负面因素的阻碍。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使得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常给老龄群体的社会生活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利。老年人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而产生孤独、无用、抑郁、缺失感等负面情绪。除了健康问题,老龄人口还面临着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危机。另外,衰老的过程可能会对人的个人自主性、自我认知、社会关系、环境掌控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存在影响,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帮助老年人获得成功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保持活跃可以获得一种“积极的衰老感”,是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生产性活动(如阅读、学习一门新技能)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福祉具有多重益处。
在众多社会活动中,音乐被认为是最具社会性的一种。老年人可通过音乐活动学习珍视生活,促进身体康复,并获得更多社交互动的机会。此外,音乐还可以通过引起积极的心理和社会反应来减少老年人社会和情感上的功能缺陷。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多接触音乐、多参加音乐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幸福感和积极性,为老人带来社会、认知和健康方面的好处,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音乐的这些功能吸引了包括心理学家、脑科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学家的注意,并获得了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撑。
1.音乐与心理福祉
音乐能够增强和创造和谐和积极的感觉,从而对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产生影响,并在衰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很早就被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所证实。
1954年,著名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如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MotivationandPersonality)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1998年,被称为现代积极心理学运动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与其搭档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米哈伊·奇克森特(Mihaly Csikszentmihalyi)再次掀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赛里格曼等人提倡通过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并构建有效的干预措施,构建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幸福感。根据赛里格曼等人的理论,弗格森和谢尔顿于2013年针对音乐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他们从美国一所大学招募了167名大学生进行了两组音乐听力测试,试图验证聆听音乐对创造积极幸福感的有效性。在第一组实验中,被试被分为包括高意图组(high intentions condition)和低意图组(low intentions condition),并被要求聆听12分钟的音乐。实验开始前,高意图组被告知在之前关于古典音乐对情绪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只有当人们下意识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情绪,他们的积极情绪才会增强。因此,实验员要求该组被试在聆听音乐时,尽量专注于音乐对其情绪的改善,努力让自己更快乐。相反地,低意图组被告知在聆听古典音乐时,人们的积极情绪只有在非刻意的情况下才会增强。被试被要求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去享受音乐,避免有意识地去改善自己的情绪。第一组实验结果发现,与低意图组相比,高意图组显示了更加积极的情绪。
在第二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另外68名被试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音乐聆听测试。被试总共需要参加五次测试,每次15分钟。与实验一相同,研究人员将被试分为高意图组和低意图组。高意图组被要求在参加试验期间的两周内多思考自己的幸福,并试图让自己感到更幸福快乐。而低意图组被告知在参与实验期间关注自己的快乐情绪可能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忽视音乐本身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有研究表明集中精力关注自身幸福反而可能使人变得不开心,因为快乐的人通常很少思考自身是否快乐这一问题。因此,低意图组只需要按时参加测试,并不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在第一次测试前和最后一次测试后,研究人员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对被试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试。实验二的结果发现,高意图组所报告的主观幸福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被动聆听音乐的低意图组并未显示有明显的幸福感的提升。
这项研究成为健康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证实了音乐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情感资源,可以起到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积极作用。当参与者们将“聆听音乐”这一行为与“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快乐”这一主观意图相结合时,音乐的确可能成为一种提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尽管在这项研究中被试均为大学生,且早有研究指出音乐对于年轻人身份认同和情绪体验有种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仍然为音乐与老龄化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同时也为从事音乐治疗、教育和音乐参与活动组织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实操指南。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利马和卡斯特罗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情绪识别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该研究招募了114名年龄分布在17到84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为参与者,并将这些参与者分为老中青三组。三组被试均需要接受56个短小的音乐片段的刺激。这56个音乐片段被划分为4组(每组包括了14个音乐刺激),分别代表“快乐”“悲伤”“恐惧”及“和平”四种情绪。这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从音乐中感知到的负面情绪(如悲伤、恐惧)的反应会相应减少,而对积极情绪(如快乐、和平)的反应却能够保持稳定甚至不会改变。这一结论暗示随着负面音乐情绪影响的减少,音乐改善老龄群体生活的潜力会越来越大。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心理学家劳卡曾向500名年龄在65岁至75岁之间的瑞典社区老年人发放一份问卷。该问卷调查了音乐在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包括聆听频率、场所或情况、对音乐的情绪反应以及聆听的动机;同时还评估了老人们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如情感幸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问卷分析显示,除了健康状况和性格是幸福感最重要的预测因素,聆听音乐的动机也与心理幸福感显著相关。聆听音乐是老年人积极情绪的常见来源。
2.音乐与身体福祉
健康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老年人参与许多活动的能力,是影响老龄群体福祉提升首当其冲的问题。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与其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euroscience)的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帮助老龄群体获得对情绪健康有益的神经递质。在这项研究中,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萨利普尔等人使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来研究音乐愉悦感产生所涉及的生物机制。他们发现,音乐所产生的强烈愉悦感可以促使大脑基底神经节之一的纹状体系统释放传递开心情绪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相较于积极情绪较少的人,积极情绪较高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较低,且患感冒的几率也相对更低。此外,积极情绪较高的人对因压力而产生的纤维蛋白原反应更少,因而患血栓的可能性也相对更小。因此,音乐参与成为可以通过影响我们的积极情绪来实现良好生理状态的一种手段。
斯塔里科夫对1990年至2004年的医学文献进行了回顾,以调查艺术活动对健康潜在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参与艺术活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双重益处。以阿尔茨海默病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管理为例,音乐被证实比阅读更有效。音乐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氛围,对病人的血压、压力和心率产生有益的影响,帮助降低患者的身体焦虑,并激励他们参与到更多类型活动和日常任务当中去,在身体层面上增加他们的运动范围。
2016年,为研究音乐制作(music making)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伦敦大学学院的哈勒姆教授与其搭档克里奇教授在英国三个音乐研究站点招募了500名50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调查。这三个站点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如歌唱、吉他、尤克里里、竖笛、桑巴、作曲和代际音乐课程(让老年人与当地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创作音乐)。其中398名参与者被划分在了音乐组,而另外102名被划分在对照组(参加手工艺课、瑜伽等非音乐活动)。参与者们在调查期间需要完成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在问卷调查结束后,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被邀请参加深度访谈。尽管研究人员评估两组参与者10个月内的变化时并没有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音乐组所报告的享受程度更高。而定性数据分析表明,音乐制作对老龄群体具有三种益处:(1)认知益处,如挑战、获得新技能、成就感以及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2)健康益处,如增加活力、改善心理健康和活动能力;(3)情感益处,包括减少压力、防止抑郁、丧亲后的情绪支持、信心等。
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汉瑟和汤普森招募了30名年龄在61岁至86岁之间、被诊断患有抑郁症但身体状况良好的人进行实验,以测试听音乐是否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症。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包括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实验组在家访期间被指导如何用音乐来减缓压力,如随着音乐轻轻移动、放松以及根据音乐和引导图像进行面部按摩。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音乐曲目由被试自行选择,包括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和被认为适合深度放松的、节奏较为缓慢的乐曲。八周后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实验组的抑郁、痛苦、自尊和情绪均有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在被试接受干预的九个月后这些改善依旧显著,暗示着音乐对情绪的改善功能可能是长期有效的,其抗抑郁效果得到了证明。
音乐对患有痴呆症等老年人也同样会带来益处。痴呆症是一种由于疾病或脑损伤而导致的渐进性大脑认知功能退化,而其治疗药物可能会带来如疲劳和头晕等副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患者摔倒或受伤的几率。因此,音乐治疗常作为一种代替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痴呆症患者常存在行为和情绪控制问题,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加强人际沟通,从而减少他们的躁动行为。
3.音乐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福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融入社会并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纽带、获得社会支持,可以帮助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降低癌症、传染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认知衰退等风险。老龄人群的重要社会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包括代际关系)以及亲友关系。大量研究表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更加在意,且常常自主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社交机会、减少接触负面社交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交满意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生物,与他人互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化心理学认为,与他人保持社会联系及合作是人类本性的特征体现,因为这可以促进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而音乐是一种个人情绪表达的重要媒介,在个人、社会和文化层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音乐行为——不论是人类的还是动物的——都被发现与维持自身所在的群体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物学家就发现直翅目昆虫(如蟋蟀和青蛙)的同步合唱行为(synchronized chorusing)。此外,有上百种鸟类会进行精确同步二重唱,以达到保持生殖同步、加强伙伴关系或保卫领土的目的。而早在1871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便提出一个观点,即音乐与鸟鸣一同进化和演变,是一种以求爱为目的的行为展示。因此,不少群体选择主义者也认为,人类的音乐行为具有进化适应性,因为这些音乐互动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群体协调性与融合性,增强团体凝聚力,从而使群体行为、情绪和身份同步发展。临床研究表明,与缺乏亲密关系的人相比,与他人关系密切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疾病,且可能更加长寿,而参加音乐活动可以作为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一种手段。许多音乐活动需要互动、排练和表演,从而使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起。因此,音乐参与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同时还可以加强一个人与他人的社会联系。
对于老龄群体而言,伴侣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根据怀特在199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可以为伴侣带来可观的健康回报。因为健康的婚姻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负面行为,通过财务和资源共享来提升幸福感,并提供家庭内部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帮助伴侣延长寿命。另一份2009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与分居、离婚和单身相比,通过婚姻保持社会身份的稳定性可以让人变得更长寿。
然而,对于大部分老龄群体而言,伴侣关系常在晚年经历一段紧张时期,尤其是在退休不久后,因为此时的夫妻双方都必须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根据这些理论,摩根对英国5对65岁以上的退休夫妇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调查音乐参与对老年夫妻关系的作用机制,并使用了解释现象学分析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这项调查认为,音乐参与(如参加周末合唱班)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立一种共享的身份认同(shared identity)。这种可共享的身份认同感往往通过共同的音乐喜好或是一方对另一方音乐偏好的妥协建立,使得夫妻双方都能体会到相互尊重。同时,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还能为老年夫妻带来更多的交流话题,有助于伴侣关系的维持和提升。
另一项在瑞典的研究对15名66岁至76岁的瑞典男性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定性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研究人员将访谈数据划分为四个主题,即“情绪和体现”“适应变老”“发展和维持友谊”和“作为照顾者来保持联系”。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男性都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和梳理自身的身体与情绪,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交联系,满足其自身的心理、社会和情感需求。这一点对那些伴侣生病需要照顾的男性尤为重要,因为与伴侣分享音乐可以提高伴侣关系的质量。
除了伴侣关系,音乐对老龄群体的家庭代际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代际关系的质量对两代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指出,与孙辈关系和谐是老龄群体福祉的重要影响因素。祖父母和孙辈常常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互相照顾,这有助于增强家庭内部的社会支持、减少压力和维持社会控制机制,从而在生命历程中以重要方式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福祉。然而,也有研究指出,当家庭成员参与到集体活动时,并不是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到快乐。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活动对于组织者而言(大多数时候是女性)更像是一种负担。但这种不快乐的情绪大多都是短暂的,通常会在家庭成员遇到重大生活转折点时(如家人患病、子女或孙辈成年后),或是通过一些自发的情绪调节策略得以改善。因此,从长远看,一些家庭音乐仪式仍然是一种可以提高代际关系的活动。
四、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外英文学术期刊中有关音乐参与与老龄福祉相关研究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积极老龄化与促进老年人心理状态、身体健康和社会关系有关。这三个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量研究证明,退休后参与音乐可以改善健康、保持良好心态,并有助于在困难时期制定应对策略。将这些知识与老龄福祉提升策略相结合,鼓励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服务人员以及老龄群体本身关注并使用音乐作为老龄群体社会活动、干预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许可以促进老龄化进程的积极性。
当前各国学界给予了老龄群体极大的关注,大量研究揭示了音乐在老年群体福祉提升中的重要性,值得学习和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参与者某个生命时间段进行,缺少从生命全程发展视角下(life-span developmental approach)分析音乐对于老年群体福祉提升的作用机制。人的生命发展是一个受到生物学和自身所在环境共同影响的连续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收益和损失,都会反过来影响对事件的体验。基于生命全程发展视角进行的研究可以产生更多维的视角,但这样的研究视角在国内外都是少数。在吸纳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上述不足为未来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探究终身音乐参与(life-long musical engagement)与人生福祉、老龄福祉的关系或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塞利格曼将代表“人类繁荣”(human flourishing)或幸福(well-being)的特质归纳为五点,包括“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关系”(relationships)、“参与”(engagement)、“成就”(achievement)和“意义”(meaning)。尽管这五种特质并不能完全体现“人类繁荣”这一概念,学界也并没有一套明确而统一的标准来界定什么是“福祉”或“幸福”,但人们的确常常将拥有这五个特质的人群视为人类繁荣的典范。因此,如果人们想要有效提高幸福水平,就应该从提高这五大幸福特质水平入手。有研究表明,音乐参与对这五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对一个人的繁荣生活做出积极贡献。尽管音乐并不是唯一可以提高老龄福祉的活动,但不得不承认,相比其他的社会活动,音乐的确更有可能成为一种更经济、有效、不受场地限制且被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娱乐和减压方式。音乐教育者、研究人员、照顾者以及老年群体本身均可以倡导高质量的、更容易获得的音乐机会,从而帮助老年人在心理认知、身体健康和社会情感上获得更大的满足。在后疫情时代,老年群体音乐参与的方式以及参与成效或将受到影响,但同时也为未来研究带来新的研究契机。
五、本土镜鉴
早在2000年左右我国就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到今天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十分严重,因而面临更加多样化的养老需求。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并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这两个着力点;同时,明确提出了推动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举措,旨在促进健康老龄化。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坚持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考量。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战略措施,体现了我国对老龄人口福祉的重视。
然而,如何从面上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养老需求,是当前社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多维度地开展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工作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根据我国老龄人口的特点,有学者指出,老年群体休闲时间充裕,对精神文化需求会更高,因而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廖乃雄认为,音乐对于充实老年群体的精神和生活需求有着特殊的作用。事实上,自1980年代音乐治疗在我国起步以来,音乐活动对身心的疗愈作用已逐步受到重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相应展开。参加音乐活动(例如歌唱、乐器学习、市民音乐会、音乐沙龙等)被认为是老年群体幸福感提升的重要路径,而音乐治疗已经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如痴呆症、焦虑、失眠、语言功能障碍等)辅助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时,研究人员应当定制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如量表)以及干预活动。借鉴国外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配置老年学习场所(如老年大学)、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广社区音乐活动)、加强家庭文化管理与建设、提升家庭照护提供者的音乐参与意识或是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注 释
林卡、吕浩然:《四种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蕴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第136—143页。
Williamson, J. & Robinson, M. 2006.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or integrated programming for well-being interven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4(1), pp.4-25.
Krause, A. E., Scott, W. G., Flynn, S., Foong, B., Goh, K., Wake, S., Miller, D. & Garvey, D. 2021. Listening to music to cope with everyday stressors.PsychologyofMusic. 49(3), pp.462-478.
Vanstone, A. D., Wolf, M., Poon, T. & Cuddy, L. L. 2016. Measuring engagement with music: Development of an informant-report questionnaire. Aging & Mental Health. 20, pp.474-484.
Kendig H., Andrews, G., Quine, S. & Browning, C. 2001.AReviewofHealthyAgeingResearchinAustralia(1ed). Canberra, Australia: Commonwealt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d Care.
Kreutz, G., Ginsborg, J. & Williamon, A. 2008. Music students’ health problems and health promoting behaviours.MedicalProblemsofPerformingArtists. 23, pp.3-11.
Kreutz, G., Ginsborg, J., and Williamon, A. 2009. Health-promoting behaviours in conservatoire students.MedicalProblemsofPerformingArtists. 37, pp.47-60.
Spahn, C., Burger, T., Hildebrandt, H. & Seidenglanz, K. 2005. Health locus and preventive behaviour among students of music.PsychologyofMusic. 33, pp.256-268.
Williamon, A. & Thompson, S. 2006. Awareness and incidence of health problems among conservatoire students.PsychologyofMusic. 34, pp.411-430.
Sloboda, J. & O’Neill, S. 2001. Emotions in everyday listening to music. In: Juslin, P. & Sloboda, J. eds.Musicandemotion:theoryand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415-429.
Särkämö, T. 2018. Music for the ageing brain: cognitive, emotional, social, and neural benefits of musical leisure activities in stroke and dementia.Dementia. 17(6), pp.670-685.
Hays, T., Bright, R. & Minichiello, V. 2002. The contribution of music to positive aging: a review.JournalofAgingandIdentity. 7(3), pp.165-175.
McClosky, L. 1985. Music and the Frail Elderly.Activities,AdaptationandAging.7, pp.73-75.
Wylie, M. 1990.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old familiar songs, antique objects, historical summaries, and general questions on the reminiscence of nursing-home residents. Music Therapy. 27, pp.2-12.
Clift, S.M. & Hancox, G. 2006. Music and Wellbeing. In: Greenstreet, W. ed.Integratingspiritualityinhealthandsocialcare. Oxford: Radcliffe.
Clift, S.M. & Hancox, G. 2010. Singing for health: a musical remedy.BritishJournalofWellbeing. 1(6), pp.19-21.
Groene, R. 1993. 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1:1 intervention with individuals having senile dementia of Alzheimer’s type.JournalofMusicTherapy. 30(3), pp.138-157.
Groene, R. 2001. The effect of presentation and accompaniment styles on attentional and responsive behaviors of participants with dementia diagnoses.JournalofMusicTherapy. 38(1), pp.36-50.
Knight, W. E., Rickard, N. S. 2001. Relaxing music prevents stress-induced increases in subjective anxiet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healthy males and females.JournalofMusicTherapy. 38(4), pp.254-272.
Mathews, R. M., Vlair, A. A. & Kosloski, K. 2001. ‘Keeping the beat: use of rhythmic music during exercise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AmericanJournalofAlzheimer’sDiseaseandOtherDementias. 16(6), pp.377-380.
Sixsmith, A., & Gibson, G. 2007. Music and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with dementia.Ageing&Society. 27(1), pp.127-145.
Crittenden, C. N., Pressman, S. D., Cohen, S., Janicki-Deverts, D. Smith, B.W. & Seeman, T.E. 2014. Social integration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elderly.HealthPsychology. 33, pp.535-543.
Myers, D. 1999.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Kahneman, D., Diener, E. & Schwarz, N. eds.Well-Being:TheFoundationsofHedonic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ublications, pp.374-391.
MacDonald, R.A.R., Kreutz, G. & Mitchell, L. 2012. What is Music, Health, and Wellbeing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In: MacDonald, R.A.R. Kreutz, G. & Mitchell, L. eds.Music,Health,&Wellbe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11.
North, A. C. & Hargreaves, D. J. 2008.ThesocialandAppliedpsychologyofmus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tte, D. 1977. Communication in Orthoptera. In: Sebeok, T. ed.HowAnimalsCommunicate.
Wells, K. 1977. The social behavior of anuran amphibians.AnimalBehaviour. 25, pp.666-693.
Cross, I. 2001. Music, cognition, culture, and evolu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AcademySciences. 930, pp.28-42.
Pinquart, M. & Sörensen, S. 2007. Correlates of physical health of informal caregivers: a meta-analysis.Thejournalsofgerontology.SeriesB,PsychologicalSciencesandSocialSciences. 62(2), pp.126-37.
Reczek, C., Thomeer, M. B., Lodge, A. C., Umberson, D. & Underhill, M. 2014. Diet and exercise in parenthood: A social control perspective.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 76, pp.1047-1062.
Dib, S. Rougeaux, E., Vázquez-Vázquez, A., Wells, J. & Fewtrell, M. 2020.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the UK: Data from the COVID-19 New Mum Study.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Gynecology&Obstetrics. 151, pp.4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