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新课标,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11-19陈兰枝刘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标语文课程课程标准

陈兰枝 刘源

【编者按】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影响未来基础教育的走向,对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与之前的课标相比,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和新提法较多,同时新增了学业质量、评价建议、教学研究与培训等内容,功能性明显增强。朱长华曾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后参与2001年版义务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和国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鄂教版)的编写。作为我国30多年来三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朱长华认为课标就如同“指挥棒”,只有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接受新课标的新理念,基础教育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教育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需要如何转变理念,通过创新实践,让新课标真正落地实施,实现课程育人的根本目的,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

教师教育论坛: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发布,在您看来,与2001以及2022年版的义务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亮点,新课標会对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师来说会带来哪些挑战?

朱长华:在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被称为“教学大纲”,它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2000年前后,我曾参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工作。当时教育部对语文课标的研制工作特别重视,先是组织了三个语文专家团队分头研制,到了后期再集中整合。参与国家标准研制,每位参与的专家都深感责任重大。2001版的课标颁布后,中小学教育教学进入了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时期,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空前关注,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一大批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较之前的两个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体现了我们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教研和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我看来,新语文课标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非常强的引领性。语文新课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对义务教育的育人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聚焦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旗帜非常鲜明,具有非常强的引领性。第二,功能性增强。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学业质量以及考试评价和培训教研都提出了较为具体、细化的标准和要求, 相较之前的课标,新课标的功能性明显增强。与前两版课标相比,本版课标中的标准和要求在简洁的条目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解说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规避了老版课程标准培养目标过于抽象与笼统导致指导作用不强的问题。第三,关注学科学段衔接以及跨学科统整贯通。对于同一学科,新课标对于幼小衔接,初高衔中接都有相关的说明和建议;对于不同学科,新课标也注意到了跨学科的统整和贯通,这是2022年版新课标的一个创新点。例如语文课标中就提到的跨学科学习的要求,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学科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提法相互关联,这对于跨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实施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说它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一点都不为过。因此对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科学有效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实现课标、教材、教学和评价的高度融合。课标研制者,教材编写者,教学实施者,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组织实施者,这几方面的专家一起交流对话、深入探讨的机会不多,特别在课标实施一段时间后,交流与探讨就更显不足。这是今后要努力改变的地方。

教师教育论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素养型的语文课程目标,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您认为四个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思维能力”的核心素养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思维能力有什么区别?

朱长华: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要求下,新课标中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与高中语文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有较强的关联性。四方面的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是总领和前提,只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才会自觉自发地去学习汉字,学习汉语,运用汉语,从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语文层面的思维能力,是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从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以及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割裂。

语文“思维能力”的核心素养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思维能力的区别,一般会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来区分,虽然几个学科思维方式有共同点,如都经常采用推理、演绎、归纳、分析等思维方法,但语文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话语体系完全不一样。如数学和物理虽然也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但对信息的筛选与处理方式不同。

以语文整本书阅读为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前后的勾连、预测、推理,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比如阅读文学作品时,众多人物登场,呈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语言风格,在不同环境、不同的语境中故事情节逐步推进,让学生宛如生活在一个小社会中,感受和体验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明辨是非对错,知晓美丑善恶,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

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批判地看问题,才能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即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积极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勇于创新,让学生具有更开放、更包容的思维品质。我想这样的语文教育培养的时代新人,就不会偏执狭隘,不会墨守成规,而是乐观、豁达、坚定,并勇于创新。

教师教育论坛:“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大亮点。作为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在您看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与目前比较盛行的“大单元教学”有什么区别?

朱长华:学习任务群也好,大单元教学也好,都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相对于以往的单篇课文教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再是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而是聚焦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一次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际上2017年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已经涉及这一内容,而且深受师生喜爱。语文“学习任务群”把“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去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实际落实并不是很到位。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突显的还是“教”的地位。出现这种状况,与当时的教材设计理念与呈现方式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关系。在我看来,“学习任务群”倡导的是有层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大单元教学”则是基于教师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的教学方式变革。“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与策略、成果分享等不同环节,可操作性强,这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单元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研与教学方式的体现。

“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学习,又要自我学习和研修。以新语文课标中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为例,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示范者、引领者,与学生一起阅读经典,一起分享阅读感悟。在整本书阅读上,我个人的意见是不要把重心放在整本书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指导方面,要让学生有计划地、自主地阅读完整本书,教师要不定期地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教师教育论坛:新课标提出了学业质量和评价的内容,并且就考试命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您觉得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命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会促进教育命题质量提升吗?

朱长华: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将是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说有了课程内容标准,自然要有内容达成的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新版课标弥补了前两版标准的缺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评价标准,有两点是特别重要的:一是学业质量要达标,二是学业考试内容不能超标。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是否达标,同时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国家统一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引导、有时甚至是倒逼区域和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之前的改革政策已经取消了传统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并要求在2024年完成省级统一中考命题。这次新课标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命题规划以及命题要求又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对于题干设计以及主观题、客观题的设置都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和建议都在不断强化标准理念和质量意识,就是要确保素养导向的质量评价能够落实到位,并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和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我们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直承担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随着国家考试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市级层面的学业考试命题工作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是作为教学研究机构开展课程标准教育质量与评价内容的学习和研究,目标更加清晰,任务更加具体。我们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厘清新课标的诸多新概念,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促进中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考试评价具有超乎寻常的导向作用,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高质量的试题、科学性的评价,在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价值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课标明确提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应该说,学业水平考试对于日常教学的导向性是较为明显的。这方面,近年来高考的命题导向性就体现得较为充分。目前的高考命题非常注意引导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高考情境化的命题要求则考查学生基于现实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导向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的“命题要求”板块就有所涉及。在新课标发布的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会更科学,更具有引导性,可以引导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特别期待这种转变的发生。

教师教育论坛:“互联网+”时代教师们学习、接受以及践行新课标课程理念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们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朱长华:每次新课标的颁布也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序幕,我正好参与、经历和见证了2001年和2011年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课程改革。相比前10年,前20年,现在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加之智能手机普及,教师们学习新课标,接受新理念的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毫无疑问,线上的教研和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第一,方便快捷。在2022年4月新课标发布的当天,其文本电子版便可以下载存储在广大教师的手机和电脑里,之后的1~2天内专家组的专家们就通过网络对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指导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科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了解读,我们的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都通过网络同步进行了学习,这样的速度在10年前、20年前的课程改革中是不敢想象的。第二,受众面广。网络学习是开放的,受众的容量也是巨大的。在新课标发布当天,只要有网络,即使最偏远的山区的教师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观看国家课标研制组的专家解读课标。第三,灵活自由。网上学习或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线教师们来说比较自由。即使教师们因为上课错过了专家们的直播,课后或者休息时间也可以通过回放观看;另外在直播中没弄懂的地方,通过观看回放增进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缓解一线教师的压力。第四,分享及时。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QQ、微信、微博等软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师范院校的学者、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一线的名师乃至普通教师都会参与到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研讨、争论、学习以及交流活动中,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观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有助于我们比较、理解和研究。

虽然网络学习高效便捷,也具有一定的现场感,但是我们要明确要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地,关键要让一线教师将新课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这个过程较为复杂和漫长,因此线下针对课标的学习和研讨,以及面对面的深层交流、沟通、指导依然十分重要。

新课标一颁布,立即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专家争相议论的话题,[HJ2.1mm]但这种高密度关注、高水准讨论的过程,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所以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条件,收集、整理和保存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评议,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理论观点、总体思路、结构框架、特色与亮点内容以及研制过程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等。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大有裨益。

教师教育论坛:新版语文新课标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篇幅也增加了。一线教师日常工作较忙,学习新课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您看来中小学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应该如何高效学习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从而贯彻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朱长华:新课标推出之前曾推出“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基础教育教研人员和优秀一线教师的意见,因此,我们实际比较早就接触到了课标的讨论文本,也较早组织学习和研讨,并向课标研制专家组反馈了意见和建议。新课标从文本本身看篇幅比上一版增加了一倍,新概念、新提法确实比较多,诸如“核心素养”“素养型课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主题引领”“真实的语用情境”等,但其中的一些提法,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比如“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经提出,这为本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落地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颁布后,我们首先要提高对课程标准之于教育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只有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才能转变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经常诟病学生阅读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其实这个问题在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线教师比较关注教科书,这虽然可以理解,但是确实存在不足和缺陷。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加强语文专业学习之外,还要深入学习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阅读不同学段的语文教科书,学习《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文件的精神,这些就是教师研修的一个“学习任务群”。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和研修,更应该将“跨学科学习”“主题引领”“真实的语用情境”融入其中。用新理念来指导实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其次,新课标有一些新提法,要理性地看待,这些提法不是凭空而来,是结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提出来的,是传承中的创新。新课标篇幅增多了,增加了必需的内容和较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解释性的说明,目的是帮助广大教师、教研员准确理解标准的内涵,以增强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每10年修订一次课程标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解决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增加教师的负担。再者,学习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固然会让教师投入一些精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把道理弄清楚、弄明白、弄通透,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也是一种难得的心理体验。

新课标落地有一个过程,作为教科研部门,我们有学习、宣传、讲解和践行课程标准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积极努力推动新课标的落地和实施。

一是在研究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新旧课标比较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专题研究、新课标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等。以研促教,在研究中厘清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概念,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度,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发挥引导教育教学的作用。

二是在指导上作示范。如何将课标中创新点,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这是教研人员需要面对的挑战。“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原则之一,“素养型课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 “学科实践”等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概念。教研员的指导,显然不能停留在对概念的阐释层面,必须呈现丰富的、具有示范价值的教学案例,引导教师理解、感知体现上述概念的真实情境。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必须充分体现这些创新内容。

三是在服务上展实力。教研员在听课、评课及其他教研活动中,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听课、观摩和教学分析指导,必须基于新课标理念,引导和帮助教师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

四是在评价上求突破。“教—学—评”一体化是学校改革的重点,教师和教研员树立这方面的意识很重要。评价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瓶颈。新课标就过程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提出了建议,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双减”的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非同一般的导向作用。我们将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新课标的颁布,必将影响基础教育未来的走向,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刘 源

朱长华,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认证专家。

猜你喜欢

课标语文课程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