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兰克的三重身份 写在弗兰克诞辰二百周年之际

2022-11-19文字张泽昊

音乐爱好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风琴弗兰克交响曲

文字_张泽昊

1822年12月,引领浪漫主义后期法国严肃音乐复兴的音乐家塞扎尔·弗兰克(César Franck)出生于比利时。2022年是弗兰克诞辰二百周年,世界各地的音乐团体,如列日皇家爱乐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卡塔尔爱乐乐团、比利时大提琴协会等纷纷举办了纪念弗兰克诞辰二百周年的音乐会。

大器晚成的作曲家

弗兰克童年时期曾在绘画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但因其父亲热爱音乐,欲将其培养成炫技音乐家,于是弗兰克进入列日音乐学院(Liège Conservatoire),开始跟随院长约瑟夫·多索涅-梅胡尔(Joseph Daussoigne-Méhul)学习和声与对位。多索涅采用的基于对位的和声教学方式,不同于十九世纪传统音乐教学体系,为弗兰克打下了扎实的作曲功底。

在列日音乐学院期间,弗兰克创作了最初的一批习作,其中不仅有钢琴作品,还包括室内乐作品和一些管弦乐练习,这些作品中的半音化的旋律、同主音交替和连续离调的和声等,均预示了弗兰克未来的音乐语汇。弗兰克卓越的音乐表现令父亲激动、欣喜,他看到了弗兰克在钢琴演奏上的天赋,迫切地想要创造出一位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于是他带领弗兰克两兄弟前往比利时四处巡演,并在多索涅的帮助下,举家搬到了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巴黎。

在抵达巴黎后,弗兰克先跟随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安东·雷查(Anton Reicha)学习了一段时间,他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音乐理念深深影响了弗兰克。1837年,弗兰克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约瑟夫·齐默尔曼(Joseph Zimmerman)与艾美·勒波恩(Aimé Leborne)学习钢琴与对位法。由于父亲更希望弗兰克能够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因此弗兰克在这一阶段创作的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炫技性,而非强调艺术性。

1848年6月,弗兰克不顾父亲的反对,与剧院演员菲丽希缔(Félicité)结婚。婚后,弗兰克逐渐脱离父亲的掌控,他在教学之余仍继续着自己的音乐创作,但歌剧《农场工人》(Le Valet de Ferme)失利与艰苦的生活境遇使弗兰克愈发沮丧,他很快陷入到了瓶颈期。于是,弗兰克开始投身于管风琴演奏领域。1857年,他成为圣克洛希尔德教堂的管风琴师,名望日渐提升。1872年,巴黎音乐学院的主任安布路易斯·托马斯(Anbroise Thomas)指定聘任弗兰克为学校的管风琴教授。

塞扎尔·弗兰克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轻歌剧风靡法国,浮华的曲调使法国音乐逐渐沦为娱乐性音乐的代表。这样的状况引起了部分法国音乐家的反思,他们决定振兴法国的严肃音乐,并于1871年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该协会最早的会员包括圣-桑、福雷、弗兰克等。随着协会活动的日益增多,弗兰克终于在五十岁时迎来了创作巅峰,他的大部分代表作都完成于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管弦乐作品《D小调交响曲》(Symphony in D Minor)、《交响变奏曲》(Variations Symphoniques),交响诗《普赛克》(Psyché),室内乐作品《F小调钢琴五重奏》(Piano Quintet in F Minor)、《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A Major),钢琴作品《前奏曲、圣咏与赋格》(Prélude,Choral et Fugue)、《前奏曲、抒情曲与终曲》(Prélude,Aria et Final),清唱剧《八福》(Les Béatitudes)、《救赎》(Rédemption),歌剧《胡尔达》(Hulda)等。

1876年,弗兰克根据法国高蹈派诗人勒孔特·德·利尔(Leconte de Lisle)的同名诗创作了其管弦乐领域的代表性作品——交响诗《风神》(Les Éolides)。在这之前,弗兰克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创作纯管弦乐作品了,他的上一部交响诗作品是创作于1847年的《山中所闻》(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1875年夏天,弗兰克来到位于法国南部的阿济耶度假,在途中恰好遇上了一股强劲的风暴。凛冽的寒风给弗兰克带来了灵感,成为他创作此曲的起点。

塞扎尔·弗兰克的部分作品专辑

塞扎尔·弗兰克的作品手稿

在这部作品中,弗兰克将风的轻盈与流动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配器方面,他去掉了常规管弦乐配置中的长号和大号,以减少铜管乐器的发挥。在打击乐器方面,弗兰克选择用海绵槌来敲击钹,并且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很弱的力度,以制造出一种空灵的音色。

该作品为奏鸣曲式结构,弗兰克并没有像常规奏鸣曲式那样让主副主题在性格上形成对比,而是选择了让它们在音乐色彩上形成对比,以此表现不同类型的“风”。弗兰克广泛汲取了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旋律特点,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半音化的进行。交响诗《风神》在首演后获得了广泛好评,与此同时这也标志着弗兰克的创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D小调交响曲》是弗兰克创作的唯一一部交响曲。该作品创作于1888年,全曲体现了弗兰克对绝对音乐形式逻辑的不断追求。他在作品中贯穿运用的疑问动机,不免让人联想到李斯特在交响诗《前奏曲》中的用法。例如,引子部分出现的三音动机随后以不同的性格面貌散落在全曲各处——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第三乐章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就像是戏剧中人物随着剧情和环境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因此也有理论家认为这与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是同样的手法。

此外,循环形式在这首作品中也有体现。广义上讲,循环形式是一种乐曲结构设计原则,是指在大型套曲中,某一主题在之后的乐章中被“回忆”,这个再现可以是严格的,也可以是经过主题变形的。该曲第三乐章的副部主题即第二乐章的首部主题,此外弗兰克还在尾声中“回顾”了第一乐章中的“信仰”主题。与许多小调交响曲一样,这部作品从D小调转向D大调的过程体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叙事逻辑,但其具体的转调方式又与其他的小调交响曲有着不同。

学者安德鲁·德鲁奇(Andrew Deruchie)将弗兰克的《D小调交响曲》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放在一起,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解读。他认为,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作曲家的做法是将之前乐章中的力量不断积聚,并在第三乐章的末尾通过一个庞大的渐强做准备,最终在第四乐章获得胜利,全曲的音乐走向和目标十分明确。而弗兰克的《D小调交响曲》,其第一乐章是惰性的,目标不明确,表现了作曲家的痛苦与挣扎;随后在第二乐章末尾处进入了一个非常安静的尾声,通过它过渡到了第三乐章。比起贝多芬“英雄”式的从斗争走向胜利,弗兰克的《D小调交响曲》更像是痛苦过后的“顿悟”。

法国音乐承前启后的桥梁

弗兰克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其教学生涯可以追溯至1842年。尽管最早弗兰克教授的都是热爱音乐的业余学生,但他仍以极大的热忱与负责的态度对待日常的教学。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弗兰克作为教师的声誉逐渐上升,并随着他在1872年被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而达到高峰。彼时,弗兰克在巴黎音乐学院同时教授作曲与管风琴。

在作曲教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丹第写作的《弗兰克传记》感悟弗兰克的教学理念:一则,弗兰克认为当时的音乐舞台上充斥着大量简洁且艺术价值不高的音乐,他要求学生在创作上要宁缺毋滥,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数量,而要注重作品的质量;二则,弗兰克认为对位法的写作要注重旋律性,赋格要注意表现力而不是机械地组合,并且要建立在调性音乐的基础上;三则,弗兰克把音乐比作建筑,强调作品结构的重要性,乐思的组合方式是否符合逻辑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此外,他不希望学生拘泥于固定的音乐模式,他希望学生在作品的结构布局上能合理进行创新与突破。在管风琴教学方面,弗兰克延续了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学传统——广泛积累管风琴代表性曲目,并培养学生即兴弹奏的能力。

正因弗兰克的教学理念科学且自由,并且他在教学中极具责任心,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的周围很快便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且天赋极高的学生,其中的绝大多数都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为法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文森·丹第(Vincent D’Idny)、亨利·杜帕克(Henri Duparc)、亚历克西斯·卡斯蒂洛(Alexis de Castillon)、埃尔内斯特·肖松(Ernest Chausson)、纪尧姆·勒克(Guillaume Lekeu)、加布里埃尔·皮埃内(Gabriel Pierné)、亨利·达利埃(Henri Dallier)、居伊·罗帕茨(Guy Ropartz)等以弗兰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团体,后人常称他们为“弗兰克学派”。

交响管风琴学派大师

弗兰克在巴黎音乐学院跟随弗朗索瓦·伯努瓦(Francois Benoist)学习管风琴的经历,让他在管风琴演奏领域大放异彩。1851年,丹赛尔神父决定聘用弗兰克为巴黎圣-弗朗索瓦教堂的管风琴师。这个教堂陈放的是卡瓦尔-科尔管风琴(Cavaillé-Coll Organ),弗兰克对这台管风琴十分满意并称赞道:“我的新管风琴?这是一支交响乐队!”他如鱼得水,释放出了卓越的即兴演奏技术与创作能力。自1854年起,弗兰克在巴黎举办了多次管风琴音乐会,并参与了多所教堂新管风琴的落成庆典。

圣-弗朗索瓦教堂中的卡瓦尔-科尔管风琴

1858年,弗兰克成为圣-克罗蒂尔德大教堂(Basilique Sainte-Clotilde)的管风琴师。弗兰克在圣-克罗蒂尔德大教堂的即兴演奏与管风琴创作极大地促进了卡瓦尔-科尔新式交响管风琴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交响管风琴音乐的发展。从1860年至1862年,他创作了六部管风琴曲,成为交响管风琴学派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李斯特曾称赞这些作品能在J.S.巴赫的杰作旁有一席之地。

其中,在第二部《大交响曲》(Grande Pièce Symphonique)中,弗兰克将交响曲三乐章的形式融合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每个部分都蕴含了交响曲的体裁内涵。此外,这部作品中还运用了循环形式,之前乐章中出现的主题在后面反复出现。该曲的第一乐章包含了疑问动机,这个动机在后来的《D小调交响曲》中也曾出现过。丰富的音色、速度、织体、隐性的体裁变化以及庞大的体量,共同构成了这部管风琴交响曲。

塞扎尔·弗兰克

第三部《前奏曲、赋格与变奏曲》(Prélude,Fugue et Variation)是弗兰克当今最流行的曲目之一,弗兰克曾把它改编成钢琴版本。前奏曲开头双簧管音色的主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闪着幽暗灯光的哥特式教堂,将听众引入中世纪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信仰之中。前奏曲的最后,该主题在属调升F小调上再现。赋格主题围绕主音升F不断变化,这是弗兰克典型的旋律处理方式。所谓变奏曲,其实质是对前奏曲的简单再现,加入装饰性的声部,末尾的主题再现回到主调B小调,具有奏鸣曲式的调性回归特征,最后以巴洛克时期常用的“辟卡迪三度”结束。

1890年7月,六十七岁的弗兰克在去学生家的途中遭遇车祸受伤,之后又因缺少足够的休息而诱发了一系列疾病,最终于11月8日离世。离世前两个月,弗兰克完成了他的“天鹅之歌”——三首圣咏曲。这三首作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第二首能让人联想到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作品的两端为帕萨卡利亚,固定旋律最开始在低声部,之后配合不同的伴奏出现在不同的声部中。中部与庄严的帕萨卡利亚形成对比,加入了很多快速流动性的旋律,半音化的程度较高。随后,乐曲经过一个幻想曲般的连接进入再现部分。在最后的再现段落中,作曲家综合运用了开头的两个主题和新加入的一些动机,最终来到同主音大调上安静地结束了全曲。聆听这三首圣咏曲,似乎能在哀而不伤的乐曲中感受到作曲家向世界告别的情绪。

1922年,法国和比利时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纪念弗兰克诞辰一百周年的各类活动,引起了音乐界对弗兰克空前的关注。一百年后的今天,在当今新的音乐表演与研究背景下,我们期待大家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位为人谦逊、一生都专注于攀登帕纳索斯高峰的音乐家,感受他的音乐,品味他的人生。

猜你喜欢

管风琴弗兰克交响曲
电子管风琴曲《赛马》的演奏实践研究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和声在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周末交响曲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