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宁市云龙蚕桑农业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1-19于维同

广东蚕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云龙蚕桑综合体

赵 静 于维同

海宁市云龙蚕桑农业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赵静于维同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34)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社区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发展集聚区。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可以对包括传统蚕桑丝绸产业在内的传统农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为传统农业产业找到新的发展极和增长点,破解传统农业产业的困境和瓶颈。文章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海宁市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数据搜集,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产业链问题、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结合海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蚕桑为基础提高产业业态水平,构建全产业链结构,强化社会资本的注入,旨在为海宁市云龙村未来蚕桑农业综合体项目的创新规划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为其他地区的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参照。

农业田园综合体;蚕桑产业;海宁市;发展与对策

特殊的公有制体制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三农”矛盾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弱[1-2]。此外,由于传统农业长期的资源浪费与不当开发,使得耕地与农业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3]。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着手发展农村新动能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构建智能化体系。这对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蚕桑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蚕桑农业的发展来看,仍然存在多维度运作以及资源整合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

1 海宁云龙蚕桑综合体项目建设现状

1.1 海宁云龙蚕桑综合体基本情况概述

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是中国蚕桑名村,被称为“蚕乡”。2017年起,海宁市启动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项目占地1 010亩,总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集蚕桑生产、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文化创意、餐饮住宿、会展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蚕桑产业田园综合体,实现产业融合,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产业情况

资料来源: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报告、云龙村实地调研。

1.2 海宁云龙蚕桑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1.2.1 片区集约型开发模式

云龙村以乡政府为主导,由海宁市政府作为建设综合体基础设施的主要投入者,根据蚕桑产业的资源情况进行整合,引导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及各种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为游客提供农业观光、休闲等活动。目前正在规划和已经开发的以片区为中心的休闲旅游观光项目包括云龙休闲度假村、云龙休闲农庄、云龙乡村酒店等。其主要依托淳朴自然的乡村风光、清新舒适的怡人环境、独特的地质风貌、绿色生态的自由空间,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云龙村采用“综合服务村+蚕桑农业特色村+主题游线”的立体架构,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优势蚕桑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平台,产旅销相互促进;重要景点类型全面,功能各有侧重。采用资源导向型的片区发展模式,产业强者重在生产销售,交通优者重在综合服务,生态佳者重在度假休闲。同时把握重点人群需求,如针对青少年市场做足农业体验,针对会议人群做强硬件设施与配套娱乐等。另外,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具体包括蚕桑仙子民宿、蚕桑农家乐、四季智能蚕室、蚕俗文化园、云龙蝶园、十二生肖园、云龙书屋等个人或村集体第三产业项目,有效地吸引游客参观旅游。云龙村具体的第三产业业态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云龙村第三产业业态现状

数据来源:云龙村实地调查、云龙村产业发展报告、云龙村村委年度工作汇报(2012—2021)。

1.2.2 产业带动模式

为了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借助品牌优势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购物等,从而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中,除了发展餐饮、民俗、旅游,还借助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实现三类产业的有机联动。

步入新时代,为推进新农村建设,2012年起,云龙村开始探索“村企合作”模式建设新农村,进行土地流转,先后流转本村土地3 000亩,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投资1 200万元建成占地40亩容纳40户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一期工程;现代农业文化观光园已种植400亩名贵花木、40亩四季玫瑰、40亩薰衣草、20亩中药材、100亩健康水产;投资5 000万元、建筑面积7 000 m2的五星级游客接待中心“熙园山院”已对外开放,可容纳1 000人以上同时就餐娱乐。云龙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占地3 000余亩,计划投资3亿元。第一期园区项目占地765亩,投资总额已达9 000多万元。计划将云龙村打造成为一座依托城市、服务于城市的集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体验、生态养生、健身、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现代游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国际俱乐部。目前,高尔夫球练习场、高档商务会所、生态养生别墅园、婚庆玫瑰园、生态水产养殖及垂钓运动园、特种珍禽养殖园、高端名贵中草药自动化温室种植园、珍奇果蔬种植观光园、银杏养生植物园、开心农场、民俗风情商业街等正在逐步建设成形。在传统产业当中,发展出一定数量的省级企业以及大量的村级企业,比如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云龙村经济合作社等,以蚕桑或者相关制品为主导,带动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具体如表3所示。

为了发展蚕桑产业,依托农业科技企业,云龙村采用将养蚕这种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电气化科技巧妙结合,新建了“互联网+”智能蚕室。在智能蚕室新科技和优质供电服务的保驾护航下,云龙村的智能蚕室“阳光房”效益显著,每张蚕种可增收400元,蚕农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科学的电气化养蚕也带动了海宁走上观光型的“蚕文化”道路,通过举办“祭蚕神”“织蚕网”“吃蚕饭”“翻棉兜”等系列蚕俗文化活动,传承与发扬蚕俗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表3 云龙村传统产业业态现状

续表3云龙村传统产业业态现状

数据来源:云龙村产业报告、云龙村委工作汇报(2012—2021)、云龙村各大企业财务报表。

1.2.3 科普教育模式

云龙村为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17年起,先后建设了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少儿教育农业基地等兼具观光休闲功能与科研功能的场所。并且规划建设了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科教单位和入园企业科技产业的“孵化”和“后熟”提供基础平台,以促进蚕桑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推广。同时也可将研发的优质蚕桑产品进行种植展示、加工销售等。

2 海宁云龙蚕桑综合体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蚕桑产业日渐式微

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自“十一五”期间开始实施并不断加速,使得近年来浙江、江苏等我国蚕桑丝绸传统主产区的蚕桑丝绸产业规模逐年萎缩、行业逐年衰退,原本较为完整的蚕桑丝绸产业链开始缺环、缩短,产业附加值较为低迷。反映到周王庙镇云龙村蚕桑生产的实际当中,就是农民茧款收益的数额绝对值近20年无增长,全村蚕桑产业规模也不断缩小,目前倒退到约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种桑养蚕的农民越来越少,技术能手日渐老去,传统种桑、养蚕、结网、缫丝等生产技术几乎没有35周岁以下的传承人,使得拓展蚕桑产业,深度开发全产业链缺乏内生力量。根据相关的调查也可以发现,蚕桑农业技术转化水平、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完善,最近几年持续表现出重第三产业,轻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现象,大量的种植耕地被占用,用于发展民俗旅游,导致当地蚕桑生产能力萎缩。

2.2 缺乏全产业链的构建

由于积温限制,云龙村的蚕桑生产自春季开始至冬季结束,一年最多可以生产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晚晚秋蚕6季。由于夏蚕、秋蚕种养难度大、失败率高,且与种植晚稻等其他农事操作时间重叠,云龙村绝大部分农户仅生产春蚕和中秋蚕2季,分别在4月—5月和9月—10月,每季40 d~50 d。除了这两个时间段外,村里几乎没有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的情景。因为缺乏基于蚕桑产业之外的全产业链,导致其盈利能力和乡村振兴的各类指标建设出现问题。虽然云龙村在构建发展蚕桑产业全产业链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尝试,但桑果、桑叶、桑黄等蚕桑农产品的开发,服饰、家居等丝绸纺织品的开发,玩具、文具等文创产品的开发,蚕桑旅游、蚕桑会展、蚕桑研学等文旅产品的开发,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实质性的举措。

2.3 社会资本注入不足

云龙蚕桑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仍是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资金由市、镇、村三级共同投入,没有吸纳社会资本。目前项目已投入约6 00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基础设施、污水管网、部分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文创旅游产业的启动。按照项目整体规划,目前项目资金的缺口约为1亿元。此外,田园综合体的资金收益周期较长,甚至可能长达6年~8年,这对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 海宁云龙蚕桑综合体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以蚕桑为基础提高产业业态水平

针对目前云龙村蚕桑产业所面临的外部冲击和日渐式微的情况,可以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以蚕桑为基础,从多个角度,提高产业业态水平。

一是要以蚕桑为基础,提升自发业态水平。比如可以鼓励村民参与自主创新,积极对外交流,提高思想意识,进一步提高蚕桑产品的融合能力[4]。如蚕桑产品与新零售的融合,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工具,提高销量,进而激发蚕桑产品的种植与养殖创新,以适应广阔的市场。此外,还可以蚕桑产品为核心,发展特色蚕桑食品、蚕桑餐饮等内容,提高蚕桑资源的利用率。二是要以蚕桑为基础,活化传统业态。以村集体为主导,举办蚕桑相关的节庆活动,根据云龙村的蚕桑特色,筛选出村娱、村艺,提高蚕桑产品以及产业的吸引力,活跃蚕桑经济。三是要以蚕桑为基础,打造特色品牌。比如以现有的公司为主导,以蚕桑业态产品的输出为核心,打造云龙品牌,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避免产业萎靡。

3.2 构建全产业链结构

由于受到季节限制,云龙村的蚕桑养殖并不足以完全带动农民增收,基于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结构。

在第一产业方面,以现有的科技生产大棚为基础,在内部选取单个大棚,用于科普展示。同时,对现有的蚕桑养殖基地进行延伸,引入桑黄产品种植、桑黄产品展示等,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此外,还可以借助于钱塘江,布局水产和种苗养殖,增强蚕桑田园综合体的实用价值。在第二产业方面,除了要发展丝织业、蚕桑产品加工业,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大力发展蚕桑食品产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研发类企业入驻,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在第三产业方面,依托现有的农家乐、民宿、科普园区等,全面打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连接,建立一条符合实际的旅游线路,与附近的荆山村、胡斗村合作,推出一日游或者多日游产品。旅游线路可以为“游客集散中心—渔火美食街+江堤漫步—萤火虫基地—江畔酒吧—最美公路与江堤漫步—无动力乐园/小小卡丁车/五彩桑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传习中心—蚕味食堂—蚕桑记忆馆/万木云创天然染织工坊—蚕俗文化园/云龙蝶园—返程”。与周边地区合作的旅游项目,可以开展精品研学游“南北湖景区—大缺口(碰头潮)—盐官省级旅游度假区—云龙蚕桑村”,或者精品农业主题游线“尖山风情山村—袁花梨园村—丁桥新仓村—上农蓝莓小镇—盐官桃园村—荆山村—胡斗村—云龙蚕桑村—长安虹越花卉小镇”,如图1所示。

图1 联合旅游开发示意图

3.3 强化社会资本的注入

蚕桑田园综合体是中长期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进行蚕桑田园综合体的构建当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以保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贯通式多元治理、产业融合以及旅游生态配置等。同时,对于后期管理、景观维护等也有重要意义。结合云龙蚕桑产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资金注入:

第一,加强政府参与的PPP项目建设,明确蚕桑田园综合体专项投入资金,通过合理的社会资本引流设计,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节水灌溉等,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参与产业招标,引导社会资金的有序介入[5]。

第二,引导多元化投融资,以政府引导为重点,加强合作社、龙头企业、重点农业联合组织的多元化经营主体构筑与优化。拓展资金渠道,严格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杠杆,引导信贷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投向农业领域,鼓励各类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等形式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

4 总结

本文从云龙村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总结了云龙村农业田园综合项目的建设模式以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具体实践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包括蚕桑产业日渐式微、缺乏全产业链的构建、社会资本注入不足,结合具体的调查结果,从以蚕桑为基础提高产业业态水平、构建全产业链结构、强化社会资本的注入三个方面给出合理的建议。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云龙村也需要在现有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应用以及模式创新,进一步引入多元经营方式,提升生态化发展能力和水平。

[1]于建嵘.岳村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6-77.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207-286.

[4]吴绪亮,李姝.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石:贝恩《新竞争的障碍》评介[J].产业组织评论,2013,7(1):194-205.

[5]王四红.探讨符合现代农业农村的蚕桑生产经营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7):131,111.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0.03

F326.3

A

2095-1205(2022)10-07-04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办高职院校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隐性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20VSZ133)

赵静(1979- ),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猜你喜欢

云龙蚕桑综合体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B CAMPUS教育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