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视域下档案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022-11-19陈燕萍嘉兴市秀洲区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城乡文化

陈燕萍/嘉兴市秀洲区档案馆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着眼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实际和未来城乡进一步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未来我国城乡关系调整与重塑的行动指南。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之路。乡村振兴要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共享是要求。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资政、存史、育人”作用,凝聚智慧和力量,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中围绕城乡融合发挥档案作用,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1 档案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多维度学理研究

1.1 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欧洲的实际出发,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对立的必然性,明确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将由对立发展为“城乡融合”。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城乡关系、缩短城乡距离、消灭城乡对立、发展科学技术、共建共享社会福利。学习借鉴“城乡融合”理论,其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是“缩短城乡距离”与缩小城乡差别、“发展科学技术”与“第一生产力”、“共建共享社会福利”与共同富裕。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维的“资本三循环”理论,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带来的城乡分割以及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及“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战略思想,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但是,由于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以及农村建设用地权能的缺失,中国资本三次循环均局限在城市,无法实现资源从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扩散。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打破这种资本困境,引导资本从城市进入农村,创造新的资本循环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描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调研时提出“浙江完全有条件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以融合共富集成改革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1.2 现实基础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某种程度上可谓一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经历百年来的接续奋斗,党领导人民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康社会,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奠定了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等,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富裕先行要的不仅是GDP的一个数字,还要文化领域的丰富与自信;省域现代化也不仅在于技术的发展,还关系着思想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在乡村,农村是乡土文明最深厚的地方,当农村“空心化”成为横亘在乡村振兴面前的难题时,需要以农村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介,唤醒人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因此在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档案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理论的要求,也是现实的呼唤。

2 档案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实践途径

2.1 资政育人:推进“两个先行”,发挥红色馆藏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档案史料真实地记录了我们从哪儿来,昭示着我们将往哪儿去。从红色档案中赓续的红色血脉,到脱贫攻坚档案中展现的农村发展新貌,从城建档案中记录的城市变迁,再到非遗档案中呈现的民族文化别样美,都是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生动注脚,无声地诉说着中国道路是历史、人民和现实的正确选择。档案史料中记录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记录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大踏步前进的历程,记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历程,无不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注脚。

2.1.1 创建生态红色旅游品牌,发挥档案文化价值

认知、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档案史料是讲好中国道路故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优势的资源库。档案部门应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搜寻美丽乡村的历史记忆。嘉兴市秀洲区档案馆精心梳理馆藏档案中有关革命遗址和文物古迹的地图、文书、史志等档案资料,以档案馆档案文化展览为主要平台,丰富展陈形式,让参观者在细品文化展览的同时,感受乡村的发展变迁。此外,还编撰印发了《秀洲红色场馆——革命印迹》;开展“红色资源在线”应用,规范做好精准扶贫、共同富裕等档案的立档监管工作,推动档案工作向法规性、政策性、公益性的方向拓展,更好地服务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依托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村史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持续带动红色旅游热潮;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示范点新目标,努力让旅游业真正成为发展经济、牵引城乡、带动就业的富民产业;做山水文章,创建生态红色旅游品牌,走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更多融入档案文化,把美丽风景转变为了美丽经济。

2.1.2 动态性建设新时代专题档案

围绕“红色根脉”“重要窗口”等时代主题和地方标识,广泛开展特色档案资源的征集、收集、采集工作,协助嘉兴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对2004年习近平同志到秀洲区调研的资料、图片等进行收集,并开展实地调研和相关文字资料的整理等工作,为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两堂精品党课做好服务工作。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编印秀洲区本土党史普及读本《中国共产党嘉兴秀洲历史简编(1921—1949)》,面向全区机关、乡镇党员干部下发。

2.2 资政惠民:以发挥档案文化价值为主线,彰显价值

2.2.1 将档案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档案支持

重点围绕精准扶贫档案、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农业文化遗产、村级档案等,采取多项措施,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加大保障力度,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档案工作。秀洲区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深入基层指导档案工作,培养档案干部队伍,通过开展村级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村干部的档案意识明显提高,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分层分类开展镇村档案人员培训,讲解镇村文书档案、重点项目档案业务知识,在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的同时,详细解读档案工作新规则、新办法,为镇村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打好基础;夯实业务基础,根据部分镇村的特色开展专题指导,使档案人员成为镇村档案管理的行家里手;强化督查,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向镇村延伸,通过定标准、找问题、提建议、促整改等方式,扎实做好镇村档案工作。

2.2.2 以“一条运河”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突显江南运河文化元素

京杭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兴盛、交融、积累、传承,大运河文化是世界意义上的文化。秀洲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一条大运河孕育和滋养了吴越文化,作为档案历史文脉,它串联起沿岸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形成了秀洲运河文化品牌核心。2000多年来,大运河从秀洲穿境而过,形成一条可体验、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承的诗路画语江南运河文化带,展现了江南运河独有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以江南运河文化为主线,以运河沿线古镇联盟为纽带,串起各区域富有特质的集名人名作、地方民俗、康养美食、农事节庆于一体的水乡文化活动。以运河为轴,以文化为媒,串联打造运河沿线集稻作文化、蚕桑文化、民俗文化、市镇文化、红色文化等于一体的江南运河文化。王店镇朱彝尊文化艺术节、洪合镇槜美洪合文化节、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王江泾镇中国江南网船会……这些活动展现了富有特色的江南运河文化。2022年7月,京杭大运河(嘉兴秀洲段)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项目列入《秀洲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京杭大运河(嘉兴秀洲段)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已经启动,挖掘保护好运河文化档案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日益重要。

2.2.3 以共创共有的理念开发运营乡村旅游,深化全域旅游带动富民就业增收

创新的旅游资源、多元的开发模式,为百姓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发挥好档案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发掘更多的精神财富,创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在浙江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从村级档案的视角,摄制《档案见证共富路》系列微电影,展现乡村振兴奋斗史,向人们展示一个个村落在共富路上的非凡奋斗史,讴歌基层乡村振兴路上“领头雁”不平凡的作为。如,江山市清漾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发展为如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清漾毛氏族谱》的挖掘与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漾毛氏族谱》于2002年3月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它论证了毛泽东的祖先系清漾毛氏后人,为清漾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清漾调研时,提出“要把清漾村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由此清漾村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旅游、生态、文化全面升级,每年可接待游客20余万人,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通过“党员带头+乡贤助力+村民共建”的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同为村庄改造出谋划策,引导村民自愿将自家庭院、历史老物件等资源无偿交由镇里统一规划。再如,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藏有许多关于九龙湖村的影像资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仅记录了旧时光,还见证了九龙湖村因为水库建造而发生的巨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整个九龙湖村已有37家农家乐,10家民宿。不少村民也搭上了村庄发展的快车,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根据镇海区档案馆的记录,九龙湖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6513元增长到2021年的3.2万元,村集体收入也增加到134万元。因地制宜,深挖地方特色,把劣势转变为优势,九龙湖村慢慢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并不断自我提升。

2.3 数智赋能:推动城乡融合档案工作整体智治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推进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核心动力,要加快建设高效协同的社会保障体系、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精准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同富裕美好图景。

2.3.1 构建核心场景:档案数据助推乡村基层治理

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化“城乡融合共富新社区”建设,构建“城市大脑+现代城市+活力城镇+未来社区(乡村)”核心场景,展现富裕、均衡、文明、幸福的美好图景。为此,应建立健全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集“一体化、数字化”的生产生活、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管理新机制,实现工作“一屏掌控”、资源“一览无余”。分析档案数据社会治理场景、档案知识库、可视化场景、多维溯源场景、数据智能化推送场景等,未来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下,不断构建和延展档案数据集成应用场景。通过“就近能办”档案政务服务事项的下放业务,将相关档案查阅服务事项下放到各镇街政务服务窗口,并向村社综合服务中心延伸,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办理查档业务。加快村庄数字技术应用,打造 “未来乡村”,让乡村共同富裕之路更加宽广。村“数字大脑”利用实景三维、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村智慧党建、智慧旅游、基层治理、村务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应用,让档案数据助推乡村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秀洲区积极推动基层档案共建共享,将“秀洲区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向村(社区)延伸,实现档案公共服务区、镇街、村纵向到底,深化与各重要涉民部门的电子档案共建共享模式,实现档案公共服务横向到边。实现浙里办、掌上查档等平台“一网查档、百馆联动”的优质服务,开展长三角区域民生档案“跨馆查档、便民服务”工作,实现查档工作线上完成,有效助力市民查档“跑零次”。积极推动基层档案创新模式,在明确村级档案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整合,建设乡镇档案馆,以“村档镇管”的形式缓解村(社区)的档案保管压力,目前已设立油车港镇分馆和新塍镇分馆,王店、洪合、王江泾镇的乡镇档案馆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中。

2.3.2 推进数字人文:探索档案与数字人文的跨界融合

随着数字转型升级和新技术环境变迁,档案管理对象由数字态转向数据态,档案部门也逐渐发觉二者在资源、目标上的高度契合,档案与数字人文的跨界融合日益纵深,数字人文为档案的数据化呈现和人文开发提供新视角,数字人文技术为档案数据层的挖掘与关联、档案知识服务提供新方法。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技术社会中,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内卷”、害怕被时代抛弃而产生的焦虑心理等带来了许多问题,人们的生活被技术社会所肢解。档案部门开展数字人文项目能弥合科学与人文的裂痕,利用科技传播人文关怀和人文理疗,甚至带来美学体验。欧洲“威尼斯时光机”项目、浙江台州高迁古村落数字记忆项目等,都是数字人文项目的经典案例,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4 聚类整合: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工作

2.4.1 深化档案编研工作,加强乡镇志与村志的编纂工作

编史修志是我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这些工作我们积累和传承了大量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二轮修志正在进行,秀洲区积极推进村志编修工作。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对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撤并的乡镇、村来讲,为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留下家乡的记忆、留下根,应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既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

2.4.2 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强化档案依法接收

树立系统思维,用好系统方法,将系统观念贯穿档案事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以“五档共建”2.0为主抓手,综合集成、迭代升级,推动档案工作形成系统性、整体性成果。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探索成立史料专馆、地理文化专馆等档案专馆,为研究好、传承好、发扬好地方特色精神和史料提供扎实土壤。要德以润心、文以化人。抓好档案信息征集开发工作,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档案的信息收集。还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利用新媒体和各种载体,围绕红色根脉、共同富裕等开发好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如,兰溪的鱼鳞册、武义的革命老区红色档案,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源。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城乡文化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