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肾衰宁联合rhEPO对尿毒症贫血患者体内微炎症、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2022-11-19陈玉秀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300
陈玉秀(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300)
尿毒症多见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肾衰竭终末期,也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最终的转归。研究表明[1-2],尿毒症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或相对不足,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导致机体多部位出现出血的倾向,再加上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迅速,机体凝血能力降低,造成出血后血液流失严重。此外,尿毒症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出现胃口变差、饮食减少等情况,从而导致机体的造血原料随之减少,也可引发尿毒症贫血。研究表明[3],尿毒症贫血可诱发心绞痛及其他相关心血管系统症状,也是增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微炎状态作为尿毒症贫血患者的常见状态,也是引起患者营养不良及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之一[4]。因此,对早期尿毒症贫血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控制炎症水平、改善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控制病情发展。传统针对尿毒症贫血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补充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方式纠正贫血,或补充铁元素制剂,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无法兼顾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的改善,临床应用受限[5]。肾衰宁颗粒属于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等功效被认为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6]。本探究探讨肾衰宁颗粒联合rhEPO对尿毒症贫血患者体内微炎症、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贫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5(43.58±6.41)岁;病程1~20(11.46±3.45)年;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4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69(44.75±6.84)岁;病程1~20(11.24±2.79)年;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均符合《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修订版)》[7]中相关诊断标准;(2)均接受过常规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治疗时间>8个月;(3)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4)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证。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两组均行对症治疗,透析治疗采用常规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模式,每周3次,4 h/次。透析治疗期间予以患者低蛋白饮食方案,并及时控制血压、血糖等水平。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注射液(上海科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皮下注射,初始计量100~150 IU/(kg·周),每周分2~3次给药,根据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对应调整剂量,最高剂量≤30 IU/k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衰宁颗粒(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5 g/次,3次/天,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1)炎性因子指标。收集两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以3 000 r/min进行离心处理10 min,分离血清于试管中,-20℃保存待检。选择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Inc.)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2)贫血及营养不良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优利特URIT-308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检测贫血[血红蛋白(Hb)]及营养不良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B)]水平。(3)统计两组发热、乏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RP、IL-6及TFN-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及TFN-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P对照组研究组t P n 40 40 40 40 CRP(mg/L)14.73±5.32 14.76±4.85 0.026 0.979 11.62±3.75*8.23±2.68*4.652 0.00 IL-6(ng/L)38.47±8.45 38.96±7.71 0.824 0.412 27.08±5.62*18.65±3.73*7.904 0.00 TNF-α(pg/ml)277.42±19.64 281.95±18.86 1.103 0.273 174.32±9.62*151.43±8.27*11.412 0.00
2.2 两组贫血及营养不良比较治疗前,两组贫血及营养不良相关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B及PAB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贫血及营养不良比较(±s,g/L)
表2 两组贫血及营养不良比较(±s,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P对照组研究组t P n 40 40 40 40 Hb 95.37±4.72 96.41±4.38 1.021 0.310 104.72±5.73*108.65±5.62*3.097 0.006 ALB 34.53±3.71 33.85±4.62 0.726 0.470 37.58±3.74*41.55±3.83*4.690 0.00 PAB 0.24±0.03 0.23±0.02 1.754 0.083 0.26±0.04*0.32±0.03*7.589 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10.00% vs 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
3 讨论
尿毒症主要是因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出现慢性、不可逆性的伤害,导致残存肾单位无法足量排除体内代谢废物,随着长时间积聚后则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同时肾脏内分泌出现障碍可引发机体中毒症状[8]。目前,临床针对尿毒症患者主要通过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但由于血透治疗每次都会损伤患者的一部分血液,可引起甚至加重患者的肾性贫血[9]。此外,随着尿毒症患者的自身肾功能减退,机体中出现或不出现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以体内炎性因子升高为主要表现,即微炎症状态。已有文献表明[10],微炎症状态存在于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且与疾病相关并发症、营养不良等密切相关。因此,选择有效的药物对降低尿毒症贫血患者的炎性因子、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红细胞增殖、分化所必要的生长因子,在红细胞的释放、成熟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经血液循环至骨髓处,激活EPO受体及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JAK2),从而抑制红细胞的凋亡,进而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10]。相关研究发现[11-12],rhEPO应用于临床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尿毒症贫血患者存在微炎症、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仅通过促进EPO的生成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取rhEPO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尿毒症贫血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RP、IL-6及TFN-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Hb、ALB及PAB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肾衰宁联合rhEPO应用于尿毒症贫血患者能减少体内微炎症,改善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分析原因可能如下:尿毒症贫血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后会导致机体处于非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持续性炎症状态,以血清中CRP、IL-6及TFN-α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在这种状态下可加速肾脏的损伤,且可引起机体贫血、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进展[13]。我国传统医学将贫血归属为“血虚”范畴,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体质虚弱,后天失调,久之则元气亏损、形神虚耗引发乏力、经血缺损等症状,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利湿化浊为原则。肾衰宁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由太子参、黄连、大黄、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太子参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其可增加机体的代谢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黄连根茎富含小檗碱(即黄连素),其能有效增加机体中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降低前列腺素E2含量及中性粒细胞中磷脂酶A2的活性,达到降低炎性介质形成的作用;大黄、丹参能保护红细胞膜、改善血液流变性、对抗炎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沈金峰等[14]将7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及肾衰宁胶囊联合治疗两组,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症、营养不良及肾功能,并提高免疫功能,与本研究结果近似。
综上所述,肾衰宁联合rhEPO应用于尿毒症贫血患者能减少体内微炎症,改善贫血及营养不良状态,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