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11-19关燕青
⦿关燕青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纷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人文理念、主体教学和课改理念,力求实现音乐教学的趣味化、人性化、交互化和主体化,切实为小学生创设出音乐认知和艺术成长的生命课堂。在教师的苦苦探寻中,兴趣教学法逐渐引起了教师群体的普遍关注和主动践行,慢慢成为音乐课堂的主流教学方法,更为小学生的音乐认知和快乐成长提供了最优化发展平台。
一、兴趣教学法的概念简介
兴趣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人文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为科学指导,积极为小学生创设出趣味性、新奇性、参与性和探究性都非常强的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现主动性和认知自觉性,并借此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兴趣[1]。因此,兴趣教学法以人为本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途径,非常有助于小学生的音乐认知与艺术成长。
二、实施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首先,实施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引导小学生心无旁骛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开开心心地进行合作探究和友好交流,能够焕发出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活力,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次,实施兴趣教学法能够为教师创设最优化的音乐教学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并有助于提醒教师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主体个性喜好以及音乐认知诉求,切实提升音乐课堂上的人性化氛围与实效化过程。
最后,实施兴趣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对音乐课堂的必然要求。兴趣是小学生进行音乐认知和艺术成长的第一生命动力。兴趣教学法能切实提升音乐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交互性和实效性,加速小学生的高效认知和快乐成长[2]。
三、兴趣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音乐教学具有突出的抽象性、深奥性和复杂性,因而需要小学生的主观支持和能力保障。因此,兴趣教学法就成为启动小学生生命活力和认知灵光的金钥匙。
(一)借助教师才艺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是音乐教学的承载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因而教师的音乐才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必然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活动、师生交流和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在积极践行兴趣教学法时可以将自身的音乐才艺或艺术天赋作为第一支点,借助才艺表演征服小学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认知热情和求知动机[3]。
例如,教师第一次登上音乐讲台时,就可以打开电子白板,插上话筒,播放自己最擅长歌曲的伴奏音乐,然后,为小学生高歌一曲,在师生见面的初体验中就强力征服小学生,积极树立自己“光辉伟大”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艺术才能、师生关系、快乐氛围等积极因素都能够有效刺激小学生的音乐认知热情,有效引导小学生开开心心地参与到教师预设的课堂活动之中。另外,音乐认知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人气指数,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自觉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当然,教师的才艺表演主要用于“助兴”,音乐课堂属于小学生,教师的才艺表演要适可而止。
(二)借助音乐欣赏激发认知兴趣
教师不仅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激发小学生的认知热情,还可以借助音乐欣赏帮助小学生感悟经典、放松身心、悦纳艺术、陶冶灵魂。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如爱国歌曲、革命歌曲、励志歌曲、校园歌曲、情感歌曲等,借助歌曲中的人文因素和艺术滋养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中为小学生提供红色教育主题的艺术内容,并借助视频信息在音乐欣赏中给予小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心理冲击、灵魂震撼和思想洗礼。因此,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些红色电影的片首曲,因为这些片首曲既是激人奋进、慷慨激昂、雄浑有力的红色歌曲,还具有一些范畴短暂的故事瞬间,因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实效性。另外,教师可以将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音乐剧创造性地纳入音乐欣赏范畴,利用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和音乐氛围去陶冶小学生、教化小学生。音乐剧时间较长,不适合多次开展,可以在小学生表现突出时作为奖励开展。
(三)借助模仿表演激发参与意识
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力、思维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因而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音乐伴奏下的课堂戏剧表演,当然是简易版的戏剧表演,让小学生在开开心心的模仿表演中高高兴兴地参与活动、积极配合、主动表现、悦纳音乐、接受教化、快乐成长[4]。
例如,音乐剧既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也有伴奏音乐、舞蹈表演和人物对白,因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颇受小学生的群体喜爱和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剧表演纳入音乐教学,让小学生在开开心心的角色模仿中积极参与、主动表现。当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模仿音乐剧中的某一片段,尤其是选择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经典部分。音乐剧模仿表演对于小学生具有较高要求。小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舞蹈表演基础、情感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才能够在音乐剧模仿表演中创设出良好的戏剧氛围和艺术色彩。而较高的欣赏性和感染力,能起到丰富课堂活动、促进音乐认知、激发参与意识的预期作用。
(四)借助能力展示激发表现意识
音乐教学属于艺术教育范畴,需要小学生强大的生命活力支持才能够有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能力展示,给予小学生充足的表现机会和自由空间,让小学生在自由自在、快快乐乐之中表现自我、展示才能,以此推动小学生进入大脑兴奋、情绪激动和心理愉悦之中,创设出最佳认知状态。
例如,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兴趣、表现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专门为小学生设计一个能力展示区域,每天都让一名小学生进行音乐才艺表演,且表现形式不限。这样,短短的几分钟表演时间就会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音乐认知兴趣和表现意识,从而能够推动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下准备活动,然后认认真真地进行课堂展示,借此张扬个性、展现才能和塑造自我形象。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价值意识、表现意识与尊严意识,自然愿意为“荣誉”而战,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师与同学面前自觉参与、展示自我、塑造形象。
(五)借助艺术融合激发探究意识
音乐是艺术领域内的无形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想象美,因而教师可以将音乐活动与其他艺术活动联系起来,借助艺术融合理念丰富音乐课堂,助力小学生的艺术成长。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绘画、歌曲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为小学生的音乐认知和艺术成长提供一顿营养丰富、多种多样的艺术大餐。
例如,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实施开放教学,允许小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翩翩起舞,将自己对音乐信息的主观体验和主体感知借助肢体语言和艺术造型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将无形的音乐艺术与有形的舞蹈艺术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允许小学生在黑板上“跟着感觉走”,让小学生在音乐元素的刺激下信手涂鸦。这样,小学生就会将自己对于音乐元素的艺术认知结果借助柔美的线条和明暗色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实现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有机结合。教师更可以让小学生和着音乐旋律而放声歌唱,将内心体验与情感波澜一一展现,诠释生命律动。
四、结束语
教师是兴趣教学法的研究者和实施者,更是小学生音乐认知和艺术成长的关注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为研究对象,并借助教师才艺激发学习热情、借助音乐欣赏激发认知兴趣、借助戏剧表演激发参与意识、借助能力展示激发表现意识、借助艺术融合激发探究意识,并积极付诸实施,以此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使小学生焕发出强大的认知积极性和表现主动性,切实展现兴趣教学法的教育价值和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