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四策略”

2022-11-19徐燕华

小学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式子口算小数

⦿徐燕华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课程的必备能力,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基础,才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助力。而计算能力的提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言,也颇有帮助。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展现和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以此保证其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能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学习阶段,不少低年级学生在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方面都略显不足,进而影响了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找出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真正原因,从而能够“对症下药”,通过适时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等方式,使得学生在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那么,应该如何真正有效地改变现状,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一些优化建议。

一、基于生活素材,引导理性思考

常言道:“一切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便捷通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积累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得其在理性思考中收获对生活现象新的认知与感悟,这对计算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活;基于已有认知经验的内容,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起学生对数学旧知的联想,为新知识的理解提供理论基础;真实形象的内容,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对新知识的体验与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基于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来开展数学学习,经理性思考后掌握相关规律,更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我首先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列举代表性的小数乘整数的算式。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计算结果。有学生列举式子“3.4×2”,有学生列举式子“6.7×9”,还有学生列举了“1.03×3”、“1.25×8”等式子。这些代表性式子,都是各小组学生经过理性分析、思考后提出来的。随后,笔者再次提问:“如果从中选其一,哪个更具代表性?”学生纷纷表示,“3.4×2”最具代表性。笔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能试着为这个式子创设一个情境吗?”学生基于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该式子创设了一个又一个形象的生活背景。有学生想到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有学生想到了行程问题,还有的学生则想到了计算长方形面积……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充满生活元素的问题设计,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同时,也为学生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探究素材,促进了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高质量教学的实现,获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激活形象思维,促进算理理解

“课标”中指出:“借助几何直观能够简化抽象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探索问题的思路。”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直观形象的几何图形来进行教学,引领学生梳理几何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计算算理,让学生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顺利掌握和发展其计算能力[1]。

例如,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算理时,为了让学生厘清3.4×2的算理,教师最开始借助了几何图形,与学生一道通过求长方形面积例题来进行学习。但不少学生在求面积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为了方便计算,学生将其中的小数3.4米转化为34分米,2米转化为20分米,最后所求得的面积,还需要将平方分米转化为平方米。这种多次转化实际上反而增加了解题步骤,容易出错。随后,教师稍微变更了计算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来进行计算。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将该算式看成2个3.4相加;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将3.4拆分成3和0.4,再将二者分别乘2后相加……为了帮助学生梳理该算式的算理,弄清3表示3个一,乘2之后是6个一;0.4表示4个十分之一,乘2之后是8个十分之一,教师便在学生想法的基础上,作出了更为直观的图,以此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本质,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算一算来识得其中有几个计数单位。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经过上述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能够基于直观的几何图形激活其思维能力,在形象认识的帮助下,层层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深化了对算理的理解,这样一来,就能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基础训练,提升计算能力

教师应认识到,计算能力的最终形成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因此,要重视计算训练,引领学生立足于教学现实,积极参与计算训练[2]。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口算始终是其中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一、二学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坚持开展口算训练。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要强化10以内的个位数加减、20以内的多位数加减法的训练。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能力,如整十、整百以及整千的直接加减等。最后,教师还要结合不同学段的发展需求,要求学生在熟记基本数据的前提下,把握好部分规律性的数据,进而帮助学生强化口算技能,有效提升其口算能力,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四、实施评价引导,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身心蓬勃发展的小学生而言,其在数学学习方面,更需要教师耐心而适宜的引导,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密不可分,学生只有调整好学习心态,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必要的计算习惯,才能真正将计算技巧“刻”进脑中。对此,教师则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计算学习予以一定的指导。在学生学习中产生错误、困惑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其走出计算学习的误区,助力学生在计算这类基础知识习题的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学习基础的稳固。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要明确该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以来,首次接触到的较为复杂的计算,因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乘法计算的知识,以此建立起对乘法计算法则的固有印象,为该节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结构的基础。导入过后,教师出示书本情景图,结合书本的解决方法,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当中哪种计算方式最简便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众说纷纭,教师对学生的典型发言作出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先对整十数乘一位数进行口算练习。而后,教师再过渡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变化作出适当的关注,感知其在口算过程中所遇的困难,及时作出引导。比如有学生不能很快从“2×3”的口算过渡到“20×3”的口算,教师便应提供给学生类似的习题,使其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逐步熟悉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具体操作,从而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快速反应和接受新的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评价以及引导作用,能够抓住时机,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在学生困惑无措之时,给予关注和指导,不失为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有效措施。同时,恰当的评价与引导,也能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其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固的保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确看待计算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既要引领学生关注好每一个计算细节,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结合典型案例与学生一道进行深入分析,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式子口算小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用一样的数字
失踪的小数
发掘对称关系,把握求解策略
研究式子的常用工具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