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高年级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教育

2022-11-19李海娥

小学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比喻书法

⦿李海娥

书法经过千年的沉淀,不仅蕴含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美因素,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面貌,还包含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所以,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在小学进行书法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书法欣赏以及书法文化教育。在这之后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又重申了书法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并了解条幅、斗方等比较常见的作品幅式,多多注意书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显而易见,由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所有书法教育中,小学高年级阶段属于书法欣赏以及书法文化教育的开始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书法欣赏和书法技能的教育是不一样的,因为书法欣赏并没有比较稳定的程式与规律,所以具有灵活性以及模糊性,除此以外,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书法欣赏和书法文化教育,虽然还不具备成熟的方法以及公认的规则,但是,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点引入,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以此来提升书法欣赏以及书法文化的教育水平。

一、仔细挑选出适当的学习内容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提出了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的教育内容与目标,并且还在附录3与附录4当中明确了欣赏作品,但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所以,书法教师在选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内容时,就需要非常慎重。第一,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具备基础性。因为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需要对书法文化先有一些基础的掌握与了解,对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有简单的认识[1]。例如,除了要掌握《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以外,还可以掌握书法文化中临与摹的有关概念等相关背景知识。这样既可以促使小学生了解书法文化的基础内容,又可以促使他们进行更好的技能练习。第二,需要考虑是否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因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才刚刚了解书法知识,审美经验严重不足,所以对书法的审美也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书法教师在挑选欣赏作品的时候,应当优先挑选优美、和谐以及整齐的经典作品,尽量减少挑选个性突出并且需要超高欣赏能力才可以欣赏的作品。比如小学人教版当中行书作品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楷书作品颜真卿的《多宝塔牌》、柳公权的《玄秘塔牌》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比较方便小学生进行欣赏。第三,需要考虑准确性。书法是一门艺术,虽然具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但发展史还是非常短暂的。学术界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达到统一。所以,我们在挑选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教育的知识点时,要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这些问题的产生——如具有争议的概念或者作品的真伪等等,尽最大努力做到科学、客观以及准确。

二、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程序

当挑选好合适的学习内容时,就需要对这些内容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第一,需要按照由简单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一些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书法作品引入,然后不断提升教学难度,促使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不断提升。第二,还需要尊重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规律[2]。《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小学生经过欣赏碑帖,能够初识五种字体(篆、草、行、隶、楷),掌握与理解字体的演变历程,进一步感受各种字体的魅力”。此顺序是根据书法艺术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排的。这虽然可能与由易到难以及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生冲突,但是这种矛盾可以经过一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获得有效处理。比如书法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人教版的经典碑帖的过程中,不要将这一顺序打乱,以此来帮助小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有关书法艺术的发展。第三,需要对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正确、有效的量化分配。小学高年级总共可以分成4学期,当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教育的内容基本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上述几点原则进行参照,将各个阶段的毛笔、硬笔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多寡安排,最后把教学内容平均规划到这四阶段中。

三、灵活、多变地使用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电脑在千家万户的普及,导致书法的实用性不断降低。同时,我国青少年并没有大范围地掌握传统书法艺术。书法作为一种抽象艺术,要想激发出小学生对书法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汉字以及书法的魅力,就需要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3],如形象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之一。对高年级小学生来讲,他们虽然拥有了一些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形象思维依然是他们认识与掌握事物的主要方法。而且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创作以及欣赏都需要凭借作者自身的形象思维,书法知识也是一样的。要想真切实际地进行形象化教学,第一就需要倚重图像。当学生进行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或者教师讲解书法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图像来开展。教师可以使用描述、对比以及比喻等方法。

描述法也就是指导小学生描述出对某一图像的直观体会,然后让学生开展讨论,最后再实施总结。经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之中,激发他们对书法知识的学习热情。

比喻法则是在书法的美与自然的美两者之间创建关联,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了解书法艺术当中包含的美感。由于书法和其他的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差别,书法蕴含的美是对大自然蕴含的美的一种浓缩,是较为抽象的表达。所以书法教师在使用比喻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过于直接以及过于简单的比喻,例如,直接叙述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点像自然界当中的某个事物等。这样过于直接的比喻可能把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带入到误区,这种简单的比喻很容易让学生对书法所表达的美产生表面化、具体化的错误理解,这种对书法之美浮于表面的错误认知,会对学生的书法欣赏教育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通过正确的比喻方法,指导学生把书法之美和某种事物进行关联,深入发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发现其在审美上产生的相同点[4]。

而对比法则是有针对性以及有目的性地把各种图像直观地放在一起开展对比,例如,各种风格的行书作品或者历史当中同一位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作品等。经过对比就能够轻松地帮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特征。

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语言的使用。不管是解说书法知识,还是欣赏经典的碑帖,都需要注意使用形象化语言方法。

以上这几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此来获得更加优秀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使用形象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凭借现代化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实施课堂教学。例如,书法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欣赏人教版的行书与草书作品的过程中,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每个字的书写过程都经过动态的方法显现出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以此来更好地展示出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经过以上内容的讲解,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小学高年级的书法欣赏与书法文化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科学、合理、正确地挑选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提升与补充书法技能教育,还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书法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感受艺术之美与体会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过程中,要激发出小学生的想象能力、熏陶他们的心灵以及指导他们学会陶冶情操,促使书法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一门爱国主义教育科目。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比喻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比喻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比喻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