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场域的建构

2022-11-19闫虎甘肃省敦煌市第三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场域共生建构

闫虎 (甘肃省敦煌市第三中学)

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效能之所以不尽人意,归根结底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学习场域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脱钩。具体表现为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认知、轻体验,重纸笔、轻实践。重教材轻社会、生活等。此外,学生学习场域的割裂,缺乏场域的对话、互动、交流等也是导致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因此,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要进行学习场域的建构。通过学习场地的建构,唤醒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活化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感受与体验。

一、基于“兴趣”的学习场域建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德国心理学家邓克曾经提出“功能固着”心理,所谓“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的其他方面可能性的功能”。这种“看的视域”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爱好、兴趣。基于“兴趣”的学习场域建构,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兴趣往往能赋予学生一种“使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洞察力”“纵横驰骋的想象力”。为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警惕学生定势、定式心理的形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具体学情,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深刻指出:“我们不能将道德教育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室。道德教育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生情谊”第六课的内容为例,这一课主要有这样的三框内容:“师生之间”“走进老师”“师生交往”。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当做到从价值灌输走向价值探究。如,在教学“走近老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让学生观察、体会教师一天、一周的工作,从而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拓展延伸到一天、一周的学习时间等。通过带有时间轴的表格,将教师一周当中从周一到周五,甚至包括周六、周日为学生、为班级、为学校等所做的各种事情记录下来。这样的活动,相对于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基于兴趣的学习场域建构,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通过观察,学生感受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收获了一份发自学生内心心底的感动。在活动中有学生主动采访教师:老师,您平时工作这么辛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您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老师,当您看到您自己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您的感受是什么?等等。在采访过后,学生讲述、交流自己的采访心得,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基于兴趣的学习场域建构,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开辟了足够的可能性空间;基于兴趣的学习场域建构,打破了传统的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教材、课堂等的封闭性、隔绝性,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向生活、实践等延伸,因而让“道德与法治”学习富有了一种开放性、创新性。

二、基于“生成”的学习场域建构,提升学生学习敏感力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注重教学预设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道德和法治的眼光审视生活,要着力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敏感力。要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文字,让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文字具有鲜活的生命性。基于“生成”的学习场域建构,要着力捕捉学生心理情感、知识潜力,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引学生。

如我校的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他每一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都要播放几分钟的《新闻联播》,让学生简略地知晓天下大事。这样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开阔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视界,同时能生成很多的道德与法治资源、素材。如,该教师曾经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中的“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部分内容,播放了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闺蜜干政事件。由于这个新闻牵涉到“友谊”的问题,因此。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样一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将这一简约化的新闻放大,让学生详细了解朴槿惠闺蜜干政事件。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朴槿惠总统和普通女孩一样穿衣朴素,咨询闺蜜工作烦恼,向闺蜜倾诉,怎么就成了大不赦的罪过了呢?这样的一个问题能让学生对“普通人的友谊”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友谊”进行辨析。通过辨析,学生对“友谊”这一概念的认知不再停留在表层,而是深入到原则、规则、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层面。学生认识到,对朋友来说,尽管要呵护友谊,但呵护友谊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能触犯、损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公民的道德等。生成性的学习场域建构,丰富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深化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在交友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处理好各种问题。

相比较于预设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生成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更能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场域的融通,让场域成为一种相互交织的复杂性时空。在融通性的场域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契机,巧妙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素材等,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动态生成性的课堂事件。

三、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促进学生学习协同力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不是那种“独学而无友”的孤单学习。在学习场域之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我”在,更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我们”在,感受体验到我们“共在”。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从小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要让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协同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素养等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师生双边认识、实践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与交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对话与交往不仅仅限于现场的、线下的对话与交往,而且可以展开离线、离场的对话与交往。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应当能让“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裹挟、卷入其中,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共生的学习场域,和谐沟通、目标导向、团体动力等理论,都能得到积极、广泛、灵活的应用。置身于共生的学习场域,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共生性的学习场域,能将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进行有效融通,从而能让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做负责的人”这一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两难情境问题:匡婧楠的事例感染了小李同学,让小李同学产生了一种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的内在需求。同时这一需求又让小李同学内心非常的纠结。因为参加志愿活动固然能帮助他人,但同时也要让自己付出更多,尤其是时间,会不会耽误自己的学习?由于这一两难情境牵涉到的问题比较多,因此我将教学时空拓展。引导学生将线下的在场学习,延伸到线上、离场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思辨,并学会了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回报。通过对话、思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学生在积极地寻找榜样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理性的认知,激发起一种情感的共鸣,从而坚定了做志愿者的决心和勇气。

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品格。基于共生的学习场域建构,能让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相互尊重、和谐沟通。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初中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以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深厚的学科素养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使命与担当,肩负起育人的责任。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场域的建构,陪伴学生度过人生的关键期,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猜你喜欢

场域共生建构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查无此人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