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重点分析

2022-11-19朱菊川

读与写 2022年18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松果核心

朱菊川

(西藏丁青县协雄乡小学 西藏 丁青 855700)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问题是其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数学核心问题,可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讨论、探索过程中,快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且能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也能意识到借助问题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问题设计过于粗浅、零散的问题,也未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进行思考、探索,导致数学问题的教学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

1.核心问题的主要特点

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引发学生参与思考、讨论、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结合教学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可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思考、探究中。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开展数学教学,可将学生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自主投入学习,并逐渐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想要将核心问题的教学价值发挥出来,教师就必须要先对其特征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学生实际设计问题。

1.1 与教材内容有着紧密关系。核心问题是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提取与浓缩,因此核心问题与数学教材知识之间必然有着紧密关系,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内容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并要在恰当时机提出核心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核心问题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核心问题具有针对性。课堂中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复习,自主学习、探究教材内容,因此说核心问题设计具有教学目的性。在课堂开始时教师便可借助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之后再通过核心问题连接新旧知识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使其能积极投入到问题思考和探究中;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核心问题来突破重难点,通过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听讲状态逐渐转变为思考状态,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能开动自身思维,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完成课程教学之后,教师也可通过设置综合性核心问题,对学生知识学习、理解及运用情况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数学课堂教学存在漏洞,有针对性调整后续教学内容与方式,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具体情况查漏补缺。

1.3 核心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核心问题时可尝试从生活角度着手,以此来减少数学问题难度,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性。若在设计核心问题时未考虑学生认知情况,设计问题难度过高,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或抵触心理,无法获得良好引导效果;若涉及核心问题过于简单,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1.4 核心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数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思考和探究中。若设计问题缺乏启发性与探究性,学生就无法在核心问题中习得本章知识核心,因此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1.5 核心问题设计具有逻辑关联性。好的问题可使学生产生知识与认知逻辑矛盾,问题也会呈现出逐层深入状态,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快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发散自身思维。而核心问题设计具有逻辑关联性,可通过问题链设计指向教学实质内容。

2.课堂中开展的核心问题常见错误

2.1 学生缺乏思考时间。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逐渐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也逐渐清晰化,学科任务也有所提升,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很多教师便会选择压缩教学流程的方式。虽然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数学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的重要性,但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教学内容,会按照课本流程设计简单问题,甚至有一些教师直接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提问,导致核心问题设计缺乏新意。数学课堂问题的设置缺乏明确核心,且因教师未考虑学生具体学情,设计问题数量过多,导致课堂被大量问题挤占,学生没有充足时间就教师提出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与探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锻炼,无法将数学问题设计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做到量少质高,这样才能将核心问题对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 问答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小学数学课堂问答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就某一知识点展开互动,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但因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为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因此学生参与思考探究的兴趣并不高。问答模式过于固定,无法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也不利于其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2.3 未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小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并未考虑学生在基础思维方面的差异。同样的核心问题,对于有些学生来讲,很容易便能解答,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却非常困难,教师在抽选学生回答正确问题之后,便会认为全体学生对这一核心知识已经有所掌握,而这必然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弱学生被忽视。如若教师在抽查过程中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便会认为班级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便会采取再次讲解的方式,导致课堂时间被浪费。所以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全体学生,避免问题的设计缺乏全面性。

3.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

3.1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是其获得良好学习成效的保障,所以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并要确保核心问题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将学生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在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情境中自主思考与探索,快速学习和掌握数学核心知识,并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便可结合教学知识来设置如下核心问题:两个小松鼠宝宝过生日,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袋松果,要将这一袋松果平均分给两只小松鼠。那么每一只小松鼠能够分到多少?你认为袋子中的松果有多少个?如果袋子中有6个松果,那么每个小松鼠可分得这一袋松果的几分之几呢?

因之前学生已有平均分物体的学习经验,而针对于第一个问题,生并不知道袋子中松果的具体数量,因此在分松果时会将其作为整体来看待,之后再得出每个小松鼠可分得松果1/2这一指向性答案。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将这一袋松果平均分配给两只小松鼠,学生必然会想到这一袋松果为双数,松果有可能为2、4、6、8、10……,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这一问题并不关注具体数量,而是如何平分。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将学生引入到了新知识学习,很多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受到松果个数及每份松果个数的影响,导致思维出现偏差,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不要急于否定,可在完成新知识教学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延迟评价,之后再得出这一问题的具体答案。通过设计这三个核心问题,可将小学生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在教师引导之下,积极投入到问题思考探索中,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衔接新旧知识。

3.2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重组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将核心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通过自我加工和处理,将其内化为自身认知。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其积极投入探究活动中,并通过应用对比,对数学知识延伸点进行明确,重组构建数学知识。

如教师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章内容教学中,便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学生在课前先准备三对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透明方格纸一张、小正方形若干(面积1平方厘米)、直尺,之后将其带到课堂中进行学习探究。每组学生可结合自身喜好来选择两个图形,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进行研究。

(1)长方形面积是如何得出的?

(2)通过对这一记录表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3)有机结合数形,还可以发现什么?

(4)尝试将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在设计这几大核心问题时,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第一个核心问题具有集中指向性,学生会在完成思考之后,选择学具进行具体操作。第二个核心问题是通过纵向与横向对比表中数据,发现数学新知识延伸点及相应规律:小正方形个数与面积相等(渗透面积单位),长乘宽得出的数字与小正方形个数相等,同时也与长方形面积相等。三个核心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思考、探究讨论这三大核心问题之后,学生便可得出如下结论:长方形宽等于排数,长等于每排个数,小正方形个数与排数和每排个数的乘积相等,在此基础上推理可得出:长与宽相乘最终得出长方形面积。在得出这一推测之后,学生在通过测量、验证、计算、对比等探究过程,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而第四个核心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就自身的思考过程规范进行表达,使其能明确知识推导过程。回答这几个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要表述准确,教师都要给予其鼓励和肯定。

通过设计指明数学学习探究方向,使学生能够有去思考,并结合准备材料自主探究,学习,并在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并作出猜想,验证猜想,计算推理过程中,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核心问题设计科室学生明确自身的探究活动方向,使其在自主思考中获得认知,并逐渐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3.3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对比重塑。数学笔算算理较为抽象,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和理解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将核心问题作为导向,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设计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并能概括出笔算方法,在对比中重塑。

如在《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学中,教师便可将教案中的例题进行重塑,将其转换为如下问题:(1)四个相同看台的座位一共有多少个?(2)五个相同看台的座位一共有多少个?第一个核心问题为例题9(不进位)内容,第二个核心问题为“想想做做”第二题笔算的(进位)内容。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其作为背景串联这两个知识点问题,这一设计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问题更具有层次性,能有效衔接上下知识,这样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时便会更加有序化。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设计如下核心问题:(3)为什么5×102乘积中间数字为1?而4×102乘积中间数字为0呢?(4)5×102与4×102这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这两个核心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就其联系与区别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总结出乘法中间有零的乘法算命。

结合教学实际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来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可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之下,通过对比深入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构建起完善知识体系,发展个人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能力。

3.4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有序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巩固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练习,还可推动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帮助其构建完善认知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说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对课堂练习设计进行优化。大多数教师会设计一题一问的练习题,导致课堂习题过多,反而会对教学效率造成影响,想要改变这一问题,教师便可采取一题多问的问题结构来进行习题设计,来引导学生有序投入问题思考中,推动其思维发散,实现教学过程优化,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便可设计如下习题:丽丽去商店买文具用品,一盒产品的价格为24元,一支钢笔的价格为14元,书包价格为48元每个。那么请问(1)若购买两个书包,需要花费丽丽多少钱?(2)购买一盒彩笔和三支钢笔需要花费多少钱?(3)四盒彩笔的钱加起来可不可以买两个书包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包含多项数学信息,因此需要学生取舍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这样才能正确得出最终答案。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数学信息进行阐述和分析,再将这三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不同层次核心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其一定时间展开思考、计算及交流,并能做到熟练应用。为了对这一习题进行活化,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拓展其思维深度,教师还可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进行提问与答疑,使其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对本章知识熟练进行掌握,并能具备自主思考、发问的能力。

4.思考与建议

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思维空间。同时在选择问题思考模式时也可结合学生具体状况与问题难度,若学生存在倦怠现象,且问题存在一定难度,教师便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问题探究。若学生学习兴致较高,且问题难度较小,教师便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此来锻炼其自主思索能力。其次,想要将核心问题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思考、探究和解答中。所以教师必须要细致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科水平,在设计问题时也要设计不同层次问题,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思考、分析和解答中,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回答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逐渐树立起数学学习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学生可设置拔高型核心问题,拓展其数学视野与思维。学生在回答完成问题之后,若回答不全面或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再次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这一核心问题,对各层次学生思路进行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正其回答。通过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思考探究机会,可使全体学生都深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要整合强化知识,确保核心问题的设计具有关联性。只是根据单个知识点来进行核心问题设计,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复杂,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因自身缺乏教学经验,所以会出现重复提问某一知识点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之前,教师便要细致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将相关知识点融入一个核心问题,这样不但减少了数学教学问题的数量,还可将核心问题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学生思考质量提升。设计具有关联性的综合性核心问题,可使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对相关重点知识同时进行回顾,优化课堂问题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小学数学知识难度会逐渐递增,所以教师可结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借助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深层学习中。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章节教学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对多位数乘一位数方法进行回顾,之后再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题目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计算,但并不公布答案,而是先引导学生就本章内容进行学习。在完成相关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所学新知识计算黑板题目,对比答案和分析出错原因。同时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拓展关联性核心问题,如组织学生探究四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师生交流探讨,共同努力完成教师设计拓展性问题。完成交流后教师随机挑选学生上台写出计算结果,再就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纠错和补充。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设计拓展性核心问题,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

结束语

总之,以数学核心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实现深度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核心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其重组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对比、重塑知识结构,有序思考探究数学学习内容,增强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松果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松果游戏
埋松果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摘松果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