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园功能分区与开发对策
2022-11-19钟黎文彭磊磊
钟黎文彭磊磊
(1.江西省合众勘测规划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2.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1 研究区概况
东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部文峰乡,E115°34′40″~115°36′39″,N24°50′42″~24°52′38″。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620hm2,其中,林地面积590hm2,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95%。森林公园的具体范围,由寻乌至河角县道与公园主入口(沙背)交界点起始,沿县道方向直至乡村道与县道交界点,再沿着山脊途经海拔342.1~394.3m向东沿着390m等高线顺着山谷途经海拔347.6m往东抵达五里滩水库大坝,沿大坝至海拔300.7m处顺着桔园边界沿着山脊经海拔456.3~387.3~572~568.2~573.2m向东至600m等高线处,向北沿着山谷经海拔452.5m与乡村道交界,沿乡村道经海拔341.8~333.6m至炉下沿着乡村道与寻乌至河角县道交界点。
该森林公园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地带,森林分区属九连山山地丘陵栲、楠、半枫荷林、松杉林亚区(九连山森林亚区)。森林公园内有479.5hm2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植物组成多样、人为干扰较小,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森林植被组成主要有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鹿角栲(Castanopsis lamont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木荷(Schima superba)、楠木(Phoebe zhennan)、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红稠(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胭脂木(Bixa orellana)、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东京白克木(Bucklandia lonkinensis)、茶梨(Anneslea fragrans)等,共有种子植物94科、156属、598种(含藤本)。森林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其中,Ⅰ级保护植物有银杏(Ginkgo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2种;Ⅱ级保护植物有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花榈木(Ormosia henryi)、观光木(Michelia odo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杜仲(Eucommia ulmoides)、闽楠(Phoebe bournei)、野山茶(Camellia japonic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12种。
2 森林公园定位及功能分区
2.1 森林公园主题定位
根据森林公园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确定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为“森林溯溪、生态养生、宗教朝圣、东江探秘”。通过森林公园游憩,享受森林自然风光,感悟生态养生之道,体验宗教禅修文化,探寻东江神秘景观,使久居于城市当中的人群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重点打造“东江源头、森林仙境”的森林景观和文化景观。
2.2 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根据东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园的区位特点、景观特征、地形地势以及旅游道路布局及开展森林旅游的需要,将森林公园划分为4个功能区[1]:核心景观区(普济庵科普宣教区、仙人寨山水休闲区);一般游憩区(沙山里森林拓展区);管理服务区(鹅子湖入口服务区、双叉里次入口服务区);生态保育区(高山下生态保育区)。
2.2.1 普济庵科普宣教区
普济庵科普宣教区位于森林公园中部偏北,有大片保存较好的阔叶林,森林景观丰富,规划面积148.94hm2。规划主要项目:古迹探秘,在原普济庵寺庙遗址所在地上,增设一些古老的砖瓦、用具和小建筑,营造悠久的历史气息,让游人来观光时如同在穿越历史;绿谷幽兰,研究区拥有多种珍贵的兰花品种,被称为“兰花之乡”,规划在普济庵科普宣教区一景观节点以兰花为主题打造植物景观,同时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快乐农庄,规划在普济庵科普宣教区脐橙种植区内建设一生态农庄,游客在此可以体验农事之乐,并且还可以买到、吃到新鲜的农庄产品;橙果飘香,在普济庵科普宣教区内利用现有的橙林和桔林,并为游人准备好采摘装备和休憩设计,使游人品尝美味橙果的同时也体验劳动的快乐;云栖竹径,本景点以不同种类的竹子为造景要素,营造出竹影婆娑、秀媚深秀的竹林景观;芳草逐风,将龙图河岸边一开阔地打造成大草坪空间,草坪上留有一定的坡度,人们可以躺在草坪上静思休养,还可以放风筝和进行日光浴,并观看水岸景观;森林浴场,规划建设成自然的森林康养区,营造天然的“负离子浴场”;万春亭,在普济庵科普宣教区一较高山头上建设万春亭,以便于游人登高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科普教育基地,利用本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植物景观。让游客在游赏的同时,还能够得到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的机会。
2.2.2 仙人寨山水休闲区
仙人寨山水休闲区位于森林公园南部,有较大面积水面,山水相依,景色优美,规划面积127.21hm2。规划主要项目:橙香风情园,利用仙人寨山水休闲区现有观光果园,整植果树,修建小木屋,建成四季都能进行农家体验活动的休闲果园;仙人寨,在低寨上将原有寺庙作修缮处理,并重修道路,多种植园林植物,视线所及之处景物“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增加休息设施,便利游人拜佛游览;仙踪探秘,在高寨上将古代枭雄留下的遗迹做整体修缮处理,并新建部分建筑和设施,增加部分神秘色彩,融入当地升仙传说,打造寻古探秘修仙之所;仙寨许愿,在仙踪探秘景点旁设置若干棵许愿树,为香客提供许愿场所;水上乐园,宽阔的水面上开展如垂钓、泛舟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人们天生的亲水心里,打造水上活动乐园。
2.2.3 沙山里森林拓展区
沙山里森林拓展区位于森林公园东北部,疏林草地相间其中,较适宜开展森林拓展活动,规划面积143.91hm2。规划主要项目:拓展运动,利用大自然的各种奇妙自然条件,设置目标性障碍,以提升参与者的个人意志力、应变力;山踪野战,在沙山里森林拓展区设置一个野战场,设置障碍,购置野战必要设备;花语浮台,在沙山里森林拓展区建设一个小型休闲场所,营造鸟语花香、树木葱茏的幽雅环境,供游客在此小憩停留。
2.2.4 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分为鹅子湖入口服务区和双叉里次入口服务区2部分,规划面积22.25hm2。规划建设项目为:双叉里次入口广场,次入口广场主要作为游客集散地,面积约1000m2;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在管理服务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风格要求典雅现代,建筑面积约600m2;客家风情街,充满客家气息的餐饮、娱乐、住宿的场所,让到公园游玩的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客家的美食及客家人的热情。
2.2.5 高山下生态保育区
高山下生态保育区现状植被受人为干扰最小,分为东西2大块,规划面积177.69hm2。高山下生态保育区功能定位为森林科考、森林抚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维护,未安排有建设项目,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保护森林植被,保持其生态系统和物种不受人为干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要重注病虫害防治;除进行适当的定期监测与科考调查外,不得设置和从事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和活动,工程管线在此区通过时,要多采取地埋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高山下生态保育区设置有部分科考道路,两侧要设置警示牌,提醒游人不要深入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态监测活动。
2.3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根据各景区、景点生态文化的功能与性质,将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项目,开展“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生态文化活动,以达到普及生态科普知识,传播生态理念的目的。可配合规划中的景点开展一些森林文化活动,如“森林博物馆游”、“森林休闲度假”、“生态文化养生”、“宗教朝觐探秘”、“植物认识学习”、“森林户外野营”(户外生存、拓展、野战、简易木制品和工艺品加工活动)等,还可在公园内设置一些“植纪念树、造碳汇林”、“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充分突出森林生态文化特色。
3 森林公园开发对策
3.1 加强景区科学规划
结合现代旅游形式,如休闲健身、养生度假、生态观光、红色教育等,融入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于一体,深度挖掘森林养生文化,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科学确立森林公园定位及发展目标,对景区进行科学规划,并建立良好的社区合作发展机制[2]。
3.2 合理整合景区资源
结合目前的开发现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整合开发[3]:近期建设入口广场服务区,重点打造森林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和森林博物馆,使之成为寻乌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打造“东江源头、森林仙境”公园形象;近期积极建设景区的各项服务设施,重点打造景观绿道、游客停车场和连接各景区的游步道,市民可以开展休闲健身、生态旅游;积极打造普济庵科普宣教区和仙人寨山水休闲区,使区域内的宗教文化、养生文化、湿地文化等多元文化充分展示给游客,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
3.3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对于待开发的景点如宗教文化区、森林人家和森林博物馆等,除公园自身资金外,应该顺应新的市场机制,积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森林公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力增加森林旅游经济收益[4]。
3.4 改变内部机制,扩大对外交流
面对新的市场机制,森林公园要有所发展,需在寻乌县和赣州市地区打响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真正成为同类型市场的主体,扩大对外的交流联系[5]。森林公园只有通过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保护森林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5 加强人文旅游资源利用
依靠寻乌客家文化特色,将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提升森林公园品位。森林公园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但如果能够将森林公园中的人文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增色添光,也有利于树立森林公园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6,7]。
3.6 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森林公园的知名度
目前东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园知名度不高,需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如网络媒体宣传、拍摄旅游风光片、参加旅游推荐会、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系统宣传东江源仙人寨森林公园,扩大森林公园的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