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情境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2-11-19万晶晶

小学生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材情境

万晶晶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其中以生活为载体改进数学教学是重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顺应了课程改革趋势,可以把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数学学科知识方法以更贴近生活和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出来[1]。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应该把生活情境作为根本依托创新数学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情境保证教学质量,达成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时期,广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渴望解决自己各种各样的疑问,在这个阶段,兴趣培养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在学习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知识时,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灌输性授课方法是难以学好的。所以,把生活情境用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合理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和数学并没有多远的距离,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应用,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主动投入,确保实际学习效果。

(二)丰富教学形式

在传统课程教学当中,数学教师重点运用的是单一授课方法,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教师会把学科教材作为知识讲解的支撑,学生只能在被动听讲的同时做好笔记。事实上,这种教学形式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学生的整个学习方式也比较呆板乏味。所以,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生活情境,把更多的教学形式引入教学课堂,给学生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项活动当中保持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状态,顺利把握数学知识和问题本质,提高学习探究效果。

(三)培养综合能力

在生活情境当中学习数学会促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强思考,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生活情境的设计与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强的动力和热情,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并在教学当中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投入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会自觉锻炼自身的沟通表达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小学生应该对每课知识点进行学习,增强综合能力,掌握单一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实现知识体系建构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随着生活元素的注入,学生的创新意识会有大幅度提高。长时间在生活情境的辅助之下开展课程教学还能带动学生团结合作、动手操作、创新实践等诸多方面素质的进步,从而达成提高综合能力的目标。

(四)引导学用结合

新课改给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在教学当中应该努力扭转教师主体地位,重新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中心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个体的充分参与之下达成学习目标。生活情境的设计以及该情境和数学教学的结合,会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带来深刻的影响,学生会在这一过程当中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愿望,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并在生活当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试着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是比较独特的,不仅能够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又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和该阶段的其他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要利用生活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教学要点:

一是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生活情境的设计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源,这里所说的生活资源既有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也有基于生活和数学密切关系而产生的各种素材,这样才能够为情境设计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深度把握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

二是找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场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是有用的,有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生活当中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完成生活情境的设计,就要发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再把这些素材创编成数学问题和其他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能力。

三是改变师生地位与角色。基于生活情境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给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乐自如的场景当中学习知识,这就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不再把教师当作教学中的绝对权威,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和学生和谐相处,在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同时,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层次的升华[2]。

三、基于生活情境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有效导入

让课堂教学拥有良好开端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当中其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简单来说就是运用有效的课前导入方法,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学习的开端部分就能够产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把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作为重要的导入技巧,加强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研究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重难点设计生活情境,以此推进导入活动,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能够把握方向。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米和厘米这样的长度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种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活动当中得到亲身体会,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设计生活情境,布置趣味性强的任务:请大家站起来,和同桌比一比,看看究竟谁高?高多少?你们可以比划一下高出的距离吗?这种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人体长度的对比,并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高度的表示。比身高这种场景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而且学生对此乐此不疲,因而用这种方法导入课程可以让学生保持极强的动力,也可以用生活情境顺势引出本课重点知识。

(二)结合生活运用教材

生活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来说非常重要。不过,有效的情境设计少不了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只有用好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生活,才能够让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中把握授课内容。过去,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往往是照本宣科,也就是直接把教材当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教材运用方案也会影响教材育人价值的发挥。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运用教材,对教材当中的生活元素进行挖掘和使用,这样才能够找到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提前了解教材当中所涉及的图形知识,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在此基础之上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正式的授课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当中寻找课上所学的各种图形,比方说长方形的门、正方形的玻璃、球形的足球、圆柱形的水桶等。有了这些生活化素材的融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顺利营造生活情境,并让学生对各种图形进行直接观察和对比,总结不同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建构空间观念。

(三)依托生活设计问题

数学教学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课堂教学会将解决问题作为思路展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化所学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佳运用技巧。设计了问题才会让学生产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常常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尤其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会让他们滋生恐惧心理,影响后续学习。依托生活设计问题可以让问题更具生活化色彩,也更容易理解和解决,能让学生产生自主思考的热情。对此,教师应该在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之上,依托生活情境设计思考题展示生活化数学题,并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当中学会思考。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设计如下问题:水果店刚刚运到了1600 千克苹果,1250 千克的水蜜桃,每筐是50 千克,那么苹果比水蜜桃要多多少筐?停车场总共停了36辆面包车,小轿车的数量比面包车的三倍少15 辆,那么这两种车总共停了多少辆?小亮同学用50元买了一个书包,买了三盒彩笔总共45 元,请问书包的单价比彩笔的单价多多少?一辆大巴车可载客数量是62 人,中巴车的载客人数要比大巴车少16 人,请问6辆中巴车总共可以承载多少人?上面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能够遇到的问题,会让学生认识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发挥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四)利用生活组织实践

目前,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存在机械化学习的状态,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教师教授的知识点背诵下来就行了。殊不知这种学习方法只能够从表面层次把握理论,到了实践应用环节常常无从下手。所以,机械性学习的弊端就是理论和实践不能进行有效结合。而且机械化学习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在为学生讲完基础知识之后,可依托生活情境组织生活实践,要求学生模拟生活当中的购物,扮演其中的顾客与售货员角色,在这一过程当中了解元角分概念。如一瓶雪碧2 元5 角、一瓶绿茶3 元5 角、一罐牛奶2元2 角、小亮买了三瓶绿茶、两瓶雪碧和一罐牛奶,总共花了多少钱?带20 元钱够不够?如果够的话能够剩下多少?如果不够的话还缺多少?在真实的购物活动当中,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可以掌握基础购物技能,为未来投入生活打基础。

(五)恰当运用生活语言

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抽象性,所以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是较为困难的。而且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较低,在数学学习当中遇到不理解的情况非常多。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假如教师仍旧运用死板单调教学方式的话,除了会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之外,还会伤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的设计过程当中获得经验以及思考,尝试运用生活化语言解释抽象的数学名词,让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比方说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本课涉及了很多的抽象化数学名词,例如棱长、顶点等,教师就可用生活化语言解释这些名词,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也可以是带来生活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品,例如方形纸、铅笔盒等,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这些物品,对名词概念与定理公式进行正确把握,加深学生的记忆。生活化语言的运用可以让数学和学生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四、结语

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入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源,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生活化学习的保障。基于生活情境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轻松学习带来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激励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全方位激活数学思维,保证整体学习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材情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