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知”,是人生常态

2022-11-19芩心

十几岁 2022年24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圣人智者

文/芩心

人生,就是不断上下求索、探真求知的过程。但现实却是,无论人类学习和储存多少浩渺的知识,我们仍然走在一条通往未知的路上。因为,面对广袤世界、浩荡宇宙,乃至无穷的细节、无穷的小处,未知无所不在。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是人人皆知的智者,而他自己说,他之所以比智者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识——“自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一生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求教,对各色人物穷根究底地发问,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都和他一样无知。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

苏格拉底提出的“自知无知”的价值在于,不被表象问题所遮蔽,不随各种矛盾因素的交织而迷惘,不盲从潮流大众,不随意武断,作出自由、理性、宽容的判断和认识。实际上,“自知无知”并不仅仅是苏格拉底的“谦词”,而是一切思想家的必备素质: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会去求知;知道自己无智慧的人,才会去爱智慧。

孔子:“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作为被古人和现世之人尊为“天纵之圣”的孔子,世人皆觉得他知识渊博,可他却只想证明自己“无知”。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孔子认为的智慧,是对于自身无知状态的自我认识并勇于承认。他强调,生而为人,得有自知之明,需要时刻自省。他虽认为自己“无知”,但这里的“无知”,并非“愚昧无知”的“无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深知这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便一生都在学习,有限的生命中,能够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孔子说“圣人亦有所不知”,就“知”的程度上来说,普通百姓也可以有其知,但说到极致的状态,圣人也有他不知道的。天地之大,人不可能全知全能。这是典型的孔子对学问的态度,也是他旷达的思想体现。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圣人智者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官场圣人范仲淹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官场圣人范仲淹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智者老子
苏格拉底的遗憾
酷图爆语(3)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