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英语生长性学习群组课堂模式的建设策略

2022-11-19彭红仙

小学生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长英语活动

彭红仙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方可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探索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生长课堂的内涵

生长课堂主要是指:将学生的学作为主要倡导内容,将关键问题作为核心,将“激情、启智、增趣”作为纽带,借助有效的互动、丰富的意蕴及简洁的形式作为特点,将教师精彩、精炼及精准的指导作为重要保障,将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作为主要教育目标的课堂[1]。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借助生长课堂的建立,可有助于学生英语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实际上,生长课堂的建设一方面可充分体现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将推动儿童生长作为重点内容,将发展儿童潜能、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基于儿童经验、尊重儿童主体作为主要教学原则,建立充满探究[2]、思考、真诚、关爱的小学英语课堂,建立充满生长气息及生命活力的课堂,并将儿童应有的天真、活泼、好奇还给儿童,促使儿童可在多次的课堂生命历程中,掌握认知策略并不断完善认知能力,同时转变认同态度并提出理智挑战,转变儿童学习态度,丰富儿童价值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3]。另一方面为教师行为准则的体现,引导教师以生长视角出发看待教育,遵循生长规律,满足生长要求展开教育活动,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保护儿童天性,推动儿童个性发展。同时,也要求教师需以是否推动儿童成长视角出发,对教学现象加以批判,对教学行为展开审视,以此实现教与学二者关系的不断改善[4]。

二、小学英语生长性学习群组课堂模式的建设策略

(一)设计小组对话,碰撞思维

生长课堂教学模式以本真教学作为追求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并依托教学目标,将最生活化且最真实的对话交流方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带领学生进入趣味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可在自然的日常交流对话中,感受生长课堂并掌握英语知识[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间合作作用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将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组内展开求知创新及释疑解惑等自主学习活动,对合作学习的乐趣加以感知[6]。教师在分组时可将4 ~6 名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明确论学、展学、自主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碰撞及互相交流,在此过程中,推动小组成员英语能力的共同提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In the library》此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图书馆读书的体验加以回顾,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library?”“What should not we do?”学生可以自身经历为依据,在组内展开发言,如有学生说“We should keep quiet”,有学生认为“We should not run and jump”,还有学生指出“We should not talk”,有学生补充“not talk 与keep quiet 是一样的”,还有学生说“We can sleep in the library”,立即有学生反驳“We should read books and not sleep in the library”。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种话题导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除可实现活泼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外,还可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对话交流中复习句型与相关单词,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意识的深化。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小组对话活动的设计,还可帮助学生围绕问题表达自身的理解,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思辨,活跃氛围

生长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是充分自由的,所以身为英语教师需对学生个性予以充分尊重,带领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思维碰撞,并在思维碰撞中收获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7]。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观点,着重于富有争议课堂氛围的营造,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层次挖掘,延伸课堂探讨或课堂辩论。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Keep our city clean》此部分内容时,可围绕环境、生活、城市交通等问题设计课堂辩论赛。比如,让学生围绕农村生活好还是城市生活好的主题展开自由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展开合理的引导及调控,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句型、语法及词汇的应用,最后带领学生总结出关爱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学习主题,以此助推教学目标的升华。分析生长课堂教学模式时发现,许多内容都是动态、随机生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且自由的空间,并对师生动态及时捕捉,推动知识生成。教师在“圣诞节前夕”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讲台上放置包装精美的礼盒,此时教师便可利用学生所掌握的英语句型向学生提问,如“What’s this?”。学生以教师所提出问题展开回答,以此促使学生在句型回顾及应用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并感知英语学习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及多种想法,应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不同观点展开综合分析,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形成深层的掌握。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At weekends》此部分内容时,分析此章节内容除包括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外,还涉及频度副词。教师可将百分比概念引入课堂中,以此对不同副词频率值加以表示,如以100% 表示always,80% 表示usually,60%表示often,40%表示sometimes。最后,将never、hardly 等不同词汇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帮助学生对于不同频度副词的差别形成清晰认知,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

(三)设计趣味项目,加快生成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抱有强烈参与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生长性课堂的打造,建立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应辅以相应的游戏项目,以实现学生英语热情的调动,这一做法具备一定推广价值[8]。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Shopping》此部分内容时,可设计超市购物游戏,以此对学生利用英语方式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加以培养。又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Meet my family》此部分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并结合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再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My clothes》此部分内容时,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换装游戏中,教师可提前准备多件衣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展换装活动,用时最短小组为获胜小组。教师针对获胜小组应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而最后完成的小组则需接受相应的课堂惩罚,由教师负责课堂秩序的协调,用“You can do that”“Come on”等语言激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上述几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可在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感悟英语学科学习魅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无需费心指导,也可获得良好教学成效。学生通过游戏的参与,可记忆单词、应用单词,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加强英语对话能力的锻炼,以此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还可引入词汇接龙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为各小组提供初始单词,并让第一名学生结合单词尾字母,讲出一个单词,再由第二名学生结合第一名学生所讲述单词的尾字母为首写出一个单词,以此类推,最终讲述单词数量最多的小组即为获胜小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良性竞争机制的引入,可在组内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还可在组间展开良性竞争,此种教学模式可实现学生良性竞争意识的形成及合作意识的深化,推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综合能力。

(四)及时反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及教学评价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教师在学生展开一段时间学习活动后,应对学生学习表现展开分析,以激励、表扬为主,对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处理,当堂巩固学生尚未消化的学习难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对课堂反馈的及时性予以重视,以学生的课堂活动表现为依据展开评价。如教师在学生训练英语技能时,不可打断学生,应在学生结束训练后,向学生提出要求,以此可有效缓解学生由于害怕出错所产生的心理负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自身所存在问题,并以饱满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师在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对话过程中,如发现学生有偏离主题的现象,应对学生展开及时的指导和提醒,以免学生难堪,并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教师在课堂中,还可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达成共鸣,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尽可能减少批评与指责;针对英语学困生及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应更亲切、耐心一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鼓励并予以相应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以学生个性特点为依据做出反馈,为语言能力薄弱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实践机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对于英语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提出适当拔高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健全学生英语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展开课堂探讨活动,讨论自身所存在的疑难之处,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应予以及时的指导,以此来保障小组整体学习的效率,加快课堂生成,在此过程中,还可实现学生合作能力、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引入新的教学形式,以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生长课堂与学习群组两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生长英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长在春天》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