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2022-11-19孝红波
孝红波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合格且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人才依旧比较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尽管对翻译人员核心素质的提升问题已受到了国内翻译学者的广泛重视,但高校的翻译教学还需进一步改进教育理念和改造现有的教学方法,加强翻译教学的研究,重视翻译人才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法,促进翻译人才核心素养提升的结构调整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需要。
二、翻译人员素养研究背景
翻译人员素养研究已经成为翻译人员基础理论和教育研究的重心。学界从各种各样的理论研究模式和专业角度来看,翻译人员素养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然观、要素观、最简观和认知观等翻译能力学说”[1]。美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在谈到翻译的基本力量时指出,翻译人员应该具有四大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双语能力、双重的人文教养、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2]。仲伟合、穆雷等对中国翻译人才素养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翻译人员“不但必须掌握两种语言,同时还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学与百科知识及其相应的知识;必须熟悉各类翻译技能,并完成大量的翻译实践;必须具有明确的翻译角色意识、优秀的道德素质、扎实进取的教学作风、自觉的团体协作精神,以及处乱不惊的良好心理品质”。[3]。而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先后从史学与文化素质、人文学与专业素质、翻译专业素质、语言涵养和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和责任感、信息素质等多个方面,对作为合格翻译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展开了多种视角的研究,划分方式互有交错,而且详略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尽管对翻译人员核心素质的培训问题已受到了国内翻译学者的广泛重视,但国内各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的还远远不够,高校的翻译教学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和改造现有的教学方法,并重视话语素养、技能素养和翻译理论素养的翻译人员核心素质的全面提升,以顺应并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最新要求。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振兴对语言业务人才培养的需要,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既要全面考虑本地需要,也要紧跟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法,尽快完成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和教学质量提高,以适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特殊时期常态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翻译人员的核心素质,如何使教学优势最大化,如何突破传统线上教学与线下课程相互融合的瓶颈,寻找新突破途径,以达到二者的相融增效,为翻译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赋能,并研究在特殊时期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翻译人员核心素质的主要内容,丰富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内容,扩大翻译课程体制改革的内涵以及应用研究。文章将力求通过结合具体的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内容,深入探讨本地化培养教学模式,建立数据化信息库,创建职业化实训平台,以提高培养教学的质量,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需要,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具备核心素养的翻译人才。
三、翻译人才素养的研究
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素质的翻译人才。高校教学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翻译教学的研究,提升翻译人员的核心素养,以满足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翻译人才素养主要集中在语言素养、人文素养、翻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语言素养
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与文学批评家都主张译文必须作者化与学术化。翻译人员要具有运用熟练的双语运用的能力和丰富的文化想象力。熟知源语是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翻译人员应该透析语意的微妙差别、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翻译中最普遍的错误大多是由于不熟知源语所导致的错误,译员必须完全理解所译的主题,必须具有“移情”的本领,即能感受原作者的意图,译文能够效仿原作者的语言风格。译文是利用某种语言来把另一话语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正确而全面地再次表达出来的话语教学活动。译者需要同时熟练掌握本民族语言和外文,这也是提高译文品质的一项基础要求。翻译人员能够客观、准确、忠实地翻译出原著以及源语中的具体内容,但一些译员常常在描述或所译的具体内容中,掺入了自己的想象,隐含着个人的观点和意思。但是合格的翻译人员,一定要忠实于说话者的讲话意思,才能给出对听者最真实的判断信息。尤其指出,就算在翻译过程中触及到本人的权益时,也应当将说话者的意愿客观说明,而不要增加自己意见。
余光中先生曾讲过,“译文家其实是不写文字的学者,而是非创作的文人。”这就是说,译文家必须相当饱学,而且必须善于使用语文,而且不止一个,而且两个以上:第一,他要能尽窥其妙;第二,他要能使用自如”。翻译汉语水准的高低是判断翻译品质的关键。所以,翻译需要大量查阅汉语原文,并不断进行汉语写作,以做到更加娴熟、自如地掌握汉语。
(二)人文素养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广博的背景知识,译员需要追踪国内外局势,熟悉世界各地的外交政策、我国和海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等各方面状况。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翻译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翻译人才其实就是一种“杂家”,要对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涉猎,包含经济、政治、法学等。在翻译过程中会触及许多应用领域,如若对此一窍不通,将很难迅速翻出译文,给翻译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是一个用心人,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选定一个或若干学科,并加以精读、深入研究,如技术翻译、经济翻译等。此外,掌握必要的翻译基本理论可以培养和增强译者对翻译活动的理解,从而建立正确的翻译观念,进一步提升译者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前者包括语言能力、知识能力和口译能力,后者包括心理因素、健康素质和职业素质[4]。翻译人才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即分析能力,每一个人的说话都有其相应的逻辑结构,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对话语的逻辑部分要了解,并进行合理组合,把讯息通过目标语言传达给听众。有的译员在译文时产生误解、错译,或漏译并不仅仅由于语言能力较弱,而只是由于思维能力较差,或者原文中出现的某些逻辑上的关联,由于译员没有及时体会出字里行间、上下文的关联,而导致出现谬误。
(四)创新能力
“从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来看,高阶思维涉及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1]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翻译软件和智能学习平台的陆续推出以及慕课等网络共享资源的丰富,现代社会翻译的需求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手工翻译工具已无法适应日益扩大的翻译需要,翻译人员要熟练掌握电子翻译平台和工具,利用计算机处理文本,方便编辑、保存,利用网络能够与外部信息保持交流,直接与国外一流专家展开学术讨论,掌握最新译学动向,利用各种电子资料快速方便地检索资料和一些尚未编成字典的新词语,计算机还能够帮助检验翻译成果。
四、探索翻译人才素养提升的创新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素质的翻译人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学外语与做翻译不能画等号,我国一些高校也由此率先关注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翻译方向,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均率先增设翻译专业方向”。[5]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盛行的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很多高校的外语学院都开设了多语种的翻译专业方向课程,开启了本科阶段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
特殊时期,怎样帮助学生逐步熟悉翻译技能,并形成明确的译员角色意识、优秀的道德素质、扎实进取的教学作风、自觉的团体协作精神,以及处乱不惊的良好心理品质?怎样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双语技能、翻译技巧、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社会人文素质等核心素养?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学需要客观分析经济与社会需要,全面掌握市场经济发展动向,完善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环节,建立大数据化信息库,创建职业化实习平台,完成翻译人才核心素养提升的结构调整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需要。
针对特殊时期常态化教学的实际情况,高校教学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翻译教学的研究,提升翻译人员的核心素养,以满足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探讨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翻译人员的核心素质,使教学优势最大化,突破传统线上教学与线下课程相互融合的瓶颈,寻找新突破途径,以达到二者的相融增效,为翻译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赋能。在语言素质、人文素养、翻译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高校翻译专业教学要研究如何提高翻译人员的核心素质,并整合了线上与线下两个教学路径,以进行二者的融通与增效,把专业特色和新经济时代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巧抓时机、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创新的模式。
(一)推动翻译教学理念积极转变
特殊时期下的翻译教学和管理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理念的更新是所有教育变革的旨归。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的翻译教学将成为常态,要树立通过实时交互、数据采集、及时调整,达到和超越传统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想追求。
(二)做好翻译教学平台建设和技术保障
翻译专业在线教育环节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如何实现信息投递、课程反馈以及知识众筹都需要相应软件工具的技术支持,如北外e学堂、西研风雨教室、Zoom、钉钉等。教师选择适合的平台,掌握各种技能,组织完成课程资源库的构建,以达到教师点对点互动沟通,促进翻译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立。
(三)深化翻译教学资源开发、管理与应用
课程资源管理理论及其应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保障。要结合在线翻译教学特点,筛选并开发教学资源,满足信息与互动需求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并及时正确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在课程设计中,对教师的课堂状况、学生的复习情况等实施可视化监控,并形成大数据,为后续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特殊时期,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结合将会形成人们学习行为的新常态,高校的翻译教育必将会依托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效深度结合的双向发展,这一趋势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并实现翻译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具备翻译素养、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核心素养的翻译人才,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四)加快翻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建
建设多维立体的评价机制,利用网络资源、互动环节、教学活动、课程考察、现代技术、学生实践能力等多维评价。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邀请语言服务行业及跨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评估活动。采用全面视角的教育评价类型,将评估对象从教师与学校关系拓展到教务体系的有效性、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网络支撑的安全性、教育学科发展与支撑体系的建构问题等。
(五)创建翻译实践立体化产学研管理平台
以学校课堂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为基础,实行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内部、校园外和线上线下的平衡融入,同时发挥平台的教育实验与学习功能,使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与学校教师队伍融入,开展更广泛的教学翻译实验、教育研究与科研等工作,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能。针对社会单位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主动拓展社会教学资源领域,与企事业单位横向协作,共同打造社会翻译平台,积极引入新项目先进教材,扩大学习者的实习就业机会。以学科规范为准绳、努力培育知识基础牢、翻译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祖国情感浓、全球视野广的社会特色化翻译人才培养。
五、结语
随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振兴,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向多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人力资源储备问题仍不能有效缓解,对翻译人员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对翻译人员的核心素质也提出了具体需求。高校作为高素质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紧随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教学方式变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更加实际的英语翻译专业知识,从而使得学校毕业生可以更轻松地胜任岗位工作,更客观分析社会需要,掌握市场经济发展动向,为思考人才培养问题提供真实基础,也有利于学校及时动态地调整学科与人才培养方法,进一步探索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实验环节,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输送翻译技术素质与专业较高,跨文化交流与语言服务能力较强的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