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策略研究
2022-11-19肖莉艳智琪张莹莹
肖莉艳 智琪 张莹莹
(保定学院外语教育与国际商务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导。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如何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当前,全国高校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重要阶段,需要建设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来对这种教学改革加以引领。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理应在“大思政”格局形成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大学英语课要在尊重课程自身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寻求“课程思政”与外语课堂情感目标的有机结合。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外语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的水平,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就需要全面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校内营造课堂思政氛围,与教师同行交流外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设计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主题,打磨教学内容与课件。
二、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的优势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语言的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学要融入关于国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国情和特色,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况相比较,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形成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1]
大学英语授课对象的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基本为“00后”,作为网生一代,学生日常接触的信息繁杂,但缺乏一定的信息处理整合能力。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需要在理想信仰方面进行有效引导。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使其尝试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形成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课程思政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以具体可操作的载体加以实现。
三、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需要挖掘整理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运用可进行思政教学的资源。大学英语课的育人效果跟教师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教师作用发挥得好,课堂才会兼具知识性和思想性,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厌倦于教师的枯燥说教。
因此,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肩负着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都必须深入地挖掘、细心地整理大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政元素。首先要积极寻找语言知识和思想提升的有机契合点,再巧妙地将思政素材植入语言知识的练习以及教学中的产出任务中进行教学设计。
四、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
在现用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对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非常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主题导入、文本分析、教学方法选取、教学过程设计、中西文化对比和发挥集体力量这方面,挖掘与寻找思政元素,使大学英语课程发挥好育人的作用。
第一,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引出课程思政元素。课程设计要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思想共鸣,实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引领。[2]
例如,《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The science of kindness,探讨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课文分析什么是真正的慷慨和友善以及真正的慷慨应具备的三个条件,旨在探讨对友善这一价值观我们应该秉持的初心。教学设计可采用POA教学法,在驱动环节,教师可从社会热点问题——郑州暴雨中人们互帮互助的实例出发创设情景引入单元主题true kindness,并引导学生针对暴雨中极个别商家肆意涨价后又在舆论指责下捐献物资的新闻事件,讨论这个商家的捐献行为是否还算真善,然后给学生布置单元产出任务:以Does true kindness equal to giving?(给予了是否就是真善?)为题目的辩论,以便学生分组讨论友善的真正含义和标准。通过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阐释的慷慨友善行为的三个标准,让学生们理解了真善的内涵,并坚定了学生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友善的信念。
就课文内容而言,有关三个慷慨友善标准的理解也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例如第二个标准为不求回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社会生活中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实例。教师也可以先通过图片列举出一两个实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战斗英雄张富清默默奉献的例子。
教学设计以社会现实问题入手,结合具体实例讨论后,学生对友善这一抽象概念的标准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输出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二,文本细读助力课文中价值观元素的挖掘。教学中要细读文本,充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元素,开展文化育人、科技育人、情感育人和生态育人。[3]
1.文化育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待客文化传统的文章时,要使学生能够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读到有关汉语学习方法的文章,学生在传播汉语的基础上,要能够让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能够在架好语言桥梁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习有关评价电影等艺术作品的课文,要培养学生表达思想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开展电影配音活动,促进同学合作,强化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2.科技育人。针对信息技术或人工智能的课文,要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学校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增强思辨能力;鼓励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坏处,辩证看待科技发展,理解只有让科技拥抱人文,才会让人类走得更远。
3.情感育人。学习成功主题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失败对实现成功的积极意义。
4.生态育人。结合环保主题的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第三,思政元素蕴含在教师选取的教学方法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提升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成效,教师常常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导向法等。其实,思政元素不但蕴含在教学内容里,而且同时融汇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中。
例如,在讲授《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Lives of heroes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思辨能力,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问题导向法。任务前结合社会热点创设任务情境。要求学生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并撰写采访提纲。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理解英雄的品质和真实生活,还原英雄全貌。任务中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以采访准备单为脚手架,确定采访提纲,为任务产出打好基础。任务后学生分享采访提纲,教师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英雄事迹进行深度讨论,鼓励学生努力成为英雄。课后让学生根据采访提纲完成采访,并撰写英雄故事,进一步巩固产出能力。
这两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课文解读到任务产出,从理解何为英雄,到判断英雄具备的品质,再到身边英雄故事的挖掘和写作,在思辨能力的三个层次,理解、判断和迁移上逐步递进,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辩证思考。[4]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全流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单词教学的例句选取来源于时事新闻等时政性材料,使得单词的教学也能够具有思想性。段落篇章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写作的策略和技法,还要注重从内容上深挖,在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课文中出现平行结构的写作方法时,以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7月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为素材,能够让学生既掌握结构,又深刻理解新时代青年应“生逢其时、肩负重任”。Xi encouraged college graduates to aim high, be down-to-earth, brav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 integrate their pursuit of ideals into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and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第五,思政元素的挖掘要注重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很多节选自国外期刊或作品,虽然其优势是语言地道,能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但是还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从而坚定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课文中的内容、语言和结构亦可为学生们用英语谈论中国文化进行相应的知识能力积累,并提供有力的支撑。
例如,《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Culture links,讨论的是美国的待客之道和国外一些让人感到震惊的文化准则。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尊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语言表达,去讲述中国热情好客的方式和习惯做法。这样的做法使学生能用多元视角去看待各国礼仪,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六,集体备课促成思政元素挖掘。大学英语教研室可以组建一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进行集体备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主题,打磨教学内容与课件。大学英语课程主题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人才、文化、科技、校园生活和环境保护等众多话题,内容涉及体现国家实力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适合挖掘思想内容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展其思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开展课程思政。丰富的主题内容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仅靠一位教师的个人努力,很难构建出一个庞大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因而教学团队的作用显而易见。[5]团队中的教师可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两个主题,收集跟主题相关的图片、英语视频和经典名句,以及涉及思政主题的单词用法例句。这样逐渐形成一个不同主题的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供教师们针对不同主题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选用。
例如爱这一主题,又可细分成爱情、友情和亲情之爱。以亲情之间的爱为例,一段介绍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游子吟》的英文段视频或是介绍亚洲文化价值观中孝道的视频都可以作为思政素材的积累。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也有相关的表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和万事兴。(Family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harmony in a family makes everything successful.)”这些元素均可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资源。
五、结语
总之,教学中要根据所要覆盖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精心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