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视角转换与翻译对等的实现探究
2022-11-19易经
易 经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引言
研究英汉互译中的视角转换与翻译对等的实现,需明确东、西方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通过对应的视角转换来进行恰当的翻译,以此来正确地传递意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容易了解对方的文化与语言。
二、英汉互译的内涵
英汉互译,简而言之,即通过在文化对比层面,实现对英语、汉语语言结构的异同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习者能够深入了解英、汉差异化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从而能够自如、灵活地在英、汉语言间进行切换,提升其双语掌握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
三、英汉互译中的视角转换与翻译对等
(一)思维对等
思维指的是用人脑展开逻辑推导的整个过程,人类思维本质上来说有着基本的共性,呈现融会贯通、相互依存的状态。基于思维共性,需进行适当的思维调整,如此才可正确地进行双语转换。就当前阶段来说,大部分西方人的逻辑形式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表现出较高的严密性;而中国人在思维时则是按照“儒、释、道”的方式进行,对悟性看得较重。整体来讲,可以如此进行概括:中国人注重本身对事物的直觉,依靠主体意识来看待与阐释事物;而西方人则是多用逻辑推理来辨别事物、了解事物,属于客体意识,因此东西方语言有本质的不同[1]。
1.顺向与逆向
中国人思考事情大多是按照顺向思维来进行,但是西方人则多是采用逆向思维来进行,比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名句:“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模式。从时间层面来讲,中国人会参考过去,珍视灿烂的历史文化,比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西方人则多会展望未来,渴望未来美好的生活,比如“tomorrow is another day”。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1)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翻译为英文则是:“Looking back, I don't see the ancients; Looking ahead, I don't see the wise ones to come.”可以简要描绘其意义,但若是按照汉语思维来直接翻译诗句,会得到如下译文:“Looking ahead, I don't see the ancients.Looking back, I don't see the wise ones to come.”这无疑会直接造成英语读者思维混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人惯用顺向思维,但是英语语言国家的人采取的却是逆向思维,在中国前、后分别代表的是过去、未来,但是英语国家的人理解的恰恰相反,因此按照前一种翻译方式更能让英语读者理解诗句的正确含义[2]。
(2)After you!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您先请!”中国人惯用顺向思维,以上述例句为例,中国人会习惯于使用“先后”,但是在英语表达中却使用的是“后先”,因此在短句中的“after”虽然意义是“后”,但是直译过来的汉语意思是“先”。
2.正反转换
正反转换一般用于肯定转换为否定或者否定转换为肯定,根本意识在于顺向、逆向思维转换,通过该种转换方式让语言更具可接受性、可读性。肯定的阐述方式是较为直截了当、平铺直叙的,然而在表达否定的意义时,却会采用委婉的语气,因此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1)riot police。 “riot”意思是暴乱、暴动,若是直接翻译为暴动的警察,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因其违背了正确的逻辑、思维,因警察本身的职责是保护民众,故而引入视角转换中的正反转换,可将其翻译为防暴警察,以此来更加准确、贴切地表达其意义。
(2)crisis law。直译为“危机法律”,翻译过来的内容让读者很难确切理解其具体含义,但若是将其翻译为反危机法,则明显更贴合其实际含义[3]。
(3)warm clothes。直译为温暖的衣服,但是很多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会将其翻译为“寒衣”,通过正反转换,让翻译过来的意思能够贴合国人思维与历史文化,因寒衣在古代本就是冬天御寒的衣物,例如在白居易《赠康叟》中所述“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3.人称与物称
中国人多是主体型思维,而西方人则多是客体型思维,且在进行视角转换时,若是被动、主动的表达形式出现变化时,也会造成物称、人称的变化。比如被动句基本上是以物称来当作主语,反之,主动句则是人称作为主语,故而可以看到的是,英语很多描述中的主语是物,汉语描述中主语则多是人。就思维层面来讲,物称显得客观、准确,人称则主观性更强,比如在《孟子·尽心上》中有句“万物皆备于我”,其可阐明中国上实际上是典型的主体性思维。
(1)An idea suddenly came to me。直译过来的意义为:“我突然有了主意”,在该句中,主语是“an idea”,代表的是物称,若是翻译过来时仍旧选择物称为主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会变为:“一个主意突然来到我身边”,明显不通顺、不自然,不如第一次翻译得贴切,且应用人称“我”,这也是中国人常用的表达形式[4]。
(2)A great exhilaration overcame us。翻译出来的结果是:“我们欣喜若狂”,而若是按照中文的方式来翻译,会翻译成:“一个巨大的喜悦淹没了我们”,这与中文表达方式不符,故而在翻译时展开中国人的角度,以“我们”当作这个句子的主语,可体现主体性思维,并让译文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4.主题与主语
中国人习惯采用“螺旋式思维”,即在针对某项事物展开思维时,整个思维过程如同陀螺,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但是却会将重要信息搁置在末尾;西方人则多是“线性”思维,喜欢的是直线推进,故而英文亦是比较直接,多会开门见山地将重要内容搁置在首位,且英语比较重视形合,多会展示在句子层面,且其主语是整个表达内容的核心,统领其后续要讲的话,若是主语改变,后续的整个意思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但是中文则重视意合,表现在语篇层面。
比如“His trousers are dirty because the soup is spilled”,直译过来的意思是:“因为汤洒了,所以他弄脏了他的裤子”,在英文表达中,“his trousers”是主语,但是在中文表达中“他”是主语;“his trousers are dirty”会被置于句首,而在翻译过来的意思中“他弄脏了他的裤子”则被置于句末,该种表达方式符合英语、汉语对应的语言习惯,汉语将关键信息置于句尾,英语将关键信息置于句首[5]。
(二)文化对等
此处所言的“文化”,并不是指大范围内的各项文化内容,代表的是与语言应用有所关联的东、西方人的认知以及不同的生活实际与经验等。
(1)What we lose in hake we shall have in herring。在翻译该句话时,会翻译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会让很多人迷惑,因英文表达中并没有涉及“东隅”“桑榆”,但若是按照实际意思加以翻译,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们从鳕鱼中失去的将会从鲱鱼中得到。”因此明显上述翻译更加贴切,如此翻译的原因是结合了西方的发展历史来进行的,因鱼是西方比较珍贵的食物;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则出自《后汉书》,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内容;此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上述含义一致,出自《淮南子》,其翻译方式也需按照文化对等的方式进行[6]。
(2)as strong as a horse。直译意思为“力大如牛”,但若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则得“力大如马”,该种阐述方式会让中国人感觉莫名其妙、晦涩难懂,与汉语整体的表达习惯不符,但是“力大如牛”却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如“as strong as a cow”,在英语中不存在这种说法。其实这与东、西方的发展背景有关,西方在历史上战乱频发,马则是打仗的关键工具,缺少了马会直接陷入劣势;而中国则在各个朝代都有统一的王朝,属于农业大国,牛作为农耕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农民生活之本,故而在参考东、西方发展背景的情况下实现文化对等,才可翻译得更加准确。
(三)情感对等
从句式角度来分析,各种语言会因其内容的不同展示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并借助句式转换来表达不同的喜怒哀乐,翻译过程中完成句式转换可清晰地表达句中人物的心理情绪与情感态度,使得表达贴切真实、传情达意。而陈述句则涉及否定句、肯定句,其表达意思是不存在摇摆,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皆是毋庸置疑;疑问句表达的是一种质疑、困惑、无奈等情绪。
(1)What could I do then except to let them carry you away?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当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你被别人带走”,在英语表述中整句属于疑问句,但是翻译过来时却变成了肯定句,如此能够让汉语表达显得更加的自然,并表达出“我”本身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是在没有办法下的无奈之举[7]。
(2)以老子的名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例,其翻译为英语为:“How did the great rivers and seas get their kingship over the hundred lesser stream?Through the merit of being lower than they;that was how they got their kingship.”可以明显看出,在翻译时进行了适当的修饰,并将陈述句改为了疑问句,并按照设问句来翻译,让表达自然、简洁,更为读者所接受与理念,并提升读者注意力,使其感受其中的具体含义,以此来达到情感对等的目的。
四、英汉互译中的视角转换与翻译对等的实现策略
视角转换,指的是从英文至中文或者从中文至英文进行表达视角的转换,其主要是基于中文、英文表达方式的不同来进行的调整,核心目的是在转换后仍能清晰地表达句子的真实含义;但是在实现翻译对等时,并不单单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因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有时一一对照的翻译反而不能表达出其真正的含义,故而在进行翻译时,不但需考虑各项单词的含义,还需结合具体的语境、背后的文化内容来展开系列的翻译工作,以此来完成思维转换,实现意义对等;对等与对应可近似用意译、直译来替代,但是又与意译、直译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对应一般会翻译语句的表面意思,对等翻译则会探究语句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表达比较精确。
(一)调整思维方式
可以说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思维对等方面,比如“warm clothes”,能够翻译为寒衣,但是warm本身是代表暖的意思,但是却翻译为寒,此处应用的就是视角转换中的正反转换,让“保暖的衣服”翻译为了“御寒的衣服”,以思维转换来实现意义对等。若是翻译人员不展开视角转换,而是选择直接翻译为“温暖的衣服”,不但难以表达原文意思,还会造成英语读者的思维混乱。因此可以说,要实现翻译对等,必须采取视角转换的方式,基于思维方式共性来进行思维调整,以此来为实现双语转换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态差异
英语以严谨著称,汉语则是以简洁为主,在实际的表达习惯上,两种语言各自有着侧重点。如英语更加注重形合、人称、静态、人称复合句,汉语则重视动态、人称、主动、简单句,英语中使用被动结构的情况非常多,汉语却很少使用被动语态。这不仅是由于汉语的组成习惯是将宾语提前,作为整句话的主题,也与汉语经常使用动词暗示被动的习惯相关。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词汇手段将被动语态表示出来,如汉语中通过“人们”“大家”等词语就能够将英语的被动语态灵活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将英语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如“We haven't been told about it.”使用了被动语态,而汉语翻译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件事情”。
(三)区分褒贬译法
表露情感是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汉语词语一般有着比较稳定的感情色彩,或体现出褒义,或体现出贬义,或者体现出中性意义。但是一些英语既可以代表褒义,在一定特定情况下,也具备贬义。如ambition可以表示为野心勃勃或者是雄心勃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能够忠于原著,翻译者要基于对文章、作者深层意图的基础上,揣摩不同文化背景对感情色彩产生的影响,以及因此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再选择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如对一些既能够表达褒义又可以表达贬义的词语,需要将褒贬意义对应地表达出来,而针对带有中性含义的词语,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直观体现出词语、句式的褒贬。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英汉互译中的视角转换与翻译对等的实现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强调了其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来探究如何通过视角转换来实现翻译对等,实现精准翻译,准确表达翻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