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构成观念下的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2022-11-19闫凤君渤海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山水画尝试观念

闫凤君(渤海大学美术学院)

一、构成观念的解析

(一)构成的释义

提到“构成”一词,主要作为设计中的学术语言来理解,就是指艺术符号在创作和欣赏中的主体活动方式,要求画家在创作时侧重考虑画面的形式美感,能够培养画家在形象表达中的组合排列观念,构成观念允许画家按照主观意识将外部的客观世界进行排列组合。

这一概念听起来似乎离中国画很远,其实它始终贯穿着绘画的发展,因为绘画作为一种从现实立体空间转化为纸面二维空间的艺术,如何在平面纸张上展现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就是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用毛笔在纸上点一个点,或者是画一条线,这种单纯的绘画语言,不能称之为构成,而将点与线在一张纸上,根据画家主观意识进行组合,就是简单地构成。

(二)构成观念的源起

1.本土构成观念的开端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在经历了数千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后,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史。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构成观念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在距今大约7000 年至5000 年间,我们的祖先在彩陶的装饰上,已经体现出了原始的构成意识。彩陶作为新石器时期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不但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现实依据,在装饰纹样的历史价值上,也体现出原始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在原始“艺术家”手中,彩陶会被绘制上各式各样的装饰性图案,有鱼纹、人面鱼纹、波折纹、三角纹、圆点纹等各类几何纹样,多样的纹饰类型,不但丰富着先民们的精神世界,还展现出了当时人类特有的思维想象力和造型感知力。

其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在纹饰的造型与组合构图上,已经体现出一定的构成元素和构成形式的存在。出土于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吕家坪的彩陶旋涡纹尖底瓶,肩颈区域以黑色平行线装饰,瓶身以弧线勾叶纹和圆点纹元素构成画面,以重复、对比、疏密等形式排列组合,使纹饰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和抽象意味,虽然在样式上较为简单,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但承载着原始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想象力的彩陶纹饰艺术,便是原始构成观念的开端。

2.西方绘画的早期传入

在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绘画作品会受各个朝代政治、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着。其中,西方绘画思想的早期传入,也影响着当时及后期画家的绘画思想。距记载,早在汉代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与西方联络,但当时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和西方进行贸易往来,还未出现成型的艺术思想交流。贸易发展到唐代,我国传统的古代丝绸、茶叶、瓷器等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我国与西方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

随着贸易的不断往来,不光经济得到了提升,在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传播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于是西方在接触到东方文化后,开始派使者进入中国。随着西方传使者的到来,一些西方的书籍资料、艺术品等也随之传入中国,这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对西方美术产生了兴趣萌芽,开始关注西方的艺术作品。使得除统治者、高官外的老百姓,也能接触到西方的绘画与思想。但整体来说,西方艺术思想的传入是一个慢慢被接受、被吸收的过程,所以,在明清之前,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仍未产生集中而有序的影响。明朝后期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深入,西方特色的学术思想以及美学思想、艺术作品大量传入中国,西方绘画艺术开始集中而有序的影响着本土传统的绘画思想和艺术观念。之后西方绘画思想在几百年来持续带来影响,中国画家开始尝试传统审美意识观念的转变,逐渐选择接受西方先进绘画思想,在绘画形式语言上,大胆进行着创作尝试,这就为后期“构成观念”与传统绘画及山水画更好地融合,提供着前提条件。

(三)构成观念的表现形式

在通过查阅各时期具有构成观念的绘画作品后,可以大致将构成观念在画面中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一是点线面的平面构成,二是色彩构成。首先点线面的构成,除了在设计中经常出现,其实在绘画中也是画面重要组成要素,画面构成最终呈现效果,就是为了作品整体构图而服务的,而构图又是中国画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对“经营位置”的定义就与此时提到的构成意识有所相通,中国画在构图中主要讲究虚实、疏密等对比关系,而这些效果的产生就需要借助于点、线、面的多种形式组合来完成,经过不同的形式组合,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也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将中国本土独特的审美和构成观念下的形式语言进行融合,对中国画的整体章法布局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提到的“色彩”一词,在中国画中也并不陌生,极具代表性的青绿山水作品,就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观念和色彩构成意识,即便色彩的运用在安史之乱后,随着社会的动荡逐渐走向次要地位,但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下,中国画长期的黑白表达与人们多彩的现代生活似乎有些连接不上,所以,色彩在画面中的构成需求再一次回归,画家们也在创作时,更加考虑作品的色彩构成,努力创造着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所以,色彩的运用再次回归到了大众的视野里,对色彩构成这一形式语言的应用,也再次成为当代画家艺术创作时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二、近现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的表现

(一)近现代山水画代表画家

在近现代山水画作品中,很多优秀作品就是画家对画面点线面构成与色彩构成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而产生的,其中林容生的山水画作品就体现着极强的色彩构成观念,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形式语言特点。林容生作为典型的南方山水画家,他笔下的山水不但体现着浓郁的田园风格,在色彩构成方面,还将传统的青绿山水色彩观念与西方色彩进行了很好地融合,产生了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色彩表现形式。他的系列作品常以鲜艳夺目的色彩描绘山体,而这些明亮显眼的色彩搭配,也出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成为作品独特的绘画符号。作品中最常使用黑顶白墙的小房子形象,坐落在色彩对比强烈的山体之中,一方面小白房子的素雅与山体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另一方面,山体的色彩自身也会选用对比色、撞色进行绘制,这种大胆的色彩表现,正是林容生将古今中外的色彩观念进行融合提炼,从而形成的他自己独特的山水画形式语言。

另一位是在追求自然的同时求新、求奇、求大的画家贾又福,在新的时代、新的语境下,中国山水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构图方式和形式语言的表达,细观贾又福的作品可以看出,平面构成元素的存在,他将山的质感抽象成点、线、面的几何符号,进行大面积的构成组合,作品常以大块的墨色掺杂着笔墨进行表达,将构图形式语言进行大胆的革新,用大块面去区分山体明暗关系,塑造出明暗形式美感,最终形成具有极大视觉冲击力的体块关系,促使整个画面在遵循传统墨色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加当代的构成形式语言。

(二)近现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特点

其实,绘画的形式语言是画家对物象独特的审美感受之后形成的画面语言,在中国画中,形式语言是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语言符号的,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学会运用形式语言,会使得画面表达更加丰富且更具审美性。相较于其他绘画元素而言,中国画的形式语言更加体现着画家个人的审美意识和绘画观念,纵观绘画史上各朝各代的代表性画家,都用自己独创的形式语言征服着世人的审美。

在前文分析了近现代山水画代表画家的作品后,不难发现,近现代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也是极富个人特点和时代气息的。随着当代创新思想的发散,一部分画家将关注点转移到形式语言上,他们选择在保留传统笔墨之上,进行大胆的形式语言探索,积极地将西方的构成观念、色彩理念与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色彩进行融合,不断地尝试与实践,最终形成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形式语言。近现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特点,常体现在构图与色彩方面,在传统山水画构图中,常见的章法构图有水平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S”线构图法等,而在当代山水画中,构图的形式更加多样,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绘画观念,当代山水画在构图上更加自由多变,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常规透视安排,将画面空间分割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面,再在这些面里进行描绘创作,使得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不再只是传统视觉上的平远、深远、高远,而是基于“三远法”上出现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构成形式画面,这使得山水画在形式语言上更加具有时代性。而在色彩的运用上,当代构成观念下的山水画,在用色上更加多彩大胆,前文提到林容生的山水画作品对色彩的运用,就称得上绝妙至极,代表当代色彩语言的撞色搭配、补色组合以及极少用来罩染山体的紫色、蓝色等,都是他笔下的色彩构成元素,这样产生的画面不但具有时代性,还极具装饰美感,所以,这种在色彩上以主观意识占主体,注重用色的大胆和谐,不在意用色的浓重,擅长突破常规物象原本色彩去描绘的手法,更能体现当代山水画的形式语言特点。

三、当代构成观念对山水画形式语言的影响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进行尝试和创新,当代构成观念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构成观念的不断发展,也对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产生着极大影响。在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山水画地样式也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不断变化着,明朝后期“西学东渐”思想不断深入,西方特色的学术思想以及美学思想、艺术作品大量传入中国,一些中国画家逐渐接受着西方绘画思想,大胆进行着创作尝试,为后期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创造着前提条件。

传统山水画十分讲究意境的营造,讲求一种形而上的绘画观念,所以,在对内在思想的重视下,容易造成长期以来形式语言的单一表达,但随着西方美学思想的传入,包括一些本土画家的大胆尝试,山水画发展至今,在形式语言表达上也产生着极大的变化。不同于传统的山水画形式语言,当代的山水画在形式语言上更加丰富,在章法布局上更加多变,在色彩的运用搭配上更加大胆明亮,而这积极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构成观念的影响。

当代画家在对意境的追求上融入全新的形式语言,不但使传统山水画的思想观念很好的保留下来,同时,也拓宽了山水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点、线、面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等一些构成观念的不断深入,促使着当代画家对构成观念的认识逐步加深,更多画家愿意在绘画创作时尝试新的形式语言,尝试将山体的结构更加构成化表达,尝试将画面的颜色构成更加大胆明艳,尝试将画面中的树比作构成中的“点”,进行绘画符号的构成尝试,这一系列的做法,不但使画面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也加大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得最终视觉观赏性更强。因此,在当代的构成观念下,产生了众多极具当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像贾又福、林容生、卢禹舜等画家的山水画作品,就既有传统笔墨的意味,又展现了构成观念的存在。这些画家成功的作品,也印证了构成观念在当代是可以与山水画进行不断地渗透、融合的,最终产生优秀的山水画作品的。所以,构成观念在山水画形式语言之中存在是极其有必要的,构成观念的存在,不但丰富着画面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了画面的观赏意味,还为山水画在当代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从产生之初作为人物画背景存在,到后期逐渐脱离背景成为独立的画科,都印证了山水画在绘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这也从侧面促进了不同艺术思想之间的交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创新观念的注入,对于传统山水画而言,无疑是需要认真考虑、不断尝试的。

这时产生的艺术作品会要求画家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特有的社会思想和当代的审美观念进行完美的融合,最终将全新的画面效果呈现给世人。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多样的形式语言表达,其中,当代构成观念的存在对山水画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当代构成观念在山水画中的存在,不但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固有形式表达,丰富了画面形式语言,使得画面更具冲击力、观赏性,还做到了在承载中国传统艺术内涵的同时,又积极吸收着西方丰富的形式语言。在当代构成观念的不断渗透之下,如何做到既能保留好传统绘画的内涵精神,又能将时代气息更好的表达于山水画之中,就是作画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多少年来,众多艺术家不断进行着艺术实践与探索,试图将构成观念下的形式语言更好的渗透到山水画中,发展到现在,构成观念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也因为构成观念的注入更加丰富多样,且更具视觉冲击力。所以,对于构成观念与山水画相互融合的情况,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去面对,努力做到在坚守山水画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构成观念下形成的形式语言更好地运用到山水画当中,为山水画的发展指明新的创作方向,也为山水画在未来更好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山水画尝试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再试试看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再试试看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程灿山水画作品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