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11-19李敏
李 敏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5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课程要进行重新定位,遵循“统一”的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进行重新整合,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来打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示方式,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核心素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最大化的育人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又被称之为高效性课堂,顾名思义是指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课堂,简言之就是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效率最大化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容量以及学生课内外的学业负担情况。效益最优化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品德素养等方面。只有二者都最大化才能算是高效课堂,简言之就是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通常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学习效益,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相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在高效课堂中师生双方能够共同经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而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积极的提升。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听说读写是基础的学习内容,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主要包含了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能力、人文素养几方面内容,需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必要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阅读方法等,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基础;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比如掌握常用汉字以及书面词汇,背诵一定数量的语段、诗文,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形成基础;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如朗读、聆听、口语交际、作文等基本技能,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条理清晰的表达,形成良好的语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等;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科学态度,尊重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需要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轻松完成核心素养培养。[1]
3.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模式单一、守旧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知识教学上,务求为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讲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于是通常老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以单向灌输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原本应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变得单一化、流程化,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加重了语文理论性知识的枯燥性。
3.2 学生缺乏学习学兴趣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根据语文课本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语文课堂完全处于被动,只能机械的进行记忆,很多知识内容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缺乏互动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长此以往虽然老师讲的热闹,但是学生却学习效率低质量差,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3.3 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是学生接纳和认知未知事物的过程,学习离不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需要学生积极的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和探究。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并不能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严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阻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4.小学语文打造高效课堂要遵循的原则
4.1 主体性。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转化为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学生为本教育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心理特征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跟随老师的引导展开思考和探究。
4.2 互动性。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元互动形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知识理解、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3 差异性。学生由于能力水平、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常常能力强的学习很快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陷入学习困境,能力强的“吃不饱”,能力差的“吃不下”,整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因材施教,采取差异化教学尤为重要,这样既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的完成能力培养,从而是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4.4 多样性。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虽然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兴趣就成为了促使学生持续保持高度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需要老师积极的探索新颖、高效、多元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2]
5.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5.1 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首先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对语文知识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具有目的,也具有针对性的去掌握语文知识,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完善的同时,也能令学生了解到一个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就帮助学生强化了参与语文学习的意识,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诠释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水准。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在生活中去探究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并且在语文学习中也会去思考生活,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感官,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增强自身的语文综合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节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就调整了自身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构建高效课堂时,就运用了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微课的观看,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于自己语文学习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了解到语文学习不如只应当局限于课堂以及教材,于是也养成了在课堂之外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学习课堂之外自主观看名著《三国演义》,这既响应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增强教学的综合效果,延伸教学效益。
5.2 创立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课堂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初步了解生活与语文之间的关系,这就帮助学生改变应试教育的学习思想,认识到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使学生生自己的思维改善学习方法,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时候更加熟练。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地认识并感受语文学习的独特精髓内容,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对语文学习产生正确的感知,并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极为深刻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节课教学内容时,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自身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是也是以提醒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得到锻炼并培养,并且使学生能感受到这篇文章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对话时,学生也会进行留意,并且将有趣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教师以及同学,而教师则会给予学生相应的建议,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促进学生我先素养的培养。在经过本节课学习过后,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制定目标,并且完成后,产生学习的动机。
5.3 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技巧,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写作基础以及构建写作框架,融入自己的风格这三点主要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就错误的理解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采用讲授法以及提醒的形式,引导并督促今天想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误的学习认知。而在实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有效教育内容,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知语文知识,并且了解到语文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而且为自己接下来进行长远的语文学习,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都能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猴王出世》这一节课教学内容时,教师先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让学生先去了解我国文化底蕴之一《西游记》,然后让学生探讨自己喜欢的人物之后,就可以为学生解析《猴王出世》一篇的内容,先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中所不认识的汉字,然后让其对其内容进行阅读并理解发现其中写作的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写读书自己所预想的《猴王出世》,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锻炼,而且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提高,这就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的动机,延伸了教学的综合效益,也从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两成利用多种形式探究语文知识,并且将其将随内容反哺到自身语文思维的完善中,以此延伸了教学的综合效益。
6.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6.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天性,用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基础。比如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老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呈现在出生活中有哪些事大人轻松能做到而孩子却不能,引发学生对身高差异的关注,进而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本课阅读教学中,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发现了小马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身高差异,感知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分析能力的发展。
6.2 设计趣味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导学,通过带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趣味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课文阅读,并积极的从课文中探索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无形中从表面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祖父的园子》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设计趣味问题:童年生活是美好的、难忘的,有哪些童年的场景让你念念不忘呢?这篇课文有讲述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呢?作者笔下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哪些句子能使人感受到祖父园子的美丽与升级呢?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发散思维,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入探究。问题导学既能够诱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增强了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将个人经验和情感融入课文理解中,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质量,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3]
6.3 采用微课教学,提升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生动、直观、立体、动态的教学优势来重现课文中场景,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自然美、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会到阅读的价值和魅力。以《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教学为例,老师利用微课为学生重现西湖雨后的美丽景色,带领学生走进诗境中去感知西湖的美,体会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品味到诗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审美情趣,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6.4 开展小组合作,品味思想内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层次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为不同的互助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开展语文学习。小组合作模式能够缩小学生之间能力差异带来的影响,学生在组内互动交流、互助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来轻松高效的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加深知识理解,解读了知识内涵,同时也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实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与核心素养能力的协同发展。以《落花生》这课教学为例,老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启发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亲自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文中去探索问题、解答问题,在组内的互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以物喻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领悟到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做个有用的人的人生道理。
6.5 给予学生评价,帮其建立信心。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所以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也越来越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在学习中更是如此。学生渴望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认可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综合成绩。所以教师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特点,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完善相应的评价制度,使学生能够客观认知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并且能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正确建议,改正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通过家长的鼓励,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知识过后,就可以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所讲解知识的认知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理解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且能建立信心,维持努力学习的决心,然后教师就可以让此名学生在讲台上去分享自己在课堂中所遇到的事件,以及学习上的困惑,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加有决心地讲出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究能力以及探究意识,供其他学生借鉴和吸收。而其他学生也能建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将此名学生的学习优点借鉴并完善到自身的语文学习中。在这过程中,此名学生的语言建构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这就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效能,并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帮助他人,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语文知识以及学习语文的意义。
而对表现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要是应当选择学生表现优异之处,给予学生客观合理地表扬,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学习,以此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语文的自信,然后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展开探讨从根本出了解,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养成中所遇到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学生共同商讨下来的学习策略,然后引导学生将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心态有所改变后,教师就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表扬,并且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效果制定新的学习方案,并且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与他人共同进行学习,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也愿意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主动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就可以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总结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秉承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用新颖的、多元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积极的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核心素养也得到同步提升,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