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022-11-19黄文文
黄文文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文苑学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它与教育方式的结合,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使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便于学生对德育知识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让德育知识用更多样化的手段来呈现,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水准,使学生能够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
1.信息技术背景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教师和学生正经历着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介信息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迅速的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1]。
在教学中,教师逐渐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课堂教学。并且由于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学生会面临网络中各种诱惑和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也变得更加重要。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太过单一,而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应该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道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学校的道德建设更加有效。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培养的重要价值
当前,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逐渐受到关注,为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以及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统过将小学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促使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自身的行为和语言,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化和系统化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小学德育教育中包含很多法律知识和常识,学生通过有效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修养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学生通过德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其交际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和技巧,并懂得遵纪守法并能够维护自身的权利,进而促使学生成为一名具备高品格和高素质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3.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小学德育教育目标确定与实际不相符。在目前的小学道德教育中,由于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目标,而是盲目地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偏颇[2]。并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进行具体教学环节和目标的设计,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方向不够清晰,无法满足学生对德育知识的需求。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小学德育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造成了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德育知识,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成效。
3.2 小学德育教育方式固化。在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中,教师扔按照固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方向的讲解,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而缺少问题的反馈,因而很难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带来的不利因素是:师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缺少相互理解,从而使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道德观念[3]。
3.3 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枯燥。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时,只按照教材中得内容去讲解,没有主动地将知识联系实际,也没有结合生活现象去进行教学互动。而且在此基础上,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差异化的教学,造成教学内容脱离现实。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不够明确,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去学习,很难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无法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4.小学德育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
4.1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扭转了以往德育知识教学“假大空”的局面,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4]。
比如,在讲授维护自身权益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利用信息设备把赵丽蓉老师的《打工奇遇》的作品放了出来,由于小品的娱乐性,学生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的观看。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小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平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带着思考继续观看,在观看后,让学生进行踊跃地发言,使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教师运用信息手段,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获得灵感。以往的教学都是把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而现在,借助信息技术,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去思考,去做自己的判断,这样做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4.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之中,有很多是知识普及性的教学内容,例如“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由于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的视频,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5]。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这类知识的讲解视频,更容易触动学生,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在讲解“防火安全”的过程中,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消防安全的宣传片,其中的真实案例和惨烈的场景,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与传统的口述教学相比,利用视频的手段来教授这类知识性较强的德育教学内容,有着更为优质的效果。
还有,在公安局的领导来学校进行科普讲座时,他为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制教育,他先是播放了一段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视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这么年轻的孩子,会在最美好的年华枯萎?”。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阶段,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使他们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然后,这位领导详细地给学生们讲解了原因,并指出了他们这种做法的错误指出。最后,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个教育片,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陷入违法的境地,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在整个讲座进行的两个小时中,学生都听得专心致志,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通过这场讲座,学生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效果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完全不同。
4.3 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教学时,教师很难通过口述或板书的手段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教学常以图片和动画为主,动静结合,大小、快慢可以随意转换,学生在观看后,就会很强的代入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6]。比如,在对远离毒品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对毒品对人体的伤害进行详细地介绍,让学生明白其危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小猪吸食毒品后,身体和家中环境发生改变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对毒品的具体危害有直观的感受。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极大的拓展,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就能解决教学难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责任感。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飞速发展的社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教学方式选择,呈多样化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机,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7]。在学校德育教育的同时,积极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注重家校共同的德育教育,为小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比如,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手机等可以录像、拍照的工具,将学生日常中的良好品德行为记录下来,而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信息技术的表现远远比传统的教说型教育更加的直观化,更深化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在进行集体活动中,如拔河比赛、运动会、春游等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美好瞬间,对学生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记录。组织展开“团结精神”等优秀品德的主题班会,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元素发表自己的看法,更好地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责任感,对形成良好班级风气有着深刻意义。
4.5 搭建交流平台。德育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进行,现代化社会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社交APP微信等进行沟通交流,家长可以将学生在家庭德育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校的一些日常和各方面的表现与家长分享,拓宽了了解学生的渠道,教师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家校相结合,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制定合适的计划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也不要忘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小学生来讲,教师的认同和赞赏对他们有着很深刻的意义,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必要的,循循善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6 建立电子评价机制,让德育系统化。在德育教育中,教学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德育评价能够让德育教育更加有效[8]。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下,不太注重德育评价,德育评价容易流于形式化,德育评价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不够系统和全面。但是在信息技术下,德育教育的评价能够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例如,针对学生的成长情况,我们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在电子档案中不仅包括学生的成绩情况,德育教育更是一个重要的版块,里面又划分许多细的内容,包括合作意识、竞争观念、奉献精神等内容。那么评价的主体也需要多元化,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属,而且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参与进来,这都可以通过电子评价机制很好地实现,更加省时省力,也保障了评价的科学性。
4.7 基于信息技术,将德育课堂与实际相结合。现阶段,小学教育在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深入背景下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以往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积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课堂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养出具备德、智、体、美、劳五大综合素养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对小学教师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要求。小学德育教育中包含大量生活化的元素,要想实现小学德育课堂的最大效果,教师需要将实践和理论进行整合,并充分发挥二者结合的优势和作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形结合,例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适当的添加表演,进而深入掌握知识内容,并能够将法律知识运用至生活中。
其次,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征,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在传授学生德育知识的同时,建立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为基础,将教育目标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相融合,进而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其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传统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难度,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其信息的具有异性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的掌握。基于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整合上的特点,将构建使学生信息整合平台,实时上传学生德育基本知识掌握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后台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基本情况隔年至关的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通过信息整合平台的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提升小学德育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德育思想品格的形成。
结束语
总之,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然而,就目前的道德教育模式来看,它还存在很多缺陷,要正确认识问题,创新德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教师要针对现实的教学状况,改进教学环节和内容,在道德教育中,要不断创新新思维,培养学生深刻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能力和修养,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牢固的认识基础。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参与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最后,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作用,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德育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初等教育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