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分析
2022-11-19李明
李 明
(甘肃省成县第二中学 甘肃 成县 742500)
教师的职责为教书育人,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达到育人这一目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但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未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有很多。所以下列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一些策略。
1.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对需其进行深入了解。就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而言,其体现于四个方面,一为物理基本观念,二为科学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三为实验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四为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就物理基本观念而言,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站在物理的角度看待世界、分析问题、解释自然现象。而这,既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础,也是学生得到成长和突破的重要点。就科学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而言,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关注。因为教师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无法一直跟随学生、进行引导,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销售,还需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而科学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能力。就实验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而言,简单来说,就是使学生具备探究及实验操作的能力。因为物理实验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对其进行探究;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操作能力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有着较好表现有着密切联系。而且,通过上述两个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供保障。就科学态度和责任感的培养而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态度可使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事物,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责任感的培养,可使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能力。
2.初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意识。意识可支配行为,所以想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就需树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意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并未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未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而这使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仅是对浅层知识进行了了解,因为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层探究,所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1]。
2.2 教学方式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且教育部门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需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学生无法感知物理学习的魅力,对参与教学活动不感兴趣。而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造成了直接影响。
2.3 轻探索实践。与其他教学不同,物理教学具有实践性较强、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所有教材知识皆是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实验总结而来。而且,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使学生感知知识的魅力,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还需要将探究实践重视起来。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存在氢探索实践的特点,使学生欠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2]。
3.初中物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3.1 夯实基础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是初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可使学生站在物理角度上看待问题、事物,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须将学生的物理观念培养当做入手点。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基础知识的教授可对学生的物理观念进行培养,所以,教师需将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起来[3]。
基础知识是学生走进物理世界的大门的前提,是学生真正感知物理魅力的前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基础知识的教授重视起来。通过翻阅物理教材可以发现,物理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概念、物理性质、物理定理,而这些基础知识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这是因为物理属于理科,而且相关人员在进行概念、理论的总结时,采用了专业术语。想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教师就须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教学内容的特点当做入手点,通过综合考虑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比如,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进入课堂,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新的可能。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重视起来,通过其化抽象为形象、图文声结合等特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进行热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因为这部分知识中涉及到了熔化、气化、液化、升华、凝固、凝华等知识,虽然教材中呈现了较多理论知识,但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将物质的形态变化直观呈现学生面前,可为学生快速理解相关知识提供保障。又如,教师可将微课视频利用起来,通过呈现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比如教师可将烧开水时冒白气的情景、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现象是哪种形态变化?”又如,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现象呈现学生面前,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为其进行主动探究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教师便可将这一方式利用起来。因为教材中涉及到了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学生可快速理解知识,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物理观念。就惯性的相关知识而言,老师可将司机急刹车乘客突然前倾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其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惯性,领保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其形成物理观念提供保障。教师还可将实验教学利用起来,使学生获得能量观念。例如在教学机械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能量观念进行培养,因为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能量有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这些能量可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但与其他知识相比,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教学利用起来。比如,教师可引入直升机匀速下降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分析。
3.2 通过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交流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合作交流这一方式利用起来[4]。
例如在教学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可将合作交流这一方式利用起来。因为重难点知识涉及到较多内容,且超出了学生现在的能力,所以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且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需在重难点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将合作交流利用起来。以教学浮力的相关知识为例,其重难点为:浮力的相关概念、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等。为使学生可快速理解知识,且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利用起来。在教学浮力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将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浮力的方向、概念。在教学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站在阿基米德的角度上,对其原理进行推理论证。为确保学生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且小组合作学习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教师可选择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为小组长,由小组长进行活动组织及组内讨论情况。
又如,教师可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物理题目的讲解中。因为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较多物理题目,而这些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而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可使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为其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供保障,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可得到有效培养。
3.3 通过巧设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是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前提,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5]。
首先,教师可将启发性物理问题的设计重视起来。启发性问题可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使学生做到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运动与力的关系时,教师便可将启发性物理问题利用起来,使学生结合认知经验进行类比、迁移,做到真正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特点,引入小车下滑的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从而了解相关知识。在进行实验演示时,教师可将小车放在相同的位置,并使跑道为如下三种状态:设置毛巾、设置粗布条、光滑木板,使小车自由下滑。
其次,教师可设置开放性的物理问题。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在于答案不止一种,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获得不同的答案,所以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因此得到提升。
再次,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问,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功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使学生对功的概念进行简单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抱着十本书从学校走到家,你会不会觉得累?你对书做功了吗?为什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课处于活跃状态,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4 通过实验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述提到了,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需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重视起来。而实验教学在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教师需给予相应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演示实验利用起来。设计实验的特点在于:可使学生直观看到物理实验现象,为其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保障。但在演示实验中,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使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又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参与实验,分析实验,总结实验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真正培养。以教学浮力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将相应材料呈现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当做材料,进行物理实验。以浮力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球体、瓶子利用起来,选择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体放置于同一个瓶子中,你在瓶子中倒入水,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从而对沉浮、漂浮、悬浮等知识进行深入了解。由此可见,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活动,可将物理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出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可谓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5 通过课外拓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外拓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的培养,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对生活环境的改善、生产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知晓:摩擦力有利也有害,而想要使学生对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并灵活运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服务生活,就需使其进行动手操作,明确增大摩擦力应该如何操作、减少摩擦力又该如何操作。又如,在教学浮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相关物体引入,如轮船、飞艇、潜水艇等,使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原理进行思考,并在学生掌握其工作原理后,提出如下问题:倘若轮船超载航行,不幸沉船了,应该如何将沉船打捞上来。由此可见,通过课外拓展,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责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物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将知识基础的夯实重视起来,借助其对学生的物理观念进行培养;教师需将合作交流利用起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其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师需将实验活动的组织重视起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可将课外拓展重视起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同时,教师需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还有很多,所以需要进行不断探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