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雨前》英译分析

2022-11-19张志宁

现代英语 2022年14期
关键词:目的论译文译者

张志宁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走进全球读者的视野。在文学作品中,散文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它富于激情,讲究意境、韵味、文采,表达自由活泼、舒卷自如。其篇幅短小、行文方便,语言优美,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在行文上运笔如风,挥洒自如,对生活的反映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何其芳的散文《雨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借助色彩与图画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描写来借景抒情,将草木、春景、溪水、鸭群、鸽子等描写得生动有趣,婉转而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然而,如何将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全球读者呢?显然,优质的译文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张培基英译版《雨前》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散文的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二、目的论的起源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它改变了学界对翻译及其性质的看法。该理论强调以文本目的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基于对原文本的分析,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原文本进行处理。参考人类行为学说,翻译目的论将翻译放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领域中进行分析和探究。翻译目的论学者称翻译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在译者的行为作用下在原文本基础上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3]。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共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1971年Katharina Reiss首次将功能范畴带入翻译批评的视野,这一举动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她在该书中提出翻译是一种“综合交际行为”,在实践中应优先考虑译本的功能特征,置于具体使用哪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应由文本的类型决定。因此,理想的翻译应从实际内容、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交际功能三方面分别与原文本形成对等。译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与原文本的功能特点不同,翻译时应将译文的功能特征摆在第一位,而不是坚持译文与原文对等的原则。

其次,Hans J.Vermeer于1978年第一次提出目的论,成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Vermeer认为,翻译也是人的众多行为活动之一,而一切行为活动均取决于其目的,故称为目的论。事实上,Reiss曾认为,在翻译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参照系不应当呈现对等,而应当是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中和文化背景下所想要达到的交际作用。该学说打破了围绕原语言进行翻译活动的等值伦,并强调以行为理论为指导,以译文的功能目的为翻译活动的首要原则,由译文的最终目的和意图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困扰诸多译者、学者许久的一些争论,成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

最后,Justa Holtz Manttari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进而推动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继续向前发展。该学者将翻译实践活动视为一项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并重点探究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参与翻译过程的人以及他们的角色分工和整个翻译过程所处的特定环境。同时,该学者还指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不仅是字、词、句以及文本之间的转换,更是一项跨文化障碍的合作。而最终的传递效果如何,将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与功能。由此,三位学者接力完成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最初发展进程。

第二代目的论学者中的杰出代表Christina Nord则做到了推陈出新,他不仅延续了先前目的论学者的理论学说,还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面面俱到地进行了梳理,进而创新性地归纳总结出了纪实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同时,他还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自产生至今所引起的各种批评逐一做出了回答。当意识到人们对目的论局限性的批评后,他对传统的功能主义观翻译目的论进行了补偏救弊、精益求精,将忠实原则替换为忠诚原则,归纳出了“功能加忠诚”[1]。所谓“功能”是指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按照目的语读者所预期的发展。而所谓“忠诚”,首先是强调要充分考虑行为的每一个参与者的目的和预期,但并非完全按照他们的预期进行翻译实践活动,若译者的翻译活动意图或策略方法有违其他翻译过程参与人的期望或者违背翻译的主观理论时,需要向参与人进行说明[1]。其次,忠诚原则强调译者既要做到对原语文本及其作者忠诚,还要做到译文目的与原文作者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保持一致。

三、目的论三原则

目的论将目的原则放在翻译的首要位置。根据赖斯和弗米尔的说法,翻译要忠实于原文本,不能篡改原文内容、中心思想和情感方向,要有目的和结果[2]。译文应尽量满足目标读者对目的语语境和文化的期望。翻译活动的基本目的决定着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换言之就是目的决定行为。翻译活动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翻译的基本目的,如职业译员以此赚钱;第二,交际目的,如以翻译为桥梁实现跨文化交际;第三,通过特殊的翻译策略来达成目的,如采用直译法来阐释某种语言当中的特殊语法结构。

目的原则是关键的原则,如上文所说,可将之理解为行为取决于目的,其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且译文的交际目的最为常见。在目的原则下,翻译实践活动应在目的语语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下,依照读者所预期的发生,即翻译实践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应当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为读者所接受并在目的语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存在意义,读懂译文并充分了解其中内涵。忠实原则意为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究竟该如何忠实于原语文本则由该翻译实践活动的意图以及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决定。

四、文本分析

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散文作家,《雨前》是其1933年创作的。作者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惊慌失措的鸽子、烦闷躁动的鸭群以及恼怒的鹰隼。作者赋形绘色,借助色彩与图画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描写来借景抒情,将草木、春景、溪水、鸭群、鸽子等描写得生动有趣、生机勃勃并赋予了人的情感。作者通过对北方干旱气候和景象的描写来衬托自己对故乡秀丽江南的雨的怀念之情,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更深层次则是作者热切期盼的美好未来与暗淡无光、风雨晦暝的现实世界的对比,一明一暗两处对比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形成了委婉而又强烈的感情,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闷与焦灼。

五、案例分析

何其芳笔下这样一幅生机勃勃、动静结合的自然美景又该如何呈现给目的语读者呢?散文的翻译不仅需要地道的语言表达,还需要流畅自然的文字;译文需要在形式、思想文化、情感态度、审美上均与原文形成对等。同时,译者需考虑译文接受者的预期,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为实现目的允许译文以不同翻译方法呈现。因此,笔者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较为适用于散文的翻译。首先,目的论并不要求译文与原文形成完全对等,在这一点上它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满足了散文翻译中灵活的翻译需求。其次,目的论及其三原则为散文翻译提供了探寻相应策略的原则,如注释以达到目的原则,拆译以达到连贯原则,语境补偿以达到忠实原则。

(一)目的原则指导下的增译

增译是在不改变原文信息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些必要的词句,对原文“有其意而无其词”的地方进行补充,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在形式上符合译入语习惯,以达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思的目的。

例1

原文: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译文:And the parched soil and tree roots have likewise been dying for rainfall.Yet the rain is reluctant come down.

众所周知,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不同,中文表达简洁明了,意义蕴含在语言中,然而在翻译成英文时则需要把隐含在中文语句中的情感态度、隐晦意思都表达出来,为了使译文流畅、地道、上下文连贯,有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必须改变原文的形式,适当进行增补。在“雨却迟疑着”这个句子的翻译上,张培基翻译为“the rain is reluctant come down”,增译出了“come down”,将原本隐含在中文中的动词含义“下雨”增译了出来,使得译文更加贴切,意义更加清楚,语句更加通顺自然,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信息以及作者作为南方游子对春雨的渴望,暗示了内心的烦闷与焦灼。

例2

原文: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译 文:Over there,whenever the rumble of thunder reverberated across the valley,the buds of spring would seem to sprout freely after being disturbed and roused up from their slumber in the frozen soil.

原文句子描述了春雷滚滚的景象,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张培基通过增译“after”一词对原文语序做了调整,将春之芽“怒茁出来”移到了动词“震动,惊醒”之前,更加突出了春雷震耳的景象。

(二)忠实原则指导下的意译

意译是指从原文本语句的意义出发,将原文本中的句子含义大致表达出来,要求意思清楚明了,表达顺畅自然即可,无须过于侧重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翻译。张培基认为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中都包括其特有的词语、句法、语句结构、表达方式,其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内容也各不相同。当译者遇到原文本的中心思想、文化内涵与译文的表达有冲突时,不应使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而应使用意译[7]。

例3

张培基在翻译《雨前》这篇文章时,将题目意译为“Praying for Rainfall”,“Praying for”有“求,渴望,祈祷”的意思,在意义上实现了与原文的对等。通过意译法,张培基生动地表达出原文久旱盼甘霖的思想,既完整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贴近西方文化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原文作者对春雨的企盼,同时还为下文进一步暗示南来游子灵魂的焦渴做了铺垫。

(三)连贯原则指导下的合译

合译是指将原作中两个及以上的词语、句子合并译出。汉英翻译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的几个分句、短句可以合并成英语的一个简单句或复合句,以此减少甚至避免语言上的重复累赘,使译文表达更加严谨,结构更加紧凑。所以,在合译中往往会省略或删去一些成分,原文中的有些结构和用语不再体现在译文中。

例4

原文: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译文:With a long bamboo pole in hand,he would look after a large flock of gosling-yellow ducklings moving about on the limpid water of a shallow brook flanked on both sides by green grass.

原文本中这两句话是由多个短句组成,若采用分译法会造成译文前后语句不连贯、逻辑不严谨的问题,因而张培基在翻译《雨前》中的这段景色描写时采用了合译法,将多个分句合并在一个英文长句中进行翻译。在描写景物、人物的段落里常用长句来译,因为长句能将复杂、细微的事物、任务的特点表达出来,也能将分句间复杂的逻辑关系合并在一个长句中,流畅自然地表达出来[6]。采用合译法使得原文中的多个情景连贯在一起,以“the duckling raiser”为主语,将在溪流中嬉戏的鸭群变成他所游牧的对象、将借助长长的竹竿划船变成他的游牧方式,形成了一幅溪流与岸边、动物与人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将故乡草木迎春、雏鸭嬉水的和谐美丽跃然纸上,使得译文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严谨。同时也将作者热切的企盼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下文讲述现实世界的暗淡无光、风雨晦暝做了铺垫。

六、结语

文章运用目的论及其三原则,以张培基先生英译版散文《雨前》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了目的论在散文翻译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张培基英译版本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目的论对散文翻译来说较为适用。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首先应明确翻译的目的,通过选择符合该目的的翻译策略来提高译文的质量,增强译文的可读性。综上所述,翻译的目的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但是不论使用哪种翻译方法、策略,实现翻译的功能目的才是最根本的[4]。作为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应根据翻译的目的、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原文本进行处理,以达到灵活翻译散文的目的。

猜你喜欢

目的论译文译者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