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问,你也是来自“社恐星”吗?

2022-11-19曹怡晴

十几岁 2022年21期
关键词:社恐社交能力公开课

文/曹怡晴

不少人总爱挂在嘴边的“社恐”,大致是指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擅长与人交流的一种状态。“别人的热情对我来说就是负担”。“社恐星”人仿佛无法承受过多的目光与注视,只要不跟人类打交道,一切都很舒适。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社恐”,与其说是种“病态”,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观念、一种认同。年轻人假“疾病”之名,回避老一套的社交原则,从而拒绝所谓的“无聊社交”。

“遗世而独立”,正在成为不少人的现实选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空巢青年”(一人户数)已超1亿2千万,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时代的浪潮中,既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也有“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的姿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为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原子化生存带来便利。尤其是在日趋强大的互联网面前,越来越多的人过着“网上生活”,反过来挤压了“线下空间”,低头族、宅文化、社交恐惧……正成为一些人“现代生活症”的突出表现。

其实,社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自我的关注、对独立的追求。问候寒暄、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意味着人的“社会化生存”。而退居“社恐星”,则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对自我感受的强调,在社会交往中对个体地位的彰显。更何况,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减少、情感的疏离,也导致个人面对他人和社会时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让不少人在工作之外,更愿意在一个自我的空间内保持独立。

对于一部分“社恐星”人来说,享受“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在逍遥,未尝不是一种惬意选择。但若只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掩饰自身的失落与焦虑而退居“社恐星”,无疑是将自己推向更加“无处安放”的边缘地带。“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更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元素。

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某些地区,部分亟待“治愈”的“社恐星”人已经行动起来,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中进行多样探索。从沙龙、分享会、公开课的交流,到瑜伽社、足球社、吃货合作群、烘焙美食群的沟通。渴望改变现状的“社恐星”人,只有放下对社交的畏难情绪,唤醒沉睡的社交能力,自信地走进现实中的公共空间,才能建立长期、健康的人际关联。

猜你喜欢

社恐社交能力公开课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十四)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