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量表发展现状

2022-11-19金子媛张红刘智利伍艳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0期
关键词:条目总分量表

金子媛,张红,刘智利,伍艳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0 引言

目前,脑卒中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因[1],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我国每年经过年龄标准化后的脑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人次和246.8/10万人次[3],每年将约有240万人新发脑卒中,现存脑卒中患者1100多万[4]。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患者发生脑卒中救治成功率增加、生存时间延长,但存活的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5],并且增加国家疾病负担[2,6]。因此,如何评估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引起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而选择一个准确合适的特质生存质量评估工具是第一步。目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的评估量表种类较多,且未形成统一的应用标准,临床医护人员和研究者在选择相应量表时仍存在困难。此前虽已有程若莺[7]、杨亚平[8]和赵越[9]等分别于2010年、2011年、2013年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综述,但其同时整合了普适性量表和特定评估量表,对特定评估量表介绍较简略,并且综述年限较早,在此后新研制的针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量表未见学者归纳分析。因此,本文对目前主要应用的脑卒中特质生存质量量表和近年来国内外新研制的评估量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工具选择上提供参考。

1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定义

生存质量也称生命质量或生活质量,包含生活中的多个方面。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95年对其的定义,即“个人对他们在当前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地位及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和关注问题相关的生存价值体系的看法[8]”,它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领域以及生活中存在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多维度内容。

2 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

脑卒中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主要分为普适量表和疾病特质量表两种,普适量表对受试对象的年龄、疾病种类、治疗手段等均不做限定,应用比较广泛,但对疾病特异性不高,常作为脑卒中患者与其他疾病人群或健康成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如医学结局研究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6,SF-36)、简化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12,SF-12)、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ckness simple impact profile,SIP)等[7-9]。而疾病特质测量量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敏感性,能够更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疾病症状及生存质量情况,在单种疾病类型测评中更具优势。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主要的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汇总和分析。

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检索策略,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目前,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主要有: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10]、12条目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12 items of 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12)[11]、卒中影响量表(The Stroke Impact Scale, SIS)[12]、简版卒中影响量表(The Short Form Stroke Impact Scale, SFSIS)[13]、疾病影响量表卒中适用版-30(Stroke-Adapted 30-Item Version of 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 SA-SIP30)[14]。有待进一步研究测试和新研制的特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有:国际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Brain Injury, QOLIBRI)[15]、脑卒中后生存质量指数(Post-stroke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OLI)[16]、卒中症状群量表(韩国版)(the Stroke Symptom Cluster Scale for Korean Adults,SSCS-K)[17]。

2.1 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

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是目前针对该类患者卒中后生存质量的主要评估量表之一,已被翻译成多国版本并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评中[18,19]。该量表最早由Williams LS 等于1999年制定[10],共49个条目,12个维度(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情绪、个性、自我照顾、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视觉、工作/生产力),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1-5分),总分49-245分,得分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2003年,王伊龙等人[20,21]将SSQOL引入我国并进行汉化和信效度分析,验证了其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良好测量学特性。此后,SS-QOL便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测评中[22-25]。虽然SS-QOL能全面评估生存质量的多个维度,但其测评时间负担较重,问卷调查回收完整率较低,常需人工检查并与被调查者沟通补充,用于大样本人群调查时存在不足。

2.2 12条目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12 items of 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12)

12条目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是简化版的SS-QOL。SS-QOL由于条目数较多,信息量大,填写时间10-15分钟不等,用于大样本或电话随访调查中时间负担较重,且在各维度条目中有些内容相似,量表填写者可能产生定势效应,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部分影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荷兰学者Post MW等于2011年[11]在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行问卷测试,根据源量表修订出SS-QOL-12。修订后的简化版本量表仍保留12个维度,每个维度精简为1个条目,共12个条目,能够反映患者生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两大方面。两年后,中国香港学者Wong GK等[26]同样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修订出中文版本的SS-QOL-12,但经对比,Post MW等的版本显示出更优的测量学特性[27],是更推荐的选择。2021年,我国学者唐宝丽[28]等在Post MW等学者修订的SSQOL-12基础上进行严格汉化程序,形成适用于我国脑卒中患者的中文版SV-SS-QOL(the short version of the 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V-SS-QOL),对大样本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中测量工具的选择提供较大参考价值。SV-SS-QOL保留了源量表中的12个条目,对其中文表达进行文化调试,更适合我国患者阅读和理解,分为身体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两个维度。该量表最终于我国312例脑卒中患者中进行测试,显示了较好的测量学特性,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折半信度0.845,重测信度0.839,内容效度0.930[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测试鉴别力,可作为我国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研究的可靠评估工具。

2.3 卒中影响量表(The Stroke Impact Scale, SIS)

卒中影响量表分为2.0版本和3.0版本,都由Duncan PW等制定和改编,3.0版本是目前针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生存质量的另一主要评估量表。2.0版本[12]是SIS被公开发表的原始版本,量表共64个条目,分8个维度(力量、上肢功能、移动、日常活动能力、情绪、交流、记忆、社会参与),每个条目为5分级选项,依程度递进,每个维度的分数由特定公式进行转换[12],使得最终各维度的分数范围为0至100分,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同时,量表还附有一条视觉评分尺,标有0-100分,0分代表完全没康复,100分代表完全康复。SIS 2.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86-0.90[12]。该量表适用于轻、中度脑卒中患者卒中后6个月内的生存质量评估,但其心理测量效果不理想。因此,Duncan PW在多中心的大样本脑卒中患者中修订形成SIS 3.0版本。SIS 3.0的维度数和分数计算方式与2.0版本相同,区别在于删除了源量表5个条目,最终为59个条目,拥有更优的测量学特性[29],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也已得到验证[30]。另外,Lin KC等发现相较于SS-QOL,SIS的总体应答率和效标效度较好,更适合用于患者康复期的评估[31]。但鉴于SIS条目数仍较多,测评时间长,且量表中的情感维度内部一致性始终较差[29],可能对于心理方面生存质量的评估效果有影响,笔者认为两个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需更多研究加以对比验证。

2.4 简版卒中影响量表(The Short Form Stroke Impact Scale, SF-SIS)

简版卒中影响量表是由59个条目的SIS 3.0衍生而来。2013年英国学者Jenkinson C等[13]在418位患者中对SIS 3.0进行测试和删减,形成8个条目的SF-SIS。2015年,包括Jenkinson C在内的研究小组运用更加严谨全面的模式对SFSIS进行重新制定使其更加完善[32]。SF-SIS共8个条目,8个维度,每个条目为5分级选项(1-5分),总分越高总体生存质量越好。SF-SIS的身体相关生存质量得分和SIS3.0高度相关,可以提供和SIS3.0非常类似的分数变化以反映患者的脑卒中后生存质量[13],且具有更高的内部信度。简化后其在研究过程中数据缺失率远低于SIS 3.0,同时脑卒中后患者、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对SF-SIS的接受度更高[32]。但因过于精简,量表无法反映生存质量每个维度的具体受损情况,目前被使用频率仍较低,仅适用于大样本患者群生存质量的总体观察。

2.5 疾病影响量表卒中适用版-30(Stroke-Adapted 30-Item Version of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 SA-SIP30)

疾病影响量表卒中适用版-30是由136个条目的SIP[33](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 SIP)衍生而来,目前于国外研究中应用为主。1997年van Straten A等[34]根据SIP的条目和类别,经过严格筛选,修订形成SA-SIP30。该量表共30个条目2个维度,同时评估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每个条目为2分类评分,“是”计功能损失分,“否”不计分,总分百分比=功能损失分/维度总分×100%,百分比越高生存质量越差。SA-SIP3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5,36],其总分能够解释91%源量表总分,与源量表的秩相关系数为0.96(P<0.01),有较强的相关性[34]。另外,其条目内容均为可观察性行为,可同时用于自评和代理人填写评估,评估结果一致性较好,是较适合运用代理人填写模式的量表之一。SA-SIP30适合用于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恢复期的生存质量评估,但近几年在研究中的应用频率较低,可能因其总分需要通过公式转换为百分率,在大数据样本计算和分析中不占优势。其次,量表目前未曾被汉化测试和使用,我国研究者可进一步探讨其在代理人问卷编制中的参考和使用价值并通过严格汉化程序引入国内进行研究和应用。

2.6 国际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Brain Injury, QOLIBRI)

国际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15]最初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制定而成,编制者进行了2次跨文化跨地域的测试,均显示了良好的测量学效应。源量表共37个条目,6个分量表,每个条目5分级计分(1-5分)。目前该量表已被汉化,分别有中国大陆版本[37]和中国台湾版本[38]。中国大陆版本将源量表题目进行修订,形成共49个条目的QOLIRBI,中国台湾版本汉化后仍保持源量表37个条目。2012年,制定源量表的同一工作组对其进行改良简化,形成仅有6个条目的国际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总览表(The QOLIBRI Overall Scale, QOLIRBI-OS)[39],每个条目分别代表1个维度的生存质量评价,共6个维度,总分为条目分数之和。QOLIRBI-OS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时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93)、较高的条目相关性(r=0.73-0.88)和良好的重测信度(0.93),Heiberg G等[40]认为其是一种简便高效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特质工具,但笔者认为其条目内容过于笼统和主观,对于个体之间生存质量的区分效力较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仍需考量。

2.7 脑卒中后生存质量指数(Post-stroke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OLI)

脑卒中后生存质量指数是Mahesh PKB等[16]于2020年编制的专门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量表。该量表共21个条目,分4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按照程度从“一点也不”到“总是”分别赋予1-5分,分数统计维度分,不统计总分,各维度得分越高代表该维度的生存质量越好。PQOLI主要于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脑卒中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测评中进行评估测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除了痛苦/情感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82,其余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但是,目前该量表还未经过汉化引入我国,在其他国家的测量学效应也未得到验证。因其为初步制定,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后续需要更多研究加以改良和验证。首先,该量表的痛苦/情感维度内部一致性较差,未来研究可以对该维度条目进行改良。另外,分数计算时不统计总分,对总体的生存质量无法得出结论。而且该量表形成过程只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没有在另一人群中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16],未来可对该领域进行补充,以便完善量表的测量学效应。

2.8 卒中症状群量表(韩国版)(the Stroke Symptom Cluster Scale for Korean Adults,SSCS-K)

卒中症状群量表(韩国版)由韩国学者Song R[17]等于2021年研制。量表编制过程通过质性访谈,专家咨询,量性验证实验的混合方法,并通过严格问卷编制程序和相应测量学特性检测最终制定,共65个条目,6个维度(行动、认知、感觉、情绪、沟通、吞咽困难),每个条目1-3分,“很少或从不”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或一直”计3分,总分65-195分,分数越高其卒中后症状越严重,生存质量越低。SSCS-K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分与SS-QOL总分有较强的相关性(r=0.830)[17],拥有较好的测量学特性。该量表将患者卒中后恢复期自我报告结局中的卒中症状进行量化,有利于卒中症状群的数据研究和分析,可辅助评估卒中后康复阶段的生存质量,为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但目前该量表为新发研制,仅在韩国人民中测评验证,也未开发标准化的英文版本,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并可尝试经过文化调试引入我国进行评估价值的研究。

3 小结和展望

目前,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中应用较多的为SIS和SS-QOL,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全面评估,其均有简化版本,但简化版的应用效能仍需进一步验证。另外,近几年新研制的特质量表有PQOLI和SSCS-K,我国学者可根据量表的测量优势引入国内进行测试和应用。

因国内外脑卒中患者特质生存质量量表种类较多,目前并未统一评估工具,不同研究结果之间较难相互补充,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我国大部分学者应用的为国外汉化引入的量表,部分条目可能不适合国内患者的评估,未来可综合目前较成熟的量表,通过严格量表编制程序制定我国本土化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并进行测试和推广,以更加精准评估国内患者的卒中后生存质量情况。

猜你喜欢

条目总分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