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2-11-19陈建,陶林
陈 建,陶 林
(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2.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途径,提升其育人功能,显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导高校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落实美育经费保障”“完善评价监测督导”“强化地方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入手,针对扎实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作出部署和规划,为建设美育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和激发创新创造力,对塑造美好心灵有重要功用。”[2]因此,积极探讨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寻找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通桥梁,深入挖掘美育潜在价值,实现二者在观念和方式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思想性,进而促进大学生自由且全面发展。
一、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分析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育。[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美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也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思想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塑造。从两者的目标、内容、方法出发,认识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条件,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全角度育人,发挥并提升其实际效果。
(一)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根本,而美育中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美育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用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凝聚学生共识、振奋学生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拥有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而美育的目标是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性情,纯洁学生道德,丰富学生精神,净化学生内心,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培育学生真善美的良好品格和素质。从这个意义而言,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其落脚点都在于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二)二者的教育内容具有统一性
第一,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都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内容,与美育的美的形式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而科学的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第二,两者都是关于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学科。美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外在感性材料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情感观念的主导,熏染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就是通过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筑牢学生思想根基,提高道德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党和国家的接班人。虽然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不同的学科,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方向统一的教育内容。
(三)二者的教育方法具有互补性
首先,从教育规律来看,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希望学生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都通过外在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来刺激学生心理和大脑,以期学生有所为。但是在刺激方法上,二者有所区别。美育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使人的精神从感性回到理性的世界,这是主体在相对舒畅的境况中自觉参与的过程,从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说理、讨论、言传、身教,以先进的理论和价值观念教育学生,与美育相比较而言,更具严肃性,带有一定刚性和灌输性。其次,从认知规律来看,美育将美的意向和感悟通过艺术性、直观性的介质形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进而满足学生求真的欲望。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学生政治信念、伦理情操和道德情怀等内部思维,是对行为和思想的匡正,注重理论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性、理论性和思想性,而美育重视渗透性、自由性、娱乐性和形象性。两者各有所长,一个侧重思辨,一个侧重形象思维,互相取长补短,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增强教育效益,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维度,蕴含丰富的艺术文化感性形式,可以充分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将美育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然而,美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交融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上仍然存在美育育人理念不够凸显、教师审美素养参差不齐、两者融入方式单一僵化、校园美育环境相对缺失等现实困境。
(一)部分高校对美育育人理念重视不够
美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教学机制的优化、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目标的更新,培育大学生对美的发掘和创造,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美育理念的缺失已经深层次地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成效。首先,美育理念缺失最径直的呈现是在对于美育的认识上。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受“智育第一”“功利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对美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素质完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美育无足轻重、不关紧要。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往往导致“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内容流于形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活动缺乏美育形式,效果难以展现。这一现象在单科性的专业大学较为显著。从高校领导层面就存在学科思维的误区,往往重视“双一流”的建设,对于其他的人文素质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美育课程等比较忽视。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部分高校片面注重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未将美育理念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不佳。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参差不齐
高校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包括良好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鉴赏力等多个方面。从理论上分析,只有思政课教师具备比较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贯彻美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现实中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审美素养水平不一,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政课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对学科应用性的追求较为强烈,对美学理论、审美教育学、审美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所以思政课教师主要着眼于单纯的知识讲授,而缺少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思政课教师将美育融入教学的意识明显不足。二是由于思政课教师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目的的审美实践活动,致使在教学活动中鲜少以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教育载体的协调性、教学语言的娱乐性、教学形式的形象性、教育内容的接受性和板书的美观性,没有真正将美育的育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
(三)高校两者融入方式单一僵化
美育通过不断的感化和熏染,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心理机制,从而影响其精神和物质生活。这是一个“打动感情”“激起共鸣”“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该过程不是转瞬之间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沁入人心的过程,渗透着艺术和文化的浸染,不仅润物无声,而且春风化雨。但是近代以来受到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仍以问答、练习、讲授传递为主,相对割裂了文化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缺乏美育情感共鸣的深入引导,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使得学习方式逐渐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美育则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层次地融会知识、提炼智慧、锻炼思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
三、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通过分析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依据教育理念、思政工作队伍、教育方式的实践逻辑,发挥美育启真、化人、引善的普遍作用,提出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坚持以美育人,树立以美育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导航仪,只有树立确切的教育理念,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4]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新形势,更新教育理念,必须以生为本,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确立“以美育人”“以美培元”“以美育德”的美育理念,认知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借鉴和渗透美育生动性、乐趣性、情愫性等美育特性,遵循美育规律,体现美育属性,展现美育魅力,在教学机制、教学形式、教学目标上积极革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探寻具备美育韵味和魅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使美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亮点和特色。
第一,在机制上秉承以生为本的育人思想,注入“以情动人”的美育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需要依靠政策引导,也需要高校从上至下的统筹规划和机制支持。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略大学生价值取向、不关心大学生个体差异等现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机制上并未以大学生实际需求为着眼点,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美育作为一种爱的、感性的教育,立足于大学生个性意识的养成,注重激发大学生内心情感共鸣。通过融善于美,由美致善,创建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新模式,构建与教学机制相适应的感情氛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例如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涵盖诗词、电影、美术、音乐等,使大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卓越艺术和文化的魅力,促进大学生艺术涵养的提高,让大学生体会到将知识转变成劳动成果的趣味,增强大学生团队协作的习惯,既做到以情育心,增进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又做到净化心灵,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美育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寓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因素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艺术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的方式方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仍然较为单一,缺乏实效性。讲授、学习、说服等手段本质上都是理论说教的方式,缺少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和行为动机的力量。美育以美的形象感染学生,将自然美、艺术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美育的手段方式,可有效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例如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绘画视频创作等多样教学形式,合理引导大学生自导、自编、自演,寓美于情、寓教于乐,达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不仅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教育内容生活化、丰富化,也能将抽象、渊博的理论知识以更生动、更鲜明、更突出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拉近大学生与教师的心灵距离,增进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美化纯净心灵,提高他们的自我道德修养。
第三,在目标上以心灵美和精神美为基准点,着眼于人格美的培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不良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思想空虚、奢靡之风、不思进取的现状。美育具有建构美好、和谐、完整精神人格的作用。将美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美的升华,让大学生从生理层次上升到道德层次和美学层次,促进大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其成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提升审美素养,建设具有美育魅力的思政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担负者和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审美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6]。它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和全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自我完善,也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审美教育的得失与万千学子的全面健康成长。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政课堂授课形式趋近灌输说教、抽象思辨,大学生思想状况频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意志、理想等素质培养方面还存有不足的客观现状。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还未完全发挥应有的功效,以致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德性不足。这些新问题从反面证明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美素养的紧迫性,向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提高审美素养的时代要求。
第一,落实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美素养的重要举措。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建设一支文化修养丰富、具有审美思维和审美情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搭建美育境界与教育能力提升的桥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见识和阅历,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克服其只注重掌握学科知识的倾向,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例如,高校通过组织专家指导研习、学习考察、项目资助、进修深造、参观影展画展、学术讲座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审美作为理论实践课题与专家学者交流,培养符合大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具备道德美、智慧美、精神美、思想美的人才,为大学生在行为、言谈等方面的自我塑造提供镜鉴作用,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和以“美”育人的能力,造就该领域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学骨干,从而更好地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第二,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学习的能力,在理论学习上要下苦功夫,要从原理、原著中学,以美育超功利性、纯粹性的理论来直面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实用主义的偏见,返回重视价值理性的路线。高校是出思想、出人才的地方,“其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革新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7]。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不仅要重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也要注重相关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教育美学、心理美学、社会美学、文化美学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底气和自信。系统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因此自觉系统学习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基本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提升实践的效果性,做到用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教给大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
第三,审美实践有益于审美素养的养成。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美素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并不多,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此,高校应多组织审美实践活动,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提高艺术素养,磨炼审美经验,增强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师技能竞赛活动,要求教师重视文、图、声、像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审美感知,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敏锐力,拓展知识和文化的厚度,也可以促进课程内容脱离乏味的文字叙述形式,实现趣味性、情感性的提升,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气,给予学生良好视觉享受的体验和审美的怡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美育为载体,丰富美育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他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中阐扬的美育新观点、新理念,不仅将“美育”置于重要地位,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注重以文化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8]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通过具有思想性、欣赏性、便捷性为一体的载体来引导。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美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美育构成之中,以此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第一,构建具有美育特色的校园硬环境,以美启善。校园硬环境包含生态环境、建筑景观、雕塑设计等,都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带给大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使大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卓越。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之中,其自身角色意识不足,容易产生学习动力枯竭、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等问题,这需要提供与大学生内在需求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灵滋养。以大学物态环境为载体,抓住美育元素与校园物质文化之间的切入点,重视“硬件”的美观和谐,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印记;使校园“物化”的对象呈现一种灵魂和品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集文化性和美学性为一体,让无形的精神元素体现在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舒适的环境设计之中;让校园和谐之景熏染人,以温馨友好的校园环境引领大学生情感认同,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活格局,陶冶情操,温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修养,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升华。
第二,营造具有艺术化的软环境,以美启智。校园软环境主要指高校各种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校歌校训、校史和人物等诸方面所蕴含的一种教学观念和培养人的观念,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高校应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标准,深化美育内涵和张力,保证科学性和先进性,不断总结、创新、提炼,形成积极健康的大学精神文化,将其融入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为大学生创建勤学善思、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大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良的学风环境中汲取营养、锤炼德行。此外,通过组织“社团文化节”“文艺节晚会”“学生会联谊晚会”“大学生艺术节”等文化艺术活动,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路径,引领大学生走进艺术殿堂,展现大学生崇高追求和艺术才华,促进大学生心灵、身体和精神的协调统一,达到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实现最优质的教育效果。
第三,搭建美的网络交流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满足”[9]。首先,高校要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技术赋能,结合美的原理和理念,建立云计算、AI科学教育技术,加强思政网建设,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方式,实现教育智能化效果,促进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更新审美判断标尺,获得科学辨析能力。其次,有效运用“B站”、抖音、微信、微博、QQ等新形式的宣传,借助审美视角,运用美育的情感特性,结合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通过正能量、美图文或短视频的形式,突出主旋律,正确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有效把握教育效率,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地指引,提升审美层次,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