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禽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探讨
2022-11-19施玥
施 玥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前言
畜禽养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排泄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未经处理的粪便随意排放会污染土壤源和周边地区水源质量,甚至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各种动物疫病频频爆发,如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均严重影响了畜禽养殖行业的正常运营发展,给畜禽养殖场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各类动物疫病也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健康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日益提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为了有效控制预防日益复杂的动物疫病及对人类的不良影响,保障畜禽养殖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性,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爆发与蔓延,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针对畜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力度,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并切实加强各项政策的落地监督,从而为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畜禽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禽养殖行业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各类畜禽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禽畜的存栏量也处于持续性提高的状态,我国农业总收入中畜禽养殖业的收入占比逐年增大,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核心构成。与此同时,畜禽养殖也是乡村经济实现爆发增长的关键要素,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与生态效益是新时代背景下畜禽养殖行业的全新发展目标。健康养殖是现代畜禽养殖新理念,标准化、集约化及产业化则是畜禽养殖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但另一方面,畜禽养殖行业存在显著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区域环境无法有效净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和臭气,进而引发严重生态污染问题。再加上养殖场内部动物卫生问题,各类动物疫病的爆发蔓延,对于乡村振兴、环境保护造成了重大的阻碍。为切实达成我国战略发展目标,加强畜禽养殖行业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建设核心内容,同时也出台了诸多相关法律法规,为畜禽养殖行业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了完善的依据。而且,很多畜禽养殖经营者受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科学养殖理念和技术的缺乏与局限,在实际养殖经营过程中,对于畜禽疾病防控和养殖场内部动物卫生管理缺乏认知,也不懂得应如何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监管部门现在相关工作措施的落实,既能够使养殖经营者具备科学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技术,同时也能够对所辖区域内畜禽养殖场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督促,进一步推动畜禽养殖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2.畜禽养殖场动物卫生问题列举
2.1 防疫条件差
畜禽养殖场往往需要比较大的场地面积,考虑到卫生安全和建厂之前必须注意选址问题,才能确保畜禽养殖场后期的良性发展。但是部分畜禽养殖场在建厂之初的选址、规划及布局工作就严重缺乏科学性,圈舍设计没有对采光、污染物排放、通风、风向等因素做全面考量,整体布局过于混乱,办公区、生产区及生活区没有做好分隔,污染道、清洁道混用,未配置相应的消毒与防疫设施和设备,最终导致畜禽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开展难度极大。
2.2 防疫管理差
健全的防疫管理规章制度是畜禽养殖的必要前提,且很多畜禽养殖经营者 也对防疫管理的必要性和长期意义具有了相应的认识,但是实际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影响,畜禽养殖场相关防疫管理工作仍具有很多缺陷和问题,例如日常记录空白、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部分畜禽养殖场在全进全出等方面也未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进而导致频频发生严重的畜禽疫病,最终使得畜禽养殖场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低质量的防疫管理工作,也使得畜禽养殖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不得不投入远超预期的各项资源和资金,不利于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扩大和后期发展。
2.3 用药不规范
推动畜牧业实现健康持久的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出台和完善。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畜禽养殖场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在个人素质方面较为欠缺,对有关反对法规和行业标准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认知,进而使得畜禽养殖场日常经营发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畜禽养殖户缺乏防疫意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畜禽疫情和主动上报相关检疫部门,甚至个别养殖经营者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违规逃避检疫,进而导致畜禽养殖过程中存在相应的疫情扩散风险。畜禽养殖经营者在饲养畜禽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科学的药物采购使用制度,且自身安全规范用药意识淡薄。对于患病畜禽,大量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既导致疫苗效果受到影响,也使得畜禽产品的品质严重下滑。更为严重的是,个别畜禽养殖经营者在目前治疗期、休药期进行畜禽售卖,或采取人用药进行畜禽疾病治疗,既无法有效控制畜禽病情,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隐患。
2.4 无害化处理工作不完善
在针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养殖场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卫生问题。第一,养殖经营者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缺乏科学深入的认知,对于病死畜禽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个别养殖经营者认为病死畜禽处理过于麻烦,再加上政府对于病死畜禽的经济补贴并不多,就导致发生乱丢乱扔病死畜禽的问题。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畜禽,会使得大量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既不利于畜禽养殖行业的良性发展,引发动物疾病疫情,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第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力度不足。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的人数和工作精力很难全面覆盖所有畜禽养殖场,很多时候监管人员无法到畜禽养殖场对动物卫生环境进行检查监督,这就使得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再加上大部分畜禽养殖场都处于山区内,位置过于分散,进一步加大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难度性和复杂性。第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单一落后。部分畜禽养殖场为了省事或节省成本,通常会对病死畜禽使用深埋处理法,但埋坑的深度和选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且并不是所有因此畜禽均适用于深埋处理法,进而导致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效果不理想。第四,相关政策缺乏有效宣传。部分地区监管部门在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方面为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过小,进而导致宣传效率不理想,很多畜禽养殖经营者缺乏对无害化处理的科学认知,也不了解相关补贴政策,最终导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不完善。
3.加强畜禽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探讨
3.1 强化环境整改监管
禽畜养殖行业在卫生防疫方面的质量和推进进度方面均不是很理想,加强日常卫生监管和环境整改监管,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基于《禽畜防疫法》,各地监管部门因地制宜出台与本地畜禽养殖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审核标准,增强环境卫生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律合规性和权威性。通过全方位卫生环境的检查,监管部门应向卫生环境符合标准的畜禽养殖场颁发防疫合格证,针对卫生环境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则应该明确指出该养殖场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畜禽养殖场经营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养殖场内的环境整改工作。监管部门还应不定期组织对所辖区域内全部畜禽养殖场卫生环境的突击检查,督促养殖场经营者做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监管部门可以将动物卫生监管标准和相关宣传内容统一打印,然后张贴在各个养殖场内,使养殖场经营者可以随时进行参照学习,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尤其是非洲猪瘟出现以来,监管部门应要求养殖经营者加强卫生消毒,尽可能减少和饲料和动物运输车辆的接触,减少外地畜禽的采购,全方面做好防控工作。
3.2 强化防疫工作指导
加强完善动物防疫制度,能够为畜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指导。动物防疫制度具体包括定期消毒清洗、外来人员消毒及进出厂消毒等多方面的内容,监管单位要深入当地畜禽养殖场,加强动物卫生宣传工作力度,引导畜禽养殖场经营者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养殖场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还应针对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制定落实一对一监管制度,由专业防疫监管人员负责一定区域内的大规模养殖场,落实防疫职责和监管责任人。同时,普通群众也可以根据动物卫生监管责任公示卡对防疫监管工作进行有力监督。除此之外,卫生监管单位要要求畜禽养殖场建立全面的畜禽养殖档案,做好生产、饲料和相关添加剂使用、免疫、消毒、引种等日常工作的记录工作。对于禽畜的调运、种禽畜品种等生产档案,也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登记和归档保存。
3.3 强化用药行为监管
第一,应在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相应的兽药执法监管分支机构,或将用药行为监管工作与宣传指导职责明确下发到各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要注意必须落实责任到人,将所辖区域内的兽药应用规范情况纳入相关责任人考核。第二,要加强对养殖场经营者的督促,做好药物使用记录,并针对兽药供应商落实采购审核制度,严查兽药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与合法资质证明。第三,要定期对养殖场的用药状况进行核查,杜绝原料药、禁用药物以及人用药的投入使用。同时,在监管过程中,要对养殖场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令其认识到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显著优于疾病发生后再进行治疗,使其具备先进的现代化养殖理念,尽可能减少禽畜养殖过程中对抗生素的应用。第四,应定期对养殖场经营者进行畜禽疾病治疗及兽药基础知识的培训,确保兽药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与规范性。
3.4 指导发展无害化处理能力
针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净化环境,避免发生动物疫病的关键保障。病死畜禽尸体上有数量、种类繁多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等等,加强提高畜禽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禽畜养殖安全,避免发生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是焚烧处理法。具体包括两种,一是直接借助易燃物对病死禽畜和相关产品进行焚烧,操作便捷且成本低廉,病死禽畜数量较少时适用该方法。但是,直接燃烧存在燃烧不充分问题,无法完全消灭病原体病毒,而且焚烧会产生严重的烟气污染和异味,造成二次污染,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已禁止使用这种处理方法。为有效实现绿色环保发展,目前主要是利用焚烧炉对病死禽畜进行焚烧处理,烟气则用于余热利用系统。焚烧处理方法的成本费用比较低,在小规模或农村养殖场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一旦出现大范围的禽畜疫情,能够对数量庞大的病死禽畜实现高效的处理,且技术难度比较低。第二是堆肥处理法。具体处理过程是对病死禽畜在有氧环境中进行堆积,利用微生物对尸体进行发酵处理。在使用堆肥处理法时,要注意有氧环境是否满足微生物生存需求,从而确保其发挥理想的作用。堆肥处理法能够有效将病死禽畜分解并转换成无机肥料,但是处理过程中工作量庞大,需要人工进行多次物料翻面,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病菌传播,影响人体健康。另外,该方法所需面积较大,处理周期比较长,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气味,在处理人畜共患病、重大动物疫病致死的禽畜时,不能采用这一方法。第三是深埋处理法。使用深埋处理法时要注意选址问题,应远离水源地、屠宰场、居民区等,且深埋坑底不能低于地下水位1.5米。深埋之前要做好病死畜禽、垫料的提前处理,对病死畜禽喷洒10%浓度漂白粉并放置两小时,包装好后才能投入铺设有5厘米左右生石灰的坑内,使用泥土覆盖病死畜禽之后,要再加入一层漂白粉,完全掩埋之后要利用消毒药对其进行喷洒,并设立无害化处理标识[8]。养殖场要安排专人定期对处理点进行巡查,避免发生食肉动物扒食或掩埋坑塌陷等问题。
4.结束语
畜牧业养殖必须加强科学规划,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解决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疾病风险,才能有效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此,基于当前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必须加强卫生监管和针对性改善,才能保障畜牧业实现健康持久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