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2-11-19湛兴奎
湛兴奎
(云南省曲靖面店坡联营林场,云南 曲靖 655000)
引言
因近些年对于经济建设的关注度过高,而对于森林资源等的保护存在忽略情况,直接导致国内森林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森林面积以及森林质量均大幅下滑。一些地区更是为创造更多的经济水平,不惜对当地森林资源过度砍伐以及肆意滥用,对当地林区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需要尤其关注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落实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实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各项工作的可靠、顺利、高效落实。
1.天然林保护及其管护
天然林保护工程即于特定的时间以及区间之中,保障天然林林分不受侵害、保证整个的林分架构以及生产水平,有效应对天然林休养生息以及恢复发展,从而在不减小资源价值可持续应用森林资源,促使其资源得以维系,有效抵御生态环境侵害和保障生物多样性,助力社会经济稳步高效增长为诉求的森林保护工程。实际作业期间,把天然林的保护、培育等作为核心工作要点,结合保障天然林资源以及培育天然林等实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的目标。现如今,绝大多数区域已然可以切实落实天然林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可以于某些层面上切实抵制生态恶化问题,在助力林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正面意义。对天然林资源保障也可切实拓展生物多样性,切实改善地方的自然生态,并对当地林业经济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有效缓解潜在的矛盾。
森林管护则的目的,是保障天然林林分不受侵害,维系林分架构以及生产水平,结合科学性的管控措施就森林资源予以有效管护。该方面工作主要服务的目标是地区之中所有森林资源和相关的管护措施。大致可分成经济措施和政策措施两类,森林管护作业的目的相对确定,以保障森林资源以及管控森林资源为核心,旨在服务经济建设活动,同时有效减小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森林管护也为保证天然林工程精确落实的关键举措。
2.森林管护的效用分析
森林管护作业核心要点即对于森林资源予以有效的管控以及维护,结合可靠的管控措施减小肆意砍伐等情况。实现对已有森林资源的完善保护,此外还应当落实有效的养护措施为森林资源营造较好的生长空间。其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方面的主要职责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助力人和生态的稳定发展,同时把经济可持续建设视作是核心目标,于工作期间践行绿色生态理念,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保障效力。在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当下,各个林业部门已然意识到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拟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落地。这之中对森林管护有关工作进行了详细要求,引入了大量的前沿科技,推动森林管护模式的创新发展,促使其能够较快地达到当前天然林保护诉求。
3.天然林保护现状
会泽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中段,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主峰地带。东连宣威市和贵州省威宁县,南接沾益县及寻甸县,西与东川区和巧家县接壤,北与鲁甸县毗邻。当地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木本种子植物有25科、186属、25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有野生动物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自1989年“长防工程”启动以来,全县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联营造林,随后又开展了“德援项目”“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生态工程”等造林项目,全县森林覆盖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2016年会泽县二类资源调查结果,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62948.2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1.63 %,公益林与商品林比例为51.04%比48.96%。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42436.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6.8 0%;疏林地面积2121.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 %;灌木林地面积36727.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0.1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4584.4,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2%;无立木林地面积9232.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54%;宜林地面积57826.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5.93 %;苗圃地面积2.1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7.5公顷公里,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1%。全县森林覆盖率42.26%,林木绿化率48.01%,活立木蓄积量13520720立方米。目前,全县公益林面积为277.17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13.67万亩(实施补偿103.85万亩),省级公益林163.5万亩(实施补偿152.8万亩),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街道)和两林场。
4.天然林管护工作潜在问题分析
4.1 宣传方面问题
森林管护作为典型的长期性的、相对复杂的工作形式之一,工作项目较多,如若希望提升管护工作的效力,则应当切实提高对于森林管护有关宣传建设,推动广大民众参与进来,切实提升管护工作的质量。而结合当前客观情况分析,在森林管护宣传方面尚且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广大民众对于该方面的关注度也未达到理想水平。因为,森林管护宣传不到位导致的各方面问题,大致可分成下述几个部分,首先,致使广大民众对于森林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刻,无法于实际保护工作进行过程中形成合力,这也为乱砍滥伐行为埋下了隐患;其次,导致广大民众对于森林防火的关注度不高,在森林资源管护期间,森林防火为关键性的工作之一,如若森林防火意识不高,则会进一步地增加森林火灾问题。第三,不利于森林保护法规等的普及,只有提升对于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方能够提升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提升思想觉悟。如若宣传不到位,则林区附近民众配合度势必不理想,继而导致有关管护工作难以顺利落实。
4.2 队伍建设问题
现如今,意识到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政策、资源以及财政等多个方面虽然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以及支持,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对于森林管护岗位的关注以及薪资待遇方面的投入并不高。这也导致相当多的高素养的专业人才忽视这一行业,因此在森林管护团队扩大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与此同时,森林管护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平常的作业量也比较高,另外包括新造林、森林面积等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森林管护岗位的作业量。由于,人手不够,有关森林管护任务的实现情况也不尽人意。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开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这也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成本投入,大多数的林区均潜在着资金不够的情况,一些单位未能够确保天然林保护工作的稳步落实,更是会结合调拨管护岗位薪资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这一方式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岗位人员的负面情绪,导致在工作期间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工作质量可想而知。森林管护队伍建设方面潜在的问题,必定会对森林管护工作的效用实现造成影响,对于整个天然林工程更是会造成各种负面问题。
4.3 技术方面问题
天然林管护要求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应对传统的森林管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之中最为核心的点,即对于森林管护技术要求的提升。现阶段,许多的森林管护工作依旧沿用着传统的管护技术,未有切实达到新时期的新的要求,这也在某些层面上极大地制约了管护工作的效用体现以及工作质量。
5.森林管护工作策略
5.1 扩大宣传 推动全民参与
为确保现阶段森林管护工作效用体现,应当高度关注以及提高森林管护宣传,结合两个维度提升森林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地提升森林管护成员的宣传认识,促使其能够意识到宣传对于现阶段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证管护成员在落实有关工作时可以结合森林管护宣传工作以及森林管护工作潜在的联系,积极地落实管护工作,结合内容以及形式层面予以创新,助力林区附近民众提升对于森林管护的高度关注,保证各项管护工作能够得到周边民众的支持以及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另一层面,应当切实把控森林管护宣传的策略,提升法律的普及宣传,提升周围民众的法律意识。此外,结合森林防火重要性予以宣传,对周围民众的日常行为等予以规范引导,切实规避潜在的可能导致山火的问题发生。森林管护宣传能够切实提升周边地区的森林保护意识,并促使其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
5.2 关注人才团队建设
如若希望切实提升森林管护工作的质量,则前提之一为打造更具高素养的专业性的森林管护团队。所以,现如今的工作核心要点即主动搭建起更为高效的森林管护团队。详细要点为组建专业性的森林管护队伍。具体措施包含,面向全体社会进行社招,引入一批更为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以及实力完备的人员,对于已有的团队进行补充完善。而后,面向已有的团队成员以及新成员,展开系统性、全范围的培训管理,帮助其全面深入地了解森林管护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详细流程、工作要点,理清岗位的具体责任等等。经过培训管理之后,对森林管护成员予以必要的检测,对于成绩达标的可予以上岗安排,而对于测试结果不理想的则需要再度进行培训,直至达标方可上岗。最后,应当切实完善绩效管控制度,将森林管护岗位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年终绩效以及薪资待遇予以联系,从而切实提升岗位成员的责任意识,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森林管护工作之中。基于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可以有效推动森林管护人员提升自我的责任意识,工作更为积极主动,更为高质量地落实各项工作,切实彰显出新时期森林管护工作的价值。
5.3 关注技术投入 助力创新建设
为切实发挥出森林管护工作的效用,不单单需要对森林已有资源予以保护,此外还应当更为主动性地开展系统性的宣传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继而保证最低限度地降低对于森林资源的损害影响。可结合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客观要求,引入前沿科技以及手段提升森林管护质量,对于气候相对干燥的林区而言,火灾问题无疑为关注的要点。对于这一林区予以森林管护期间,可以引入前沿的报告警技术,实时地对火灾隐患予以探查监测,据此提升火灾的防范水平,减小火灾问题对于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等造成的潜在危害。与此同时,在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针对性地搭建面向整个林区的监测系统,为森林管护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系统性的技术支持。对于病虫害问题频发地区,可引入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提升对于病虫害的防御性,尽可能的降低病虫害等对于天然林造成的影响。
5.4 提高管理层关注
现如今,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把工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强化了工程的领导。层层签订了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对下一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工程实施乡镇(林场)与森林管护人员续签并完善了《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责任书》,全面落实了森林管护责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各级工程资金管理部门和工程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天保工程资金管理规定》管理和使用工程建设资金。各级工程建设计划与资金的分解方案,均由林业、计划、财政等部门共同审定,形成了相互监督的约束机制。有关单位对工程资金实行了“专户储存、单独建帐、单独结算、封闭运行”。财政、林业、审计等部门强化了工程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了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运行。
再者,领导挂钩,高质量建设公益林。一是市、县、乡(镇)三级书记挂帅,亲自抓天保公益林建设项目,突出高位推动;二是各县(市、区)造林技术指导上采用“1+1+2”模式,即1个地块有1名林业局领导、有2名(县、乡各1名)专业技术人员抓造林施工,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三是树种选择上突出因地制宜,90%以上地块选择核桃,其余地块中川滇桤木占有相当比重,产业结合率100%;四是种苗准备充分,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确保优质壮苗上山;五是严格执行预整地挖塘验收制度,挖塘合格后才植苗,确保造林质量;六是重视信息传递和经验交流工作,及时报道了各县(市、区)工程建设的先进经验、重大活动和重要措施等。
5.5 其他方面措施
第一,强化案件查处,有效防止重大毁林案件发生。各地在强化森林管护的同时,加大了依法治林的力度。各级森林公安、林政执法人员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有力打击,有效防止重大毁林案件发生。第二,加强档案工作,促进规范化管理。根据工程管理需要和上级要求,市、县、乡三级林业部门均明确专人负责收集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做到资料收集齐全,实行单独立卷归档,档案管理规范。
6.结束语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目前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助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如今,社会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社会各界对于森林资源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但有关森林管护工作却仍然存在滞后性,这无疑不利于现代林业资源的发展。因此,需要高度关注以及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投入,助力森林管护工作的全面落地,切实提升森林管护工作质量以及先进性,为我国林业建设以及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