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艺在农业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2022-11-19窦超周杰刘菁
窦 超 周 杰 刘 菁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济南市分校,山东 济南 250002)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农业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而农业经济的建设与现代化农艺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前农业种植与生产中农艺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农业的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尝试将其运用在农作物生产中,保证农艺技术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出其作用,减少病虫灾害的发生。在目前现代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农艺在农业产生发展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农业上生产手段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农业发展已经出现了停步不前的状态。而作为农业工作人员需要转变自身观念,顺应时代地发展,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善,保证农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良好的应用,进而保证农作物产量有所提升,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农艺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因此发展农业是社会所需。根据我国的资源分析,在发展农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不但能够解决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同时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以,针对我国建设分析,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而农业的发展与农艺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运用目前新型的农艺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利用农作物的栽培,带动国家经济。农艺技术的发展作为我国农业建设中关键性的一部分,根据目前的农业发展情况分析,已经有许多农艺技术运用到其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农艺在发展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生长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外界因素,使其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2.农艺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使我国农业有良好的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农艺技术,因为植物离不开养分,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离不开时间点、施肥的量以及施肥的种类等方面的精准把握,而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长节点所需要的养分也有着一定差异,一旦出现施肥不当或者过量的情况,不但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还会降低作物产量。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地给予养分,才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有明显提升,并且还能够避免出现土壤被板结、富营养化的现象。除此之外,植被之间的距离过大还会浪费一定的土地资源,影响授粉,出现杂草丛生的现象。而植被之间的距离太小,植被过于密集,影响光合作用与养分摄取等,这些都会导致产量降低,所以合理的密植对与农作物的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使植被的成长离不开水、温度、光照、氧气、土壤以及微量元素等外部条件。所以需要保证工作有较长的光照时间,分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种类与含量,保证农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长,进而农作物的产量也有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目前人们对于食品品质问题比较关心,所以更加喜欢一些绿色以及有机食品,为了提升农作物的质量,需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以往比较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绿色与有机食物的要求。应当在保证农作物质量与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对与有机食物的开发所以农艺工作者新研发出的生物、物理与化学三级联动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作物施肥以及密植、外部条件等方面的控制与虫害防治等都包含在其中,所以为了实现农业的良好发展,需要提升对农艺技术的重视程度。
3.农艺在农业中应用的优势与价值
3.1 有利于农业科技的研究
农业发展对我国粮食储备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目前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方面比较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不但为农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农艺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加强了科研人才的培养,不断引入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还实行奖惩制度,可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对研究的热情。只有对应的科研人员专业素质提升,才能保证农艺科技研究不断进步,进而对农业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2 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逐渐衍生出了新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如果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农资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应用价值与作用,不断完善技术,具有创新型理念,为现代化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促进农业劳动者专业素养提升
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才作为关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只有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出更好的农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因此农艺技术具有显著作用,培养高素质农艺技术人员也是势在必行。保证农业经济水平预与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国家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目前农艺在农业发展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4.1 机械设备使用较少
根据以往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来分析,其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比较严重,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断降低,并且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目前的农业发展形式下,农民加大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因为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比较短,同时对应的农业人员缺少相关的使用经验,所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农民使用机械设备资金面投入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农业的经济收益,而对应的单位对于这一情况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忽视了该项问题的重要性。
4.2 农业工艺开发技术水平较低
根据目前国家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农业工艺开发设计水平偏低,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比较慢,进而导致我国化肥生产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衡,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过于被动,这些都会对农业生产的进度与质量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当前我国化肥生产商在生产中无法对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以及土壤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化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无法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还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4.3 农艺技术缺少理论支持
农艺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运用时间不长,所以存在着一些农民对农艺技术的认识不足,并且根据我国以往的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人们对机械的应用较少,所以相关的也没有完全成熟,缺少实验支持条件,为农艺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在相关理论没有完全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农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缺少科学可靠的科学依据,应用过程中的冲突矛盾出现也更加频繁,除此之外,还因为相关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冲突矛盾得不到及时可靠的协调,最终出现农艺措施的应用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5.农艺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实践策略
5.1 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且推广技术
为了可以有效发挥出农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研究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在推广人员的帮助下,保证农艺技术工作以及应用工作更好地发展。农业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以及技术推广等有关活动,提升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同时还可以保证对应的研究人员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将现代化的农艺技术推广到田间的农户中去,保证乡下的农民对农艺技术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会运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上的更新与改进,重视经验多积累以及问题上的反思,保证技术可以不断优化与改进。
比如在山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直接组织专家到乡村田地中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推广农艺技术,开展对应的技术助力,参与到曲堤黄瓜菜农增收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专业队伍到乡村去查看拱圆大棚黄瓜的生长情况与管理情况,各个部门的研究员与技术员从品种选择、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以及根系养护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农户们详细且深入地讲述科学管理黄瓜植株、提升栽培效果的技术手段。并且还根据曲堤黄瓜产业提出了绿色防控病虫害、废旧物回收等方案措施,不但可以提升黄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保证黄瓜的产量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可以形成优质的农产品品牌,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现场中,技术人员还可以为农户们解答在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黄瓜的病虫害问题,并且还可以带领农民们一起学习绿色防控技术,下发对应的资料,实现农艺技术的全推广,使当地的农业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5.2 农艺与农机结合,促使农业绿色发展
农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包含了多个环节,技术人员以及农户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得到全面的优化。更加详细地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了选种、育苗、土壤管理、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做好品种的筛选,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环境等条件,最终找出一些抗性比较强的农作物品种,进而减少作物倒伏、病害以及虫害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其次,还需要做好种植筛选、消毒以及育苗等工作,将存在病害的种植或者苗珠过滤出去。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地控制栽种密度、土壤肥力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从多个环节出发,为植株的健康生长提供全面保障。除此之外,在当前机械化背景下,不但需要实现对农艺技术的灵活运用,还需要促进农机的推广与使用。农民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农机,将农艺技术与农机完整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科学栽培,保证生产的栽培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比如,通过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的方式,可以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以某地区的家庭农场为例,农场基本都是采取农机深松整地的方式,使用多台大马力拖拉机对深松机具进行牵引,并且可以通过一字排列的形式,将板结农田迅速翻转完毕。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保证秸秆还田,并且疏松土质,实现了农艺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壤气热比例也变得更加合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有明显的转变。另外,还可以在作业机械上搭载北斗导航智慧农机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收集作业轨迹,计算出作业的亩数以及费用,保证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提升,同时还能够为农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因此,需要保证农艺书与农机技术之间可以互相融合,促使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绿色发展。
5.3 农艺技术的不断开发,实现技术优化
在当前农艺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农业信息技术、生态产业技术等技术逐渐融入农艺学科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艺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下面可以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例,主要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实施管理措施以及采集分析数据信息等,直接为农业的研究、生产以及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能够实现资料查询、辅助决策以及制动调控等功能,是多种服务内容综合在一起的技术,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农业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生产应用与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在此类技术发展之后,又逐渐研究出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遥感等技术在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应用。而这离不开农业专家系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目前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时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栽培措施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实现了技术的优化和改进。
6.结束语
根据以上论述,农艺在农业日常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我国农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应当深刻认识到农艺应用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出其价值与作用,分析目前农艺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索有效的手段,保证农艺技术可以有效的落实到农业的生产实践中。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创新农艺技术,进而才能通过农艺技术发展农业,带动农业经济持续提升,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