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项目引导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2-11-18黄岩

职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教学实践

黄岩

摘 要:专业项目教学是以专业为实施主体,以某一大型综合项目为载体而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项目的完成过程贯穿学生学习始终。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专业项目引导下的专业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专业项目的实施为主线,串联各专业课程,让学生不再独立地学习专业课程,而是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程,理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专业知识框架,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业项目 教学实践 实施效果

电子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其中的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

一、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知识量大、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效果很好。但是随着课程教学的逐渐深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和学习效果变差。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僵化,教学手段单一

许多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仍沿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各门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融会贯通。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将“做中学”的思想落到实处。在教学模式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方法,即使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多次,学生仍觉得犹如“空中楼阁”,似懂非懂;也有部分教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但由于局限在单一课程内开展,项目小且实用性不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懈怠情绪,出现厌学、不学的情况。

(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低

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但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上有所欠缺。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只是,满足家长要求,学生本人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专业前景非常迷茫。学生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激发的情况下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的结果。

二、专业项目引导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一)专业项目教学的内涵

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项目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模式。不足之处是当前项目教学大多以课程为单位开展教学,所实施的项目较小,缺乏实用性。从专业层面上来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项目缺乏关联性,学生很难实现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专业项目教学是以专业为实施主体,以某一大型综合项目为载体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该综合项目可分解为若干课程项目,覆盖本专业的众多核心骨干课程,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均围绕综合项目展开。综合项目的完成过程就是专业知识学习、建构的过程。专业项目教学使得原本相对独立的各门专业课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有效地帮助学生架构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专业项目设计

物联网、FPGA、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双创”教育的深入,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笔者所在学校结合自身设备情况,将综合性强、趣味性大、创新性优的“机器人制作”作为专业项目教学载体,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专业项目教学。将机器人按结构组成分解为机体设计与制作、传感、电路设计与制作、电机驱动、信息处理等模块,再将各模块与专业课程一一对应,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

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围绕机器人制作展开,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机器人的制作过程。通过制作机器人,让学生在“做中学”,及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使其更好地理解各门专业课知识的应用及相互的关联,架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教学实施

1.项目导入环节

主要是通过开设专业引导课程来完成项目的导入。专业引导课程是南京市莫愁职业学校新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以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项目设备为依托,根据现行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情况组织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业课程体系介绍、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谈各门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类型及现实应用等。在这一环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知识展开教学,学生需要填写《机器人制作项目计划书》,明确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一方面使学生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内涵,解决专业困惑,坚定专业信念;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专业项目实施的意义、任务和内容,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架构起初步的专业知识框架。

2.项目实施环节

在专业项目的引导下,专业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每门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和安排,落实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任务。学生依据前期填写的《机器人制作项目计划书》边学边做,在每一个课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本门课程的知识,还不断地与前一项目进行比对、反思、修正,促进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3.项目完成环节

利用最后一学期的技能实训周,学生对前期已完成的各个课程项目产品进行组装和调整,完成机器人制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再次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运用,加深理解,為步入实习岗位做好准备。

4.项目展示与评价环节

该环节是专业项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呈现项目成果、演讲的舞台,更可以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在该环节,学生要提供完整的项目产品、说明书、心得体会、并用PPT并上台展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阐述解决问题的途径、分析失败的原因和注意事项。教师则根据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展示环节表现好坏、项目资料上交完整性、各分项目成绩综合给定评价。

三、实施专业项目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框架

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相应的位置,让学生更全面、更快速、更高效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機器人制作项目综合性强,知识覆盖多门学科,学生在机器人制作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门专业课程知识,架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使知识不再以“点”的形式呈现,而以相互关联的“体”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避免出现徒劳无功的情况。同时,学生也看到了自身知识层次方面的不足,升学愿望日益强烈,参加专转本升学的人数不断增多。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较抽象,专业技能较复杂,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通常能引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兴趣。在机器人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边学边用,持续保持学习兴趣;在阶段成果展示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在比学赶超中不断钻研知识,提高技能。有许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了各级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促进师生共研

在机器人制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项目设计,一起制定项目实施步骤,探索途径和方法。由于学生的思路开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更合理、结果更理想,甚至超出了教师的预期。这样,就会使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启发,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的许多奇思妙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变成了现实,很多设计作品在各级创新比赛中获奖。

四、问题与反思

(一)要合理组织学生分组学习

分组学习在项目教学中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互帮互助、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笔者在专业引导课程开设之初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但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浑水摸鱼,以“搜集素材”为借口而无所事事。反之,能力强的学生任务艰巨,大多数任务都落到了这些学生身上。这就造成部分学生没有参与项目制作的全过程,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在发现上述问题后,笔者及时解散了分组,规定每位学生都要制订项目计划,并完成项目。在一个个分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项目的近似度和自身特长,自发组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这样形成的小组更具有凝聚力,组内分工更明确,合作意识更强。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由于专业项目涉及到的知识面广,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教学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以一个班级35名学生为例,每个项目组5人,7个小组同时实施不同内容的7个项目。尤其在项目完成环节,教师不仅要帮助成功的学生进一步优化提高,还要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排除困难并完成制作,更要帮助失败的学生及时调整心态,重新规划。这些都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建立导师制、构建信息交流群、加强教师之间沟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佳.机电类专业贯穿式项目制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

[2]曹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探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单位: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教学实践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