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少一点 “积累”多一层
2022-11-18陈建洲李玉荣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10019
陈建洲 李玉荣 (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210019)
文[1]由一道几何试题引发深度思考,给出了9个问题的解题分析,其中对问题1—3的求解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为何要那样求解?有没有更自然、适切的解法?深度思考的意义何在?在此与作者商榷.
问题1如图1,在矩形ABCD中,CD=3,AD=4,在AD边上取点E,H,在AC上取点F,作正方形EFGH,连结AG,点E′是点E关于AG的对称点,AE′交BC于点P,则PC的长为.
图1
图1
图2
又∠PAM=∠DAG=∠M,所以PA=PM,设PA=x,则BP=7-x.
图3
解法4如图4,延长GF交AB于点M,交AP于点N,则∠NAG=∠HAG=∠AGN,所以NA=NG.
图4
评注 解法1—4添加的都是朴实的辅助线,构造出“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等与角平分线有关联的基本图形,使用了面积法、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基本计算工具,贴近学生思维发展区,解法自然、适切.
问题2如图5,正方形ABCD中,AB=6,E是BC边中点,将△ABE沿AE对折,使得点B与点F重合,AF与对角线BD交于点G,求线段GF的长.
图5
分析 此题文[1]是利用之前探究的结论求解的,笔者以为作为解答题显然不妥.有更自然的求解方法吗?要求线段GF的长,只需求线段AG的长,需借助△AGB或△AGD求解,但条件暂时不足.注意到∠AFE=90°,于是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构造“一线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二是构造“双垂直共角型”相似三角形,最后借助“X型”相似三角形求解.
解法1如图5,过点F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则MN=AB=6,AM=BN.
解法2如图6,延长AF,BC交于点H.
图6
设FH=k,则BH=2k,EH=2k-3,AH=6+k,所以6+k=2(2k-3),解得k=4,所以AH=10,BH=8.
解法3如图7,延长AF交DC于点H,连结CF.
图7
因为EF=BE=EC,所以∠EFC=∠ECF,可得∠HFC=∠HCF,所以CH=FH.
解法4[2]如图8,延长AE,DC交于点H,延长AF交DC于点M.
图8
易证△ABE≌△HCE,可得CH=AB=6,DH=12,∠BAE=∠EHC=∠HAM,所以AM=HM.
评注 笔者分别给出了问题1、问题2的4种解法,或许还有更多的解法可以探索,这不远比套“公式”求解更能启迪思维?
图9
评注 这个解法无需添加辅助线,更无需套什么“公式”或“模型”,独具匠心.
不知从何时起,应对考试的“模型”充斥数学课堂教学,如“猪蹄”模型、“手拉手”模型、“12345”模型……让人眼花缭乱,教学年岁较长的教师甚至闻所未闻、莫名其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基于此理念,曾经耳熟能详的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垂径定理等重要定理在教材上都已删去,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编制所谓的模型(充其量也只能算基本图形)让学生去记忆、套用?解题是数学教师的最常见活动,学生学习数学更离不开解题,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无可厚非,甚至极为重要,但模型不能泛化,数学解题不能依赖并不常用的所谓“模型”或“结论”,更不宜在初中解题教学中大肆渲染一些远离教材的“模型”甚至是超标的内容,美其名曰“拓展延伸”,实际上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泛化的模型等同于“拿来主义”:拿现成的“模型”去解难度大、思维含量高的数学题,表面上看解题过程简化了,但失去的是更有价值的数学思维,实在得不偿失.解题方法的教学理应遵循教材知识,执行课程标准,探寻贴近学生的发展区的自然解法,机械的“模型”或“结论”慎教、慎用,着力点应是强化过程性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增效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完稿之余,恰好看到广东省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第23题:
如图1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结BE,将△ABE沿BE折叠得到△FBE,BF交AC于点G,求CG的长.
图11
此题与问题2极为相似,考生该用什么样的思路来求解呢?读者自有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