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转型“智改数转”赛道分析

2022-11-18韩烽张宏权顾璋

中国商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商制造业政府

◎文/韩烽 张宏权 顾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是多层次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明确将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政府引导、企业转型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着力培育产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积极引领制造业转型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专项行动方案,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为赛道方向,以数字化技术为动力,以区域优势企业为载体,通过先行先试引导制造业企业全面升级完善,逐步强化区域制造业产业基础,全力探索制造业产业经济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高质量发展。

当前,制造业“智改数转”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企业需求多样化、产业基础层次化、市场供应波动化等各种问题,而政府引导成了“智改数转”规范、长效、有序发展的关键。

制造业“智改数转”现状分析

政策侧重普惠目标 缺少有效合作机制制造业“智改数转”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从政策效果角度,亟须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合作机制,加快形成发展合力。政策方面,制造业“智改数转”是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从本质上看,各级地方政策更加侧重于区域制造业产业体系升级改造的引导性目标。

企业需求方面,制造业是涉及不同发展规模、不同细分产业、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群体。“智改数转”更是一项长期性、动态化的系统性工程。虽然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积极出台了扶持政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智改数转”涉及面较广,基层企业情况复杂,企业差异化需求明显,政策细化程度有待加强。

金融扶持方面,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面临现金流问题。虽然大多数政策均明确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机制,但制造业“智改数转”工程与一般银行融资不同,未来难以形成明确的经营性收入。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支持方面有待加强。

企业战略认知不足 缺少贯彻执行规划制造业“智改数转”关系产业经济增量发展,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路径。从最终载体来看,因企业缺少贯彻执行的有效管控机制,“智改数转”全过程实施还存在一些困难。部分企业受限于传统型、惯性化运作理念,对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产业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态势理解不够,对于“智改数转”的战略作用认知不深。制造业企业规模层次的差异特征分化严重,导致“智改数转”进度不一;部分企业缺少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缺乏明确的推进方案;在疫情期间,企业运行压力较大,改造成本增加了负担,企业的后续支付能力难以保证“智改数转”持续推进。

大多数企业将商业机密等信息安全作为“智改数转”的首要前提。企业在接受诊断时,普遍需要提供日常生产经营的主要数据,一旦泄露,将会造成不可预测的经济损失。 “智改数转”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亟须细分产业、信息技术、商业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人才招引培育与企业规模、薪酬诉求也存在一定矛盾。

服务机构技术单一 缺少行业认定标准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市场空间巨大,对于具备相关技术经验的服务商要求较高,仍然存在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智改数转”对于各类服务商不仅要求具备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开发处理能力,还要求深刻理解工业先进制造的互动能力。大多数服务商根据自身专业细分市场,专注于局部市场领域,难以全面满足政府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智改数转”不仅面临国内技术融合难题,还需考虑国际制造业产业升级趋势。国内企业的制造业技术情况复杂,即使是同处于一个产业链中,企业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技术标准都截然不同。

在各个发展阶段,对于“智改数转”的实施要求也不同。因此,服务机构面临着改造流程标准化、服务对象标准化、实施成本标准化等问题。为高效率引导开展 “智改数转”,地方政府一般通过公开征集选聘方式确定服务商,注重价格成本导向。大多数服务商虽然以低价格中标,但为了弥补操作成本,侧重于以自身常规化的技术提供反馈结果,而非系统性的诊断服务技术。因此,实际诊断结果大多不是真正有效的改造升级方案。

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路径

完善政府统筹机制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工作管理一是建立企业信息统计机制。由省、市政府主导,各县区联合,以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为核心,以国家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为渠道,加快建立制造业企业信息库,严格按照产业链、所在区域、资产实力、经营规模、人员数量等因素推动企业信息摸排,并实行定期更新汇总。

二是贯彻新建项目名单计划。按照年度制定制造业“智改数转”新建项目计划,由所在区域政府引导,主要针对重点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当规模以上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免费组织“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并纳入下一年度推进计划。

三是有序推进项目改造工程。根据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当地政府财力、企业参与意愿、技术改造成本、企业支付能力、项目实施难度等因素,按照“自愿优先、规模优先”的原则,实行“优先重点改造一批、后续储备改造一批”的模式,合理把握改造节奏,实现良性滚动改造。

加强政府战略引导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宣传贯彻一是提高“智改数转”战略地位。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快战略规划修订工作,认真组织评估制造业前沿态势和发展趋势,迅速将“智改数转”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规划板块,积极探索将“智改数转”与科技创新、质量强国战略融合模式,不断提升“智改数转”的战地位。

二是加快出台落地政策细则。地方政府应结合“智改数转”政策精神和区域发展现状,积极融合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园区政策,主动谋划制定专项实施细则;加快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升级,鼓励链主型企业建成重点产业链协作平台;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立各层级的示范企业名录。

三是切实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将“智改数转”宣传作为基础性工作,根据细分产业类型,制定分期、分批、分行业、分地点培训计划,聘请指导专家,以示范企业为典型案例,通过多维度多方位的场景设计,深入开展“智改数转”培训。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金融投入一是加快组建政府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贯彻“政府引导、产业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风险投资共同出资组建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子基金,规定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资金比例。

二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建立政企银三方合作机制,以财政资金给予金融机构“智改数转”项目贷款贴息补助,鼓励银行设立专属绿色通道,优化授信条件,同等条件下,适当调低贷款利率;支持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知识产权、数据资产质押、信用保险、融资租赁等融资活动;推动政府性担保公司业务拓展,通过银担合作放大“智改数转”企业授信。

三是建立制造业风险补偿基金。针对制造业企业贷款项目风险较高、逾期可能较大等问题,适时设立制造业企业投资风险补偿基金,对于参与“智改数转”的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和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

加强政府立法保护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安全管理一是适时出台工业信息安全法规。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制造业企业信息安全保护价值,全面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出台“智改数转”信息保护法规政策。

二是强化企业信息保护职能建设。政府在企业申报“智改数转”计划时,明确将信息安全保护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按期实行跟踪考核;规范制造业“智改数转”企业内控建设,明确要求将信息安全作为关键部门,强制要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企业信息风险评估,将风险事件和损失作为企业“智改数转”的关键因素。

三是提高企业信息泄密犯罪成本。明确各类惩罚措施,严格执法执规,要求“智改数转”企业全面制定内部管控措施;强化信息安全犯罪管控,对于以非法非正当途径获取“智改数转”企业信息的,从市场禁入、加大赔偿力度、追究个人连带责任等方面严加惩处,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

加强政府规范指导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标准建设一是建立“智改数转”服务商准入标准。各级政府应充分调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服务资源,全面摸排服务商信息,探索形成服务商资质评审标准化体系。

二是建立“智改数转”协会性技术标准。鼓励制造业产业协会、各类企业联合会、商会等组织,以产业链“链主”身份牵头,制定“智改数转”标准化参数和指标体系,逐步拓展应用范围。

三是建立“智改数转”服务商服务标准。对于区域范围内积累一定经验的服务商,支持牵头制定诊断业务标准化清单,鼓励降低诊断成本,尽快提高“智改数转”服务效率。

加强政府评价管理 切实提升“智改数转”服务水平一是探索实行服务商竞争淘汰机制。各级政府可探索创新“智改数转”服务商评选机制,实行分阶段合作管理,选聘阶段,选取多名合格服务商进行试合作;服务阶段,根据服务商诊断工作的积极性、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反馈效果,组织各方开展综合评估,优选长期合作服务商。

二是探索实行服务商储备管理机制。加强“智改数转”市场变化应对能力建设,根据企业差异化需求和服务商专业水平,谋划建立专业化服务商诊断储备库,提高特殊企业、特殊行业“智改数转”的快速响应能力。

三是探索实行服务商重点合作机制。优先支持具备“理念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服务”高度集成的优质服务供应商进行服务网点布局,降低“智改数转”服务成本。

完善政府人才政策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人才招引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引进人才。鼓励企业从价值投资角度,引进熟悉“智改数转”的经营人才、技术人才,为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是实施重点人才招引计划。

政府将“智改数转”岗位人才招引纳入中长期重点考核工作,对于满足相应条件的人才、完成招聘工作的企业,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切实推进“智改数转”合规运作一是强化“智改数转”资金管理。围绕年度计划,资金运作全部实行申请、发放、使用及运营绩效全过程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专项、专款、专用。

二是强化“智改数转”审计管理。以第三方审计机构主导,构建以项目为审计对象、以项目运行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审计监督体系。

三是完善审计机构监督管理。完善面向第三方审计机构的邀请与资格审查制度,建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评估结论定期公示制度,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再监督。

猜你喜欢

服务商制造业政府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2014中国金服务·十大杰出服务商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