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策略
2022-11-18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李 洋 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作为流转税的重要税种之一,主要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展应税劳动、转让无形资产等的单位和个人所获营业额征收税费;增值税同样也是流转税中的一种,在我国主要作为产品税的改良形式进行征收。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业务、性质导致存在营业税与增值税重复缴纳的情况,既浪费了资源,又相对应的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企业为了减少税务支出容易向大而全方向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所以从2016 年开始我国结束了营改增的改革示范,进入全面的包含金融行业在内的营改增实施阶段,这一大的经济环境的改变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会产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做的是了解自身发展与营改增之间的关系,根据业务性质剖析影响的具体表现,为适应税收改革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
一、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与营改增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营改增的必要性
营改增对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有必要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其一,能够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如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可以为已经购买本行服务的企业开设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再进行进项抵扣。而商业银行想要购买他方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也可通过缴纳增值税的方式进行抵扣。其二,可不断拉动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如避免了重复缴税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向甲方提供服务,而非通过中介机构分摊服务费税,通过该种改革也使得商业银行经营更加专业细化。
(二)商业银行营改增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经营的特点也会有营改增背景下的改革特殊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商业银行增值税的税率特殊性,商业银行按照不同级别或类型被划分为不同种类的纳税人,如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税率则分别为3%和6%。其二,商业银行营改增的范围、计税依据也有其特殊性,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收费、金融和金融商品转让等服务进行征税,计税依据及销售额的判定方式也有相应的标准,如以提供贷款服务所产生的利息以及该部分利息带来的收入为依据。其三,营改增指导下的商业银行活动还有来自于如贷款利息及利息收益业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如电子银行业务收入相关支出可进行进项抵扣。
二、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对银行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值税测算原理、银行主营业务前后税负、银行总体税负等方面的影响。如测算原理方面,银行作为一般纳税主体应用一把计税法,计税分类也按照上文提及中计税依据的分类进行调整,进项税范围变为如包含佣金支出、固定资产构建等内容,而不同的应缴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也会有相应调整。根据此测算原理可知营改增之后银行主营业务的流转税税负有小幅上升,其主要是由于税基减少背景下税率的相应提升。而银行的总体实际税负在营改增之后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1]。另外,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适用税率普遍上升,而随着营改增政策的逐步全面推进、税收类别等的细化,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政策逐渐消失。
(二)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利润受到银行收入、银行运营成本两方面的综合影响,如净利息收入、汇税兑率、投资收益等在内的营业收入,业务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等在内的营业支出,两相抵扣才可以得到净利润。结合营改增的具体要求,分析财务报表口径、纳税申报表口径、税金、附加业务及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可以发现,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销售成本有所增加,具体是由于将增值税这一价外税种从价格中进行剥离,通过间接形式带来商业银行成本的增加,相对应的则是营业利润有所下滑。另外,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进项抵扣受到限制,虽然可以通过部分商业行为开设增值税发票的方式减轻缴费负担,但却不能够完全抵扣由上文所述经营销售等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利润下滑空间,如业务管理中就只能通过进项抵扣进行资产费用等的抵扣处理,但占经营成本大头的人资管理成本费用和利息支出,尤其是人资管理中的薪酬福利费用都不能完成进项抵扣;商业银行的一些正常附属经营活动,如宴请客户、交通运输、会议餐费等支付也都不能进项抵扣[2]。
(三)对银行客户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对银行客户管理的影响主要是依托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费进销项等对事关银行服务购买、支出等内容进行管理的影响:其一,需要重点进行发票管理,基于营改增之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严格规定,需要从识别客户信息、管理重开增值税发票内容、增设专职发票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细化管理。如开具发票之前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存在的重复开发票问题需要了解最为精准的客户信息并反复进行核对,一旦发生开错发票需要重开发票的情况需要及时联系客户,追回发票,再进行更改。银行为避免以上问题,主要通过在营业网点增加专职人员进行行为控制,而该种行为又会无形中增加银行的人员支出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同步也增加了由于发票管理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3]。
同时,银行需要对外不断采购物品、采购服务,所以营改增之后的客户管理影响还发生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主要是考虑到供应商类型、规模与可否开具增值税发票之间的关系,需要确保所选供应商、所采购的商品或服务能够进行进项抵扣,并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量选择低税率的内容。
另外,营改增改革也对商业银行自身对于所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定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主要是影响到银行在价格谈判、确定业务时是否需要考虑享受免税优惠、进行相对更低的税率计算方面,目的也是通过该部分调整,如适当提高定价保证商业银行的基本利润。商业银行通常会选择由客户承担增值税税款,或直接签订包含增值税税款价格的合同,但同时也需要商业银行综合考虑该部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客户的综合议价能力等不同因素,进行合理定价。
(四)对银行会计核算等业务的影响
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和业务流程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是源于业务精简细化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如通过在营业支出范围内增加计提工作可以使原有会计核算等业务操作更加方便,相关工作组合在一起也使整个核算流程更为清晰。且营改增之后各商业银行收回了原先由各网点自行进行申报的业务形式,统一由支行进行核算信息等的汇总和统计,相比于营改增之前,进行增值税管理的方法更加严格科学,但具体财务人员需要进行的核对工作变多,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5]。
另外,进行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传统记账方式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如财务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交易内容、交易流程、流水记录等为购买了商业银行服务的客户开具专用的增值税发票,而该部分内容又需要进行相应的消项,完成应缴税—应缴增值税—销项下的基本流程,相对应营改增之前的记账只需要将缴税收入进项应交税费计入方式,记账处理更为复杂,同样需要财会人员全面掌握与营改增相关的业务内容,提升业务能力。
(五)对银行管理职能的影响
商业银行其本身是我国金融服务系统中的一个类型,在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除从内部业务角度出发进行影响分析,还需要从全局角度、针对自己的管理职能进行影响分析。如在财务管理职能方面,营改增之后银行的销项端预算管理就需要关注如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类型,分析开具增值税发票可抵扣多少税额,实际会发生多少成本,与银行该项业务之间的利润关系,再进行合理选择。在税务管理方面则需要商业银行考虑到高标准严要求的税费改革办法,强化内部的发票制定系统、管理方案、管理流程,需要银行不断提高具体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让其熟知并掌握如免税范围等工作要领。相对应的,则需要银行在员工培训和管理方面改变职能落实方法、落实内容,以增加沟通协调为侧重点进行专项教育,常态化开展业务考核和培训工作[4]。
三、商业银行在营改增背景下的经营策略
(一)纳税统筹,减轻负担
进入营改增背景下的全面经营需要商业银行首先进行纳税统筹,从而减轻企业内部的税费负担。具体需要在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基础之上正确理解商业银行背景之下增值税的理论内容和基础,从销项和进项两方面统筹纳税结构,既要降低销项端的纳税基础,又要适当增加进项端的抵扣工作,如了解满足免税要求的经营行为有哪些,适当增加该部分行为,如债券投资,并对已经或曾经开展的相关投资行为进行营改增之后利润、风险等的综合分析。
另外,需要商业银行侧重于供应商选择进行工作调整,无论是采购固定资产还是购入新仪器新设备都需要以考虑增值税抵扣税率为先决条件,充分将增值税发票放在与流动现金相同的位置进行看待,根据税率条件分析供应商的类型、行业,再综合考量同等标准之下供应商所提供商品、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实力。
(二)调整业务,优化配置
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应当将另一侧重点放在如何调整业务结构、业务比例,促进商业银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体需要将业务进行细化,分为核心和非核心业务,尤其是对于部分处在非核心范围内的业务,要考虑到营改增之后继续开展该类业务成本、业务创收方面的变化,该类业务与已调整的税收统筹战略是否存在冲突。
同时,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增加中间业务的范围或比例,综合判断该类业务的市场竞争实力,通过扩展中间型业务可以打通收入连结点,拓宽收入渠道,并促进银行收益结构的调整,有效缓冲由于税率改革而带来的利润下滑问题。具体可借鉴国内外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案例,立足于互联网经济这一新形势进行中间业务的合理化创新,尤其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向空白地带进行业务扩展,实现合法下的税收规避。
另外,在拓展或调整业务时需要不断完善新业务的定价工作,具体可以按照客户的类型进行差异化定价,如一般纳税人、个人等客户就需要有相应的完整价格机制,避免将营改增之后所产生的增值税通过涨价的方式转嫁到对应客户上,从而使得该部分客户流失,转投其他、甚至竞争银行机构。
(三)管控成本,提高效率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多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通过银行利润得以呈现,而为了保证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受到太大影响,需要商业银行从管控成本角度入手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其一,可以不断分散税收成本,如对现有银行的架构进行优化或拆分,按照银行业务内容适当将原有架构进行外包服务,外包后勤业务、金融产品销售业务,而内部则由自己主要负责产品研发、客户管理,该种方式将传统意义上不容易被进项抵扣的部分转嫁,减少了内部管理的活动支出,带来的是更多经营效益。
其二,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常态化开展预算对比和分析,以成本控制为重点方向,及时发现该部分业务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适当通过增设自动服务设备设施、建设自助网点等减少不同部分的成本支出,达成总体上的利润相持或增长。
(四)完善财税,减少风险
营改增之后的商业银行工作内容、工作系统更显复杂,尤其是财务管理部分,更需要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工作质量,所以还需要不断进行财务内部系统的优化,减少由税费改革带来的经营风险。
其一,要建设专业的税务团队,优选原有财务管理部门的精英人才,或聘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该部分人才需要了解与税务统筹相关的理论、实务知识,有过硬的实操能力,可以根据银行实际情况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税务方案。另外,需要对现有财务人员和精英团队之外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其了解营改增的意义,提高对营改增影响下银行内部工作系统变化的认可度、接受度。
其二,要不断优化现有的业务工作流程,在易发生增值税风险的关键点位加强预防与控制,如严格管理增值税发票、纳税申报工作,强化财务部门与银行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在重要岗位,如增值税财务岗,配备专业人员,并持续性地对其他部门所涉及的增值税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避免内部出现问题。
其三,要对银行内部涉及到传统财务行为的各个体系进行整体梳理,以营改增专业小组为核心,前期听取各相关部门对于财务管理、营改增问题的意见,梳理出代表问题,集中力量分析并解决问题,再将解决经验制定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根据商业银行特点也可以在一、二级分行中增加如税务部门、专职财税人员,管理具体的财税事项。
四、结语
营改增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可发现营改增在改变银行经营模式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商业银行需要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认真分析营改增对银行税负、利润、客户管理、会计核算、职能定位等方面的影响,在消除不利影响、利用正向影响角度,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人员管理、业务梳理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应用相应策略,在统筹兼顾之下解决营改增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