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1-18付宇静
付宇静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5月,未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时的29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6岁,平均(47.33±12.50)岁。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后的34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3~68岁,平均(49.09±13.6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4]:①确诊为心脏骤停的患者;②在骤停后8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③年龄≤70岁。
排除标准[5]:①房颤但未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②发病后8min内未送至我院的患者;③已经确认为死亡的患者;④年龄>70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正常抢救程序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护理下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方案如下:
(1)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承担组长职责,5名资深护士作为组员。根据心跳骤停患者的病情特点,查阅文献,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相关抢救流程。
基于MCGS开发的监控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实时状态读取;实时监控焊机当前工作状态。正常时,读取焊接电流、焊点计数;异常时,读取显示具体的故障信息。
(2)对入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流程、操作要点、除颤仪器的使用方法、急救药品的准备和调用等多个方面。将确定的流程通过制度进行固定,让护士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所有操作有据可依,不会因为慌乱而出现操作失误。培训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对相关要点进行考核,考核后方可上岗。
(3)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仍然未脱离危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尤其是患者酸碱平衡和血气分析结果。预防发生酸中毒的措施和准备。一旦患者发生酸中毒,及时吸氧、建立人工气道。持续心电监护,防止室颤反复发作导致心脏骤停的再次发生。
(4)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给予定时叩背排痰,鼓励患者自行排痰。
(5)对于有吸氧、导尿管等管道操作的患者注意对各个管道的护理,防止管道出现异常,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6)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每2~4h定时翻身,保持床单被褥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对于消瘦患者在髋骨等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用海绵等格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鼓励患者缓慢活动。
(7)对于神志清醒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积极有效地建立沟通渠道,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自己正在恢复,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1.2.2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归、抢救后6h、24h、48h、72h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1)转归可分为转归良好、转归不良、死亡三种。转归良好:患者抢救后身体状态恢复较好,生活能够自理,具备较高的自主能力。转归不良:患者术后自主活动能力较低,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存在。死亡:患者72h内死亡[6]。
(2)GCS评分:该评分包括睁眼、语言、运动三个部分,总计15分,分数越高清醒程度越高,3~8分为昏迷。
(3)护理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7]。总分≥76分为非常满意,57~75分为满意,38~56分为一般,<5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请患者或其家属在出院前填写量表。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转归比较
观察组患者转归良好24例,占70.59%,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7.93%;观察组死亡3例,死亡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占31.03%,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转归不良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归比较[n(%)]
2.2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6h、24h、48h、72h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C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GC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最严重的心脏症状,患者的心脏射血突然停止,大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缺血。患者以意识消失,胸腹部无呼吸运动,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波动为主要临床症状[8]。心脏骤停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前驱期、发病期、心脏骤停和死亡期[9]。心源性的心脏骤停发病时间很短,通常瞬间发生,事前无预警,心电图大多为心室颤动[10]。至心脏骤停期,患者意识完全丧失,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临床症状为心音消失,脉搏无法触及、血压无法测量,可伴有全身性短暂抽搐,通常出现于心脏停止跳动后10s内[11]。20~30s后患者呼吸断续而后停止,30~60s瞳孔散大,但是仍未生物学死亡[12]。
通常而言,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与心肺复苏实施时间、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前的临床症状等因素有关。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抢救的重要手段[13]。骤停后4min内实施复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如果在8min内未给予心肺复苏,则除非患者处于低温等特殊环境下,否则难以抢救[14]。即使心肺复苏使患者的心脏恢复跳动,也并不代表抢救的成功。有数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心肺复苏后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性感染在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病因中占比为60%,此外心排血量低所导致的死亡占比30%[15]。及时患者存活,因为大脑供氧不足导致的神经损伤也有较高的致残率。因此心肺复苏只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重要环节,而并非意味着复苏成功的患者就不会死亡。因此对于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仍然是重点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院对心肺复苏的患者建立了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该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5名资深护士组成。针对护理对象为心脏骤停这一特点,建立了专项护理方案,制定可行的工作流程,并对入组患者进行培训,保证所有护士均熟练掌握相关流程和操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心肺复苏成功并不意味患者治疗成功。成功复苏患者仍然需要面对酸中毒、脑损伤、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酸中毒通常是复苏后患者最早出现、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复苏后的患者需要随时观察其酸碱平衡和血气分析结果,一旦出现酸中毒的症状及时给予吸氧等处置,避免酸中毒对患者造成的严重损伤。同时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气道所导致的窒息和呼吸道感染。压疮是影响昏迷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为患者无自主行动能力,长期压迫皮肤导致压疮发生。压疮不仅为患者增加痛苦,为后续的护理增加难度,同时也容易继发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又一诱因。对于神志恢复清醒的患者,需要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避免严重的负面情绪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诱发心脏不良事件出现。
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患者转归良好24例,占70.59%,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7.93%;观察组死亡3例,死亡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占31.03%,说明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于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小组成立后经过一系列专业的培训,制定了相关流程,对于心脏骤停此类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危急重症提高了护理效率,因此也改善了预后。从患者神经系统评分来看,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6h、24h、48h、72h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了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改善,这与提高了抢救效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等因素有关。患者的死亡和不良预后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最大诱因。因此当观察组患者预后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或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对于医护人员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则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良好转归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