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里坤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2022-11-18刘曙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草场存栏兽医

●刘曙远 李 文

(1.新疆巴里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新疆 哈密 839200;2.哈密市畜牧工作站 新疆 哈密 839000)

1 巴里坤县畜牧业基本情况

1.1 2021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2021年末,全县牲畜存栏45.16万余头(只),实产各类幼畜31.50万头(只),成活幼畜37.37万头(只),成活率99.1%以上;年内出栏各类牲畜32.19万头(只)。总产肉量11368 t;总产奶量8260 t(其中牛奶 7740 t);产蛋 370 t。

1.2 草资源情况

巴里坤县天然草场总面积134万,其中可利用天然放牧草场面积为130万公顷(夏草场81 060 hm2,占草场总面积的6.04%,可利用时间90 d,理论载畜量8.34万个羊单位;春秋草场498 986.7 hm2,占草场面积的37.23%,可利用时间175 d,理论载畜量为15.51万个羊单位;冬草场720 153.3 hm2,占草场面积的53.73%,理论载畜量为35.31万个羊单位;全年草场39 933.3 hm2,占草场面积的2.97%,理论载畜量为3万个羊单位;割草场12 000 hm2,占草场面积的0.89%),其他草场分布在边远沙漠荒漠区,基本不可利用。

1.3 牲畜情况

1.3.1 牲畜数量、结构、分布情况截止到2021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5.16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6.6万头,占存栏总量的14.61%(马1.7万匹,占大畜存栏量的25.76%;牛4.1万头,占大畜存栏量的62.12%;骆驼0.48万峰,占大畜存栏量的7.27%;驴0.39万匹,占大畜存栏量的5.91%);小畜存栏37.33万只,占存栏总量的82.66%(山羊6.14万只,占小畜存栏量的16.45%;绵羊31.18万只,占小畜存栏量的83.52%);生猪存栏1.16万口,占存栏总量的2.57%。全县适龄母畜31.70万头(只),适龄母畜占比70.19%。

1.3.2 牲畜品种种类及良种情况巴里坤县牲畜品种有巴里坤马、巴里坤双峰驼、奶驴、牛、羊、猪。牛品种有哈萨克牛、荷斯坦奶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等;羊品种有巴里坤哈萨克肉用羊、巴里坤绒山羊、阿尔泰大尾羊、湖羊、萨福克等;生猪品种有长白条、杜洛克、大白猪等;巴里坤县禽品种有三黄鸡、快麻鸡、肉杂鸡、鸭、鹅、大雁鹅、鸽子等。牛的品种改良方面,2021年全县已完成牛人工授精11 988头,牵引交配13 301头,牛改良率达到90%以上,羊经过多年的改良选育,农牧区良种比例不断提高,生猪及家禽也逐步实现了良种化。

2 畜牧业体系建设情况

2.1 编制建设情况

2003年,全县10个乡镇兽医站实行“三权归县”管理;2004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被设为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同年增设了山南开发区和黄土场开发区兽医分站;2016年,12个乡镇兽医分站全部移交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隶属县农业农村局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动物卫生监督所撤销,合并至巴里坤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2 各乡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人员数量结构分析

全县共有12个乡镇兽医站,在职人员71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42人。女性19人,占比26.76%,男性52人,占比73.24%,中共党员27名。大学本科26人,大专43人,中专及以下2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43人,初级10人、工人1人。

2.3 各乡镇村级防疫员数量及结构分析

全县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57人。目前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30岁,男性47人,占比82.45%,女性16人,占比28.07%。其中少数民族有45人;畜牧兽医专业的有43人,工作10年以上的有35人。

3 动物防疫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2011年全县县乡两级兽医技术人员共计117人;2017年,全县从事畜牧兽医的人员为111人;2021年全县从事畜牧兽医的人员为71人。现有的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文化水平偏低,加之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基层兽医工作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一些技术人员不愿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技术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兽医技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重心偏移

2017年机构改革,原乡镇兽医站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与各乡镇农科站、农机站、草原站等合并组成了乡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乡镇农牧业发展中心不仅承担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牲畜疫病诊疗、品种改良等工作,还承担草原保护、农机管理、农业技术服务以及乡镇扶贫帮扶、房屋拆迁、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大量基层兽医人员被调离、抽调,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3.3 基层兽医站设备陈旧

一是防疫车辆方面,当前各乡镇兽医站公务用车比较老旧,已不符合当前防疫工作的需要;二是冷链建设方面,全县缺少防疫专用冷藏运输车,疫苗运输过程和存储期间的质量问题无法保证。

3.4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待遇有待提高

村级防疫员工资由县财政承担,每人每月为2210月,其中缴纳五金1010元,实际发放1200元,整体待遇水平较低,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从事的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也无法保证。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与正式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造成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不稳定。

3.5 防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兽医技术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有限;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不强,过多依赖传统技术手段,造成动物疫病防疫、临床诊断、治疗、疾病预防手段等不能满足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服务质量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与当前畜牧业发展不协调。

4 建议

4.1 及时补充技术人员力量

各级政府要完善人员编制,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保障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制定基层动物防疫队建设的标准,规划3~5年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计划。通过招考补充畜牧兽医专业队伍,吸纳社会上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4.2 完善优惠政策

出台一系列与动物防疫活动相适应的有利政策,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系,制定考评政策、晋升条件,把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与职称待遇紧密联系起来,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4.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动物防疫资金支持,全面提升硬件、软件功能。着力改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引进先进的动物防疫设备,提升畜禽疫病的监测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帮助。对畜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当地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或用于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提升、科学研究等。

4.4 夯实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正确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履行工作职责,针对村级防疫人员,提高工资待遇。提高基层专职动物防疫人员的经费保障水平。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4.5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4.5.1 建立科学严格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科学严格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结合动物防疫及时有效的上报预警机制,为动物疫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保障。预警机制应当涵盖动物疫情监测、兽药使用、物资消耗、兽药残留等方面的计算机技术的预警监测。提高解决处理动物疫情的能力,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与当前畜牧业发展工作相适应。

4.5.2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动物防疫的工作质量,必须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贯穿工作监管机制、奖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定期开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培训更新专业技术知识,树立坚定正确的工作理念,使防疫人员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工作责任感。

4.5.3 建立完善的人畜共患职业病管理制度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卫生、人社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配合。应当根据不同病种制定不同人畜共患病监测方案,结合疾病流行特点,在重点牧业地区设立人畜共患病监测点,并根据疫情的流行变化趋势调整监测点布局,了解人畜共患病的疾病流行规律,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5 总结

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发展畜牧的前提,当前的动物防疫工作要结合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才能与现代高质量发展畜牧业相适应。

猜你喜欢

草场存栏兽医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万亩草场
草场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兽医
北京市生猪存栏量首次低于百万头
人工呼吸
青青草场
兽医之死
今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