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山区造林中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
2022-11-18魏丽
魏 丽
(临洮县峡口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临洮 730518)
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多为沟壑,植被稀少、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土壤蓄水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造林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植树造林已成为国策长期坚持,各地也通过人工林建设,实现了部分干旱山区林地植被的快速恢复,有效地减少了粗放式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人工造林的面积在逐渐增加。但是在造林的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合理,树种选择较为单一等原因,导致栽植林木病虫害多发,部分病虫害诊断难度大,不易有效控制,加上林业引进中没有严格的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导致外来病虫害传入风险增加,加上缺乏有效天敌的制约,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会给人工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黄土高原干旱山区人工林脆弱的防御系统,要建立系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注重病虫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有效采取防控措施,保障干旱山区人工林的健康生长。
1.临洮县山区造林病虫害防治情况现状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水浇地38万亩,人均耕地2.23亩。全县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临洮县位于洮河下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有林地面积12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6%。近年来,临洮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仗,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和生态林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尤其是在城镇绿化、景区绿化、林业病虫害防治,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封山育林、干旱山区植树造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严格落实乱砍滥伐、禁止放牧、禁止开垦、禁止防火等措施规定,有效保护了全县林业生态安全。近年来,由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临洮县在继续抓好水源涵养地包户、山区造林等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依据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流行特点,对林业病虫害进行全面普查,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利用无人机进行喷洒药物防治,做到了防治不留死角,作业效率明显提升。此外,在防治过程中本着包户生态环境的目的,采取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措施。通过使用氯氰菊酯、噻虫啉等生物制剂,对黄斑星天牛、春尺蠖等病虫害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另外,对于县内林区及农户房前屋后树木等难防治的特点,采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使得林业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了有效保护。
2.干旱山区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山区造林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态修复工作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明显地提升了森林覆盖率,起到了明显的防风固沙作用。但是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为了能使栽植苗木在短时间形成造林规模,常选用树种单一的苗木进行栽植,这就导致了人工造林林木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足,十分容易受到大范围病虫害的侵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干山山区由于降水缺乏、土地的蓄水能力不足,林木无论是生长状态还是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都较弱,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此外,一旦人工林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还会进一步向天然林传播和蔓延,造成天然林损失。所以,在干旱山区人工造林的过程中要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保证山区人工林健康、安全生长。
2.2 防治农药过度使用
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因素,其中农药的过度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林业病虫害繁殖效率较高,十分容易产生抗药性继而导致病源的多样化,加大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究其原因,部分地方在面对病虫害危害时,治理方式较为单一,盲目相信农药的效果,而且过量反复使用剧毒农药,导致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防治难度越来越大,还使得病虫害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治理成本也在显著增加,加大了经济负担。此外,农药的过量使用也会使部分未降解的农药残留伴随着水流进入地下水系统,对水源造成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有些农药还会杀死有益微生物,破坏整个森林系统的完整性,降低森林系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3 防治工作缺乏重视
目前山区人工林的栽植基本是通过招标以后,由专业的栽植公司的外包栽植,多数以树木的成活率为指标,包活期限较短,常为三到五年,而一旦苗木成活后,后期的管理由当地的护林员负责,在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方面缺乏必要的措施,导致林木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迅速,有效提升了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临洮县内的经济林木主要以绿化苗木为主,山区造林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主要由林业管护员进行日常管理,而林业管护员受制于自身素质能力,管理工作缺失,重视程度不够,在开展林业病虫害监测时,很难准确把握病虫害信息,对林木病虫害的鉴别能力不足,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病虫害病情蔓延,林木大面积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比如很难鉴别外来病虫害,一旦由外来病虫害侵害就会束手无策,缺乏必要的防治手段,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2.4 防治技术有待提升
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对于干旱山区造林尤为重要。黄土高原干山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降水量不足,苗木的成活率不高,而一旦成活又要面临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强化山区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而在实际的山区林木病虫害防治中存在外来病虫害鉴别不清、病虫害防治中过量使用农药、防治手段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区林木的健康生长。有些山区造林在树种选择中缺乏科学性,选择的树种较为单一,很难或者形成复杂的森林群落体系需要较长时间,这样就导致树木的抗病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极易造成树木遭到病虫害侵袭。另一方面,有些农户会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此外,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如果采用单一的防治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就行防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将化学、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方式相结合,既提升防治效率,又减少环境影响,降低防治成本。
3.黄土高原山区造林中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强化苗木检疫
苗木检验检疫是保障苗木正常流通、杜绝苗木病虫害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植树造林工作的不断进行,各地的造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对优质苗木的需求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各地苗木的频繁交易和运输,从外地引入优质苗木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大。而在树木引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检疫,对检出病虫害的苗木要严格进行销毁,防治病虫害传染其他树种。加入树木检验检疫工作没做好,树木中携带的一些病虫害就会传入到当地的林业生态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天敌,该病虫害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繁殖,造成林木大面积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山区人工造林的过程中要注重外地引入树木的检疫检验工作,坚决杜绝外来病虫害的传入。一方面在栽植林木的选择中要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在引树的过程中要选择资质齐全的种苗场引进树木,并且要附带苗木检疫检验报告。另一方面,尽量不引或者少引外来树种,坚持选择本地育苗场的优质乡土树种进行栽植,提升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山区人工造林健康生长。
3.2 优化种植结构
研究表明,单一的树种形成的生物群落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很容易使苗木感染病虫害造成大面积枯亡。因此,在造林过程中要强化混交林的栽植,对整个林木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整片人造林的抗病能力。一方面要将不同的树种进行有效组合,发挥不同树种之间的抗病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群落,继而形成一定的病虫害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在山区造林开始前要对苗木场的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充分掌握苗木场的林木生长情况,对于抗病能力较差的苗木要及时进行更换,由抗病力强的树种进行代替。在具体的造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不同树种的特点,做到高矮树种交错生长,落叶树种和长绿树种合理搭配,科学制定栽植密度、行距、管理技术,确保林木错落有致,通风透光,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此外,在增加林木栽植品种,丰富林木生态群落的同时,要营造某些病虫害天敌生长的自然环境,增加动植物的数量,一旦有林木病虫害侵入就能利用天敌将其消灭,减少农药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3 健全防治系统
为有效提升山区人工造林病虫害防治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对林木的病虫害的综合系统防治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对山区人工造林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首先,对于外地引入的林木树种,在栽植前要进行针对性的实验种植,当引入的苗木完全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栽植,在栽植前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杜绝一棵携带病虫害的苗木进入林区,确保林区苗木健康生长。其次,要做好山区人工造林后林木的管理工作。栽植的幼苗由于自身抗病能力较弱,十分容易受到冷热天气、干旱环境和水涝等外界环境的影响,继而降低病虫害的抵抗力,给各种病虫害的繁殖的流行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在造林后3-5年内对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枝枯叶,做好树木施肥和排洪工作,彻底切断病虫害的生存和感染途径。
3.4 提升防治技术
有效的防治技术是消除林木病虫害的最有效手段,在林木防治技术的使用中要依据不同树种的防治特点科学选择,合理搭配防治方法,显著提升山区人工造林中病虫害的防止效率。在病虫害防治中要做到提早防治、科学防治。一旦发现有病虫害感染,要及时采取措施,选择合理的防治方式进行防治,要将病虫害侵害的树木、树枝、树叶等进行销毁,彻底杀灭病虫害,防治其感染其他健康树种。要依据林木的病害程度,依据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方式的特点,采取最优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确保防治方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尽量减少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防止由于过量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药性。要积极推广生态、微生物农药进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对林木中病虫害天敌的危害。此外,要健全林木病虫害防治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多媒体化,积极开发网络管理系统,促进林木病虫害防治的数字化,完善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系统,为消除病虫害提供科学决策。
4.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黄土高原山区进行人工造林是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如何在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同时保障山区人工林健康生长是造林技术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人工林病虫害防治的角度出发,剖析造成病虫害的多种影响因素,从强化苗木检疫、优化种植结构、健全防治系统和提升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干旱山区人工造林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将预防为主的理念融入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将对保证林业生态安全,促进黄土高原山区人工造林提供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