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苜蓿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技术

2022-11-18武瑞鑫游永亮赵海明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禾本科播量苜蓿

武瑞鑫 游永亮 赵海明 李 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 衡水 053000)

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混播草地牧草的生态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利用豆科牧草的固氮效应,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利用不同牧草抗逆性不同的互补效应,降低病虫草害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地提升草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1 主要技术要点

1.1 选地。可以在人工草地、放牧地或者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播种。应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土地,如果在坡地种植,坡度最好小于15°,超过15°的坡地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由于苜蓿有自毒作用,不宜在前茬是苜蓿的地上种植,最好间隔2年或更长时间。

1.2 整地。整地是混播草地栽培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牧草的出苗,特别是对盐碱地尤为重要。首先要提前清除地面的石块、残茬、杂草等杂物,旋耕后的地面要求平整,表土疏松,地面无大的土坑、土块等。

1.3 播种

1.3.1 混播组合的确定。应当选择最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当家牧草品种,并根据利用目的和利用年限,选择2~3种或4~5种牧草组合混播。在河北坝上地区,苜蓿需要选择秋眠级比较低、抗寒性好,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推荐龙牧系列、中草系列、草原系列苜蓿品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可以选择无芒雀麦、冰草、羊草和垂穗披碱草等。

1.3.2 播种期。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土壤、气候条件决定适宜的播种期。春、夏播种均可,可在5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以5月下旬至6月初为好,因雨种植,等雨播种。

1.3.3 播种量。由于利用目的、利用年限不同,构成混播牧草的比例也有差异,利用年限短的割草地,豆科牧草可以多一些,禾本科牧草起保护作用;利用年限长的放牧地则豆科牧草的比例少一些。由于紫花苜蓿生长迅速,捕获环境资源的能力较强,各混播组合应适当降低豆科牧草播种比例,协调不同混播草种对资源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牧草的综合产量。不同混播比例以单播量为标准进行计算,例如在张家口坝上地区,按照紫花苜蓿单播量1.2 kg/亩、无芒雀麦单播量3 kg/亩、垂穗披碱草单播量4 kg/亩、冰草单播量2 kg/亩、羊草单播量3 kg/亩计算,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按3∶7的比例混播,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及垂穗披碱草在豆禾比7∶3比例下混播,牧草品质优良。

1.3.4 混播方法。方法有同行播种和交叉播种,行距通常为30 cm,播种深度2~5 cm。同行播种:豆科和禾本科同时播在同一行内。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播于同一行内,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垂直播种。交叉播种时,由于禾本科牧草苗期生长较弱,可适当推迟紫花苜蓿播期,有利于混播草种间协同共生,即先播种禾本科牧草,45 d内补播紫花苜蓿。

1.4 施肥。施肥能够明显增加混播草地牧草的产量,提高牧草品质。由于建植初期苜蓿的固氮能力有限,施肥能够保证混播草地的稳产和高产,尤其是能够提高建植当年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建议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播种的同时施用复合肥,建议施肥量10~20 kg/亩。

1.5 刈割利用。一般来说,禾本科牧草单播时在抽穗期至初花期刈割,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较好。刈割时期对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当混播草地中苜蓿现蕾期刈割时,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紫花苜蓿初花期刈割,混播草地的牧草品质下降,但是产量较高。因此,刈割时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栽培管理水平和利用目的确定。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建植当年可根据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长势决定是否刈割利用,第2年以后建议在紫花苜蓿初花期进行刈割,每年刈割2次,留茬5 cm。

1.6 放牧利用。混播草地建成后也可进行放牧利用,但建植当年尽量不要放牧,以免影响牧草第2年再生。

1.7 利用年限。根据混播草种组合、管理及利用方式等不同,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组合的混播草地一般利用年限为3~5年。

2 苜蓿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的优点

2.1 营养价值更高。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苜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群落稳定性更好,稳产增产效应显著,混播草地产草量,尤其是播种当年饲草产量高于单播;混播草地牧草蛋白质含量高于单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单播。苜蓿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混播牧草营养成分更全面,可作为打草场收获干草,或者进行放牧利用,可以防止家畜采食单一豆科牧草而发生鼓胀病或中毒现象。

2.2 提高土壤肥力。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可以有效地提升草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苜蓿具有固氮能力,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并且苜蓿强大的根系能从土壤深层吸收钙质,并将其带到表层与腐殖质结合,形成水稳定团粒。禾本科牧草多为须根系,混播后苜蓿与禾本科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能够产生大量有机质,增加土壤吸水能力。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同时利用不同牧草的抗逆性不同产生互补效应,降低病虫草害的不利影响,获得更高和更稳定的牧草量。因此,混播草地牧草的生态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利用豆科牧草的固氮效应,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3 苜蓿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的缺点

苜蓿和禾本科饲草混播时,混播组合和比例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草地的产量和持久性。豆禾牧草混播草地的杂草防除比较困难,如播种前草地上杂草较多,需要在整地阶段,通过前期处理,例如深翻等措施有效杀灭杂草。混播草地放牧利用时,也要注意预防牛羊等动物发生鼓胀病,发现鼓胀病家畜立即停止放牧,补饲干草,病情缓解后再继续放牧。

4 适宜推广利用区域

本技术适宜在河北坝上及相似区域的人工草地、放牧地或者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推广利用。

猜你喜欢

禾本科播量苜蓿
强筋小麦陕禾192 的最适播期播量研究
闻喜县2018-2019年旱地小麦播量试验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口齿留香说苜蓿
苜蓿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苜蓿芽
要造就一片草原……
禾本科植物之王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鲁原502适宜播期播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