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

2022-11-18杨绍刚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工匠中职

杨绍刚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青县 062650)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汽车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而这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院校在开展相关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出更具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的优秀毕业生,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输送人才力量。

1 创设教学情境 提升专业能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常以汽车为教学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汽车的品牌和种类层出不穷,并且在功能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不可能将全部汽车品牌和种类都展示给学生。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更不利于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实验车型来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通过模拟演示与教学内容相仿的学习内容来转变原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为具备工匠精神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例如,在学习“ABS系统的常见故障”一课时,教师可以寻找一辆真实汽车让学生进行学习,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车主和维修师傅的角色。“维修师傅”在初步检查后,确定汽车ABS系统出现问题,之后他们就汽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ABS警告灯亮起原因、问题排查步骤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等进行交流、探讨,并预测判断该维修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维修方案。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精益求精的品质,正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2 开展分组教学 重视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确定以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分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授课教师要主动跟进,重视教学评价,恰当合理的教学评价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高,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欲望更大,创新思维的意识更强,并且会更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均得到同步提升,展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在学习“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一课时,教师课前将学生按拟定的方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内部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能,待教师讲解后各小组分别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制动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状态都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如何拆解与安装制动器等操作环节。待全部小组都完成操作后,教师再组织小组内成员间及各组之间开展交流评价活动,最后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结果。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既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实操过程,又要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和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表现正是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所在。

3 加强德育教育 培养职业素养

为使学生更加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首先明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目标,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礼仪以及专业素养。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思想的一系列活动,如演讲、展览、比赛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影响。

例如,在新生入学阶段,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使学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对自身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加强工匠精神内涵的渗透;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专题活动,向学生展示古往今来各种工匠精神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从而培养其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工匠中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工匠赞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选择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