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综合增产技术的应用

2022-11-18张宝廷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卢龙县栽秧线虫病

张宝廷

(卢龙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卢龙 066400)

“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1999年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近些年来甘薯栽种面积一直下滑,一方面由于甘薯茎线虫困扰着农户,且多年种植种性退化;另一方面,为加强环境保护,农户淀粉加工受限制。甘薯种植面临困局,针对卢龙县甘薯生产现状,该县农业农村局提出了优选品种、用途多样化、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等策略。

1 选择优良品种

卢龙县多年来一直以种植淀粉加工型品种为主,而高淀粉品种受茎线虫影响严重,再加上多年重茬,导致甘薯茎线虫病成灾。县农业农村局一方面筛选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抗线虫、产量高的新品种,目前重点推广的是“卢选一号”。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开发鲜食多用途新品种,在种植北京553的基础上,形成了鲜食甘薯种植区。以清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种植合作社和公司开始种植推广烟薯25和哈密薯,为甘薯鲜食和深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材料。烟薯25非常适合烤食,也可以鲜食、蒸煮,味道甘甜,而且烟薯25抗病害的能力很强,对常见的黑斑病、根腐病、线虫病等都有比较好的耐受能力,亩收获3 000 kg左右。哈密薯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种植表现产量高,亩产可达到5 000 kg左右,适合蒸煮烤。

2 脱毒甘薯技术的应用

脱毒栽培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农业技术,通过脱毒处理可以恢复退化的品种特性,从而提高单产,其增产幅度在15%以上。所以,优种加脱毒是实现甘薯单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之一。卢龙县甘薯脱毒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育秧成本高、工序复杂,没有被农民接受。随着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及多用途品种的推广,脱毒栽培又进入了县领导的视野:一方面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建立一套适合卢龙县情况的脱毒繁育体系,简化工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向农民提供无毒种苗,示范引导,让大家看到增产效果,以便普及推广。

3 前伸后延的应用

在多年的甘薯生产过程中,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甘薯种植经验,体会到了生长期的长短对于甘薯产量的重要性,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开始对甘薯生产中的前伸后延进行技术性研究推广。前伸后延是多方面技术的综合措施,在“早”和“晚”上做文章,涉及到了薄膜覆盖和农业机械化等配套措施。

3.1 前伸。前伸要突出一个“早”字,即早育秧、早打垄、早栽秧。具体包括:育秧采用改良火炕,上炕时间从“清明”提前到“春分”前后;催芽温度在38℃基础上再提高3℃~4℃。早打垄就是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即开始打垄,利于增温保墒、减少坷垃。早栽秧就是采用地膜栽培和膜下滴灌技术实现早栽秧,促苗早发快长,是效果最佳的突破性增产措施,还可以提前上市。例如清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鲜食甘薯,7月下旬就可以采收,鲜薯价格可以卖到16元/kg。

3.2 后延。后延要突出一个“晚”字,在不使甘薯冻于地里的情况下尽量晚收获。据多年考察,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甘薯日增重20.1 kg。现在锄薯已经实现机械化,效率提高了3~5倍,完全可以根据气候条件晚收一段时间。

4 土地深耕和配方施肥技术

县农业农村局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土地深耕项目,改善了土壤条件,也得到了农户的积极配合。对不适合甘薯生长的地块加以改造:薄地要深翻30~40 cm;粘土地面施或沟施沙子;土层薄、沙性大的地块用好土加以改良;低洼浆地起80 cm宽、40 cm高的大垄。在改土的基础上,增施配方肥。土肥站推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甘薯单位产量推出了一系列配方肥,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最高亩增产30%。

5 重视病虫害防治

甘薯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软腐病、甘薯茎线虫病,以及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地上害虫主要是甘薯天蛾。

5.1 黑斑病。俗称“黑膏药”病,是甘薯的重要病害,危害症状是黑脚状和黑疤状,整个生育周期都可能发病。常用防治方法: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世高1 500倍液浸种薯,栽秧前用药液对秧苗进行蘸根。储藏期对窖温和湿度的控制种薯和鲜薯也是有些区别的。

5.2 软腐病。俗称水烂,主要在采收及储藏期发生,受害甘薯呈软腐状,有恶臭。常用防治方法:适时收获,精选健薯,储藏期注意通风、降温、散湿。甘薯软腐病一旦发生,有时满窖全烂,造成严重损失,应特别注意。

5.3 甘薯茎线虫病。目前危害最重也最难解决的病害,要综合防治,控制发病面积,减轻发病程度。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在栽秧时每亩施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 kg或5%灭线灵3 kg,对于发病重的地块适当增加施药量。另外,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实行轮作倒茬,且轮作周期不要低于5年。

5.4 甘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方法:由于防治甘薯茎线虫已做了土壤处理,只要做好药剂蘸秧、撒施毒饵工作即可。

5.5 甘薯地上害虫。以甘薯天蛾为主,要抓住防治适期,集中时间突击除治。可选用高氯、甲维盐、BT杀虫剂、灭幼脲类农药。

6 合理密植和促控技术

6.1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地力、水肥条件及栽培品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栽秧密度。丘陵薄地推广小块密植,亩栽秧5 000株;平原壮地亩栽秧4 000株左右。

6.2 促控技术。采取生长前期促、中期控、后期保不早衰的促、控、保措施。促主要促进生长,栽秧时用增产灵或甘薯膨大素蘸根;7月上旬甘薯第1次膨大期追施硫酸钾,并及时浇水培土。控主要控制旺长,在封垄期旺长前用多效唑兑水叶面喷施2~3次,控上促下,健壮秧苗。保是保秧苗不早衰,延长和增加叶片光合作用,促进块根膨大,在处暑前后,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7 秋吊浇水及化学除草

7.1 秋吊浇水。就是遇旱浇水。遇旱浇水可增产20%以上,尤其是秋旱浇水可增产40%以上。现在已经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7.2 化学除草。地膜覆盖栽培采用乙草胺100 g兑水50 kg喷雾。露地栽培在栽秧后,杂草出土前,用甲草胺、氟乐灵处理土壤;生长期用精喹禾灵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封垄期施用氟乐灵,不但可以控制杂草危害,还可以调节控制薯秧旺长。对于已经形成杂草危害的地块,可以用盖草能进行叶面喷雾,湿度条件较大时除草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卢龙县栽秧线虫病
割麦栽秧两头忙
栽秧
让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卢龙县人大常委会用制度体系创造性规范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启示
栽秧酒,不好喝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和呼吸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卢龙县绿鑫苗木(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插秧
卢龙县“孤竹小金米”丰产优质种植技术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