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2022-11-18阮志强

绿色天府 2022年8期
关键词:测报甘孜州生物防治

○文/ 阮志强 吴 洪 杨 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大规模绿化全州行动的深入推进,甘孜州的森林面积逐年增长,对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因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在给林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的同时,严重阻碍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这就要求甘孜州在客观因素不利的情况下,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用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扭转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被动局面。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

近年来,随着甘孜州森林面积增大、涉林经济活动增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呈现更加多元的态势。第一,单一树种的人工林面积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快,防治难度加大;第二,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加重;第三,涉林经济活动增加,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尽管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第四,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例如:危害比较严重的云杉落针病、蜀云杉松球蚜、松毛虫、松突圆蚧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自1998年以来,甘孜州普遍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监测点,测报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测报、监测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

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化学农药防治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缺乏林业有害生物的长远规划。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在造林规划设计时也未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预防机制差,致使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甘孜州是松材线虫病和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甘孜州,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在短期内就导致松科林地遭受灭顶之灾。

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原则 ◆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森林、病虫、天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从安全角度出发。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把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 主要对策措施 ◆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是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高度来认识。党和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赋予了林业重要职责和使命,要有效担当林业使命、履行林业义务,就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确保国家战略目标实现。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首先,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县(市)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其次,要通过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再次,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建立预警机制。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治理策略。一是对通报发现有疫情的区域,应全面调查和消理病死木,做到全面无公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二是加强对疫区商木的监管,严控从疫区调运亩木,加大对苗木的检疫检查力度,杜绝疫病向外传播。三是加强植物检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植物检疫水平和科技含量,建立以林业商木检疫检测为主、迸出口检测检疫为辅的联合防御体系,实现共建共防,联合预警。

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森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传播。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它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四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三是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推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总之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测报甘孜州生物防治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