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西路军红色资源 助力西部乡村振兴

2022-11-18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金昌西路军红色旅游

王 乾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金昌 737100)

习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可见,依托区域红色资源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河西走廊充分挖掘和利用西路军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西部红色旅游发展方式,提升红色旅游多方面综合效益,不仅能推动西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而且能够直接使当地群众受益,也能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1 打造 “红色+ 多样产品” 的农业新形态 助力西部乡村产业兴旺

甘肃金昌地处河西走廊要道,是当年红西路军浴血奋战之地,有着祁连山、焉支山等绿色生态资源,又具有西路军遗留下来的红色精神文化,因此挖掘西路军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不仅能让人们体验多元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还能将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落到实处,实现当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金昌把乡村发展同西部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强化产业导向引领,实现“一村一品”。充分利用西路红军留下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生态农业(西部高原夏菜)”、“红色+休闲康养(八冶全市医养)”、“红色+培训研学(各处战斗遗址)”、“红色+非遗传承(红山陶瓷文化)”、“红色+风景名胜(骊靬罗马文化)”、“红色+地方特色(毛卜喇卍字灯)”、“红色+ 自然风光(祁连森林冰川)”等农业新形态,开发乡村特色文旅产品,助推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借助红色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如与红色景区夜经济相融合,展销农村特色农产品。

2 融合 “红” 与 “绿” 多种经济 打造西部乡村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在新形势下发展西部红色旅游,不仅能够改变多年来西部旅游千篇一律的状况,推动西部旅游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形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能为西部乡村地区带来丰富的人气流、物业流、资金流、信息流,还可有效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餐饮业、住宿业、运输业、养殖业、种植业等行业的发展,延长和拓展各种产业链,进而催生农村新业态的产生,不断优化西部乡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金昌以红色文化遗产配套设施建设为契机,以国家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提升乡村宜居性和整体风貌,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融合乡村风俗民情,特色饮食、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等,探索多元融合的红色旅游模式(如毛卜喇红军枸杞园),坚持“保护祁连山绿水青山,再造焉支山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和产业循环经济,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如播放电影《祁连山的回声》,让人们在重温西路军烈士精神的同时,思考对祁连山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开发;尝试借鉴福州的“福道”经验,让人们亲近祁连冰川,感受大自然的雄奇震撼;让人们触摸原始森林,呼吸大自然的天赐给氧。其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农民的参与形式,引导农民以土地流转、开发景点、打造产品为纽带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开发,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不断提升旅游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3 大力提升红色旅游内涵 凝聚西部乡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作为发轫于甘肃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西路军精神是甘肃人民的精神标杆和价值引领,因此,发展西部红色旅游能更好地为实现西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西路军红色文化是河西走廊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西部红色旅游的灵魂。当前,我们要解决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难点在西部“三农”;要构建新时期新发展格局,发展的潜力后劲在西部“三农”。

我们要全面推进西部乡村振兴,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我们一是要充分利用西路军红色资源,以西路军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召人,以增强群众改造西部环境、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乡村精神振兴。二是持续开展乡村红白大事报审、评选最美金昌人、争做道德标兵、表彰模范家庭、奖励致富模范、修编村规民约、打造“村晚”舞台、绿化美化家园、成立志愿者队伍、讲好西路军故事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培育西部文明乡风、淳朴家风、憨厚民风。三是利用金昌每年组织举办的“古风红韵,文化惠民”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主播带你游金昌”、“红西路军在永昌”、“多彩非遗在故乡”三大系列十余项活动,准确把握金昌红色旅游的文化特性,突出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实现与乡村文化资源的融合开发,涵养乡村人文精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四是打造文化平台,大力提升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以自身文化自觉成就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不只是要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不断挖掘西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西路军影片展、乡镇广播站、文化广场、村镇文化站以及文化三下乡、农民业余乐队、群众广场舞、结对帮扶、七一红歌赛、春节社火团等活动促进优秀文化传播,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用红色文化滋养农民的心智,培植做人的根基,坚定村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地方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艰苦创业,助推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 创建红色旅游平台 放大红色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西路军红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经济工程,更是一项具有新时代意义的教育工程。要在发展红色旅游理念上大胆创新,全方位搭建红色旅游的平台,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实现从单一的景点旅游模式向多区域全方位旅游模式转变,实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教育”“乡村地域民俗”“西部观光农业”等协同共进,融合发展,开发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红色文化产品。

同时,要提升红旅文化的品位,激活西路军红色资源的经典魅力,不断挖掘西路军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一批以红色研学(体验吃穿用)、红色文创(写拍西路军)和红色旅游(聆听血战场)相融合的创意产品。依托永昌西路军指挥部旧址、北海子西路军烈士陵园、永昌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群众观光旅游、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又能为人们学习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搭建平台,同时要重新审视西部农村出现的新特征、西部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西部农民呈现的新状态,才能切实推进“红旅文化”富民育民的步伐,让西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利用红色旅游平台,我们可走进西路军烈士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可来到纪念馆旁“田间课堂”体验“农耕文化”,可漫步金昌湿地景区对比感受红军艰苦岁月,可畅游异域风情骊靬古城体验多元文化。

金昌将把河西走廊与红西路军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红色旅游景区串联成红色区块链旅游线路,如“武威(血战古浪,激战凉州)———金昌(力战东寨,攻占永昌)——高台(血染高台,苦战倪家营)”西路军足迹游,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西路军各景点的战斗场面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为游客提供比较全面、真实的西路军战斗生活场景,让红色事件“活”起来,让战斗场面“动”起来,使游客切实通过体验式旅游感受惨烈战场的震撼,在游览的同时接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教育,提高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从而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放大红色文化旅游的综合效应。

5 借助线上线下 实现乡村全产业链发展

金昌借鉴“云经济”发展模式,利用航拍技术,顺应小视频发展趋势,让“云端红色旅游”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动力,在做大做强做优乡村红色旅游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金昌借助网络直播,将金昌特色美食、文旅商品、红色景区等推荐出去;将金昌七彩瓜果、绿色蔬菜、健康杂粮、醇香美酒、甘甜茶饮等特色产品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推出大漠营盘、火星探秘、罗马古城、圣容山庄、文昌玉园、菊花梦苑、西域日落、红山陶瓷等乡村旅游景点;倾心打造花海休闲、农产品自摘、地方小吃、黎麦油菜等地方风味产品,为乡村振兴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金昌西路军红色旅游
张金昌简介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