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旅游特色模式发展探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
2022-11-18杜丽君邢路军包雪英崔海明邱青璐李娟
杜丽君 邢路军 包雪英 崔海明 邱青璐 李娟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
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一文中提出了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观点。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草药产业既要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又要更好地与时俱进、多种方式延伸发展一直是近年的发展焦点所在。“中草药+”发展新模式由此诞生,并不断推广,大有燎原之势。“中草药+”发展模式是在种植中药材的基础上,利用种植的中药材资源,发展其它经营方式。如“中草药+旅游”、“中草药+养生体验”、“中草药+文化科普”、“中草药+购物”等多种经营模式,把中草药种植加工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保健、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体验、中医药文化宣传等融为一体,将单一的中药材种植园发展成中医药文化综合生态园。
承德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品种繁多。将2种资源融合起来必将为承德市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收益,因此“中草药+旅游”新模式应运而生,此种新模式刚刚崛起,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但是由于该模式刚刚起步,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没有真正做到惠农惠民,依然存在产业社会参与度不高,企业主导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本文以承德市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中草药+旅游”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此模式对于承德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即通过对国内外中草药种植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承德市地区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承德经济发展的“中草药+旅游”模式,为承德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助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1 国内外“中草药+旅游”模式发展进展
“中草药+旅游”模式,在泰国、越南、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展的比较早,有兼以康养主题的庄园,还有一些特色民宿酒店,大多周边种有各种中草药,或以草药名命名房间并设计装修,或配有草药制成的熏香,或住宿期间提供药膳。
如,韩国的山清韩方药草节,已经形成了韩方药草观光产业化,为了研究中草药栽培技术,在山清郡一带开辟了70万m2的“山清韩方药草产业特区”。这在韩国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草药观光旅游节。
江西省也在大力发展“中草药+旅游”模式,如,在“华夏香都”金溪县打造“中草药+芳香”产业,已建成全国唯一的香料香精产业小镇——香谷小镇,成片的草药形成缤纷的植物色彩,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另外,在素有“南国药都”之称的江西省樟树市,也陆续建设了一批中草药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可见,“中草药+旅游”的新模式在国内也正在慢慢崛起,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热河中药花海小镇,观光园内种植有1.33万hm2中草药,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里不但建成了以中草药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而且观光园内还建设了中药材展览馆,用来展示中草药标本。显然,这里已经形成了承德市“中草药+旅游”模式的新起点。但是由于该模式刚刚起步,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没有真正做到惠农惠民,依然存在产业社会参与度不高,企业主导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2 承德市中草药旅游资源概况
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要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在优化结构调整、特色产业扶贫中的作用,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美丽农业”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政产学研企”协同协作为路径,以“中药+”为抓手,加快推进百万亩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近年来,承德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成为全省中草药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到2020年底,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发展到6.67万hm2,产量达到27万t。依托中草药资源优势带动“中草药+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非常现实可行的。承德市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承德市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动植物约600多种,历史上经营的中药材约260余种,尚未开发利用的约400种,另外,野生中药材资源也很丰富,被誉为满清时期的皇家药庄。另外,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森林密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坝上草原风光,森林植被覆盖率可达到73.8%,承德市中药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发展“中草药+旅游”特色产业模式,不但可以全面展示承德市丰富多彩的中药材品种资源以及产业发展成就,而且对承德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健康产业招商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承德市“中草药+旅游”特色旅游模式创新
3.1 探索创新出一种全新的“中草药+旅游”农业生态观光园模式
在承德全市建立若干个特色产业园,名贵中草药园、中草药奇花园、中草药芳香园、中草药养生园等,全市统一规划,形成中草药特色网络结构,招揽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合作发展机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效激发企业、政府合作共建的全新模式,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本土特点、代表承德特色的中草药产业观光园,打造集景观—体验—亲子科教科普于一体的中草药观光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从景观层面讲,新型中草药种植场布满浪漫花草,每当药材开花季节,园内五彩缤纷,各种药香扑鼻而来。步入中药园区内,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心情无比舒畅。在造景时,还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打造梦幻空间,更能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从体验层面讲,游客不但可以到花草间探幽,还可以背上竹篓亲自采摘草药,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利用芳香性药材手工制作香囊、香皂、香水等;也可以跟专业的药师学习制备养生茶、养生药膳等,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如药浴包、药膳包、理疗包、汗蒸包等。
从亲子科教科普层面讲,农场建设可以在每个药材品种区设置标识,标识各类药材的性味、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药材,如鲁迅笔下“何首乌根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影视剧中出现的“灵芝”、“雪莲”、“人参”等中药材,都可以进行重点科普。中药园区可以建立中药文化馆,通过书籍、视频、讲解等方式普及中医药名人、名医故事、中国的医药典籍等,如神农氏尝百草,扁鹊医救虢太子,华佗发明“麻沸散”,孙思邈著《千金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让青少年及游客了解更多的中草药文化,对传承中医药文化大有裨益。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
3.2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特色
围绕中草药这个核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打造多样化的中草药文化生态基地,真正实现中草药与观光农业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依托中草药奇花异草的浪漫景致,建设成为情调别致的中草药生态特色产业园、特色小镇、主题休闲农场等,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发展道地优势、药食同源品种为主,以观赏性中药材品种为辅,按照适应性、道地性原则,在全市布局4个产业示范区,推进整个承德市规模化旅游基地建设。
3.2.1 坝上示范区
丰宁县、围场县坝上区域重点发展金莲花、甘草、赤芍、黄芪、苦参、沙棘。建设中草药特色小镇,以中草药名称来命名,如“金莲花小镇”、“沙棘部落”等,充分发挥金莲花、赤芍、沙棘的观赏性价值,大力宣传药用价值,生产各种副产品、保健食品、摆件、装饰品等。
3.2.2 中部特色示范区
承德县、平泉市重点发展枸杞、桔梗、射干、关黄柏、山桃、山楂、山杏等同时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中草药品种。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可在当地大型中草药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旅游功能,由政府投入结合企业自身投资以及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中草药生态特色产业园。如,平泉市亚欧果仁有限公司的千亩药材园改造空间非常大,可以发展成为全市特色产业园示范基地,打造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为特色的中草药示范园区。
3.2.3 城郊示范区
双滦区、双桥区重点发展示范区,可以在避暑山庄周边建立中草药“百草园”,利用避暑山庄的游客资源,大力宣传。建成北方地区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展示园。园区5—10月,花开不断,有金银花、五味子、薄荷、连翘、牡丹、芍药等60多种中草药。每个药材品种区设置学习标识牌,标识药材的性味、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等。同时将园区设置成为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集药材种植、试验示范、药膳加工、成品展示、观光旅游及科普教育培训6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素药材基地。打造成具有承德市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品牌,带动周边中药材产业发展。
3.2.4 滦平重点示范区
将滦平县大屯镇兴洲村中药材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种质资源保存最多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圃以及行业专家集聚的开放式实验室,实现旅游、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示范性基地。
3.3 政府、市场、社会3方面同时进行管理
当前经济背景条件下,又逢后疫情时代,对传统旅游管理政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应当改变以往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休闲养生旅游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行业自行管理模式。新模式发展应该是政府、市场、社会3方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促进协同管理路径的开发,从而为承德市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新的路径。
政府在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角色,协同旅游企业共同管理市场,同时政府应开发健康合理的新型旅游模式,最终形成县、市综合发展的网络结构特色旅游产业。游客作为社会层面代表,从自身养生体验出发,自觉爱护当地环境并尊重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在休闲养生体验中以文明、自觉、环保的原则参与其中。
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本着一产种植的基础上,企业加大对二产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三产加大力度打造旅游观光,通过协助项目引进、乡土技术人才培训、搭建信息网络、建设农村电商等多种措施培育延长产业链。
3.4 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积极开展热河黄芩、北苍术、北柴胡、金莲花等道地优势中药材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名优产品认证,大力宣传推介承德中药材系列生态产业园,提高品牌效应,提升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宣传活动,精心策划创新历史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开放日等形式,通过线下实地体验、线上推介宣传,借助平面媒体和网络传播的力量,将承德市的中草药文化向全社会宣传介绍,努力以“中草药+旅游”的方式打造承德市旅游新品牌,以文化旅游促进旅游消费。设立承德市中草药节,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在中草药生态产业园内举办中草药展示为主题的庆典,逐步发展成为每年固定时间,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展示、体验、销售为主的庆典。
4 结论
总之,“中草药+旅游”没有固定的模式,在以中草药养生为主题的旅游规划中,既要注重“游”的方面,又要充分挖掘出潜在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中草药文化通过旅游的形态表现出来,丰富旅游的形式,这也是企业开展旅游的新选择。“中草药+旅游”发展新模式,使许多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保证了中药材的产出,丰富了休闲观光旅游的方式,有利于生态保护。承德市“中草药+旅游”模式的开发和构建,能够为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提高承德市发扬并继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能够为推动承德发展模式改革提供新路径与方法;提升承德中草药产业发展软实力,加强承德市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承德应当以4大中草药旅游示范区为基础,不断创新旅游模式,发展地方特色,在空间上打造“点-线-面”布局规划的发展路径,从旅府、市场、社会3方构建中草药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管理,积极推动承德市“中草药+旅游”特色模式健康发展,更多更好的惠及农村农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草药+旅游”的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