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步青朴,一次信仰的朝拜

2022-11-18北京陈晓泉

金秋 2022年14期
关键词:山腰上半身山洞

◎文/北京·陈晓泉

老友又约我去郊外徒步了。在收拾行囊的时候,看着手里的背包和手杖,脑海中突然回忆起年轻时在西藏徒步的日子。

那年的我,正是热血激昂的年纪,就因为听了一句“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的话,便买来一辆二手自行车,一路骑行到了拉萨。甚至为了能看遍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还在当地找了份工作,旅居西藏好几年。在西藏的日子,我爬过布达拉宫,看过哲蚌寺的晒佛,曾在大昭寺的门前朝拜,也在凌晨十二点随人群于八廓街转经……西藏的许多地方,都留下我的足迹,那些美丽的风景,也留在了我的生命里。

这其中,青朴修行地,最让我印象深刻。

“青朴”,藏语意为山沟上部的青氏家族,它位于西藏山南桑耶寺东北15里的纳瑞山腰,平均海拔4300米。这里三面环山,南临雅鲁藏布江,特殊的地貌形成了四季如春的温暖气候,是很多徒步爱好者的打卡胜地。于是,那一年国庆节期间我便和朋友踏上了去青朴的旅途。

一路上,眼前尽是盎然的绿意,茂密的灌木丛,颜色丰富的各式野花正开得绚烂。林间不时有飞鸟从空中掠过,唱着清脆悦耳的曲子。还有那迎风飘荡的五色经幡,随处可见。路边的石块上还可以看到藏文摩崖石刻,大部分是六字箴言……

但没想到的是,很快我们就无心流连风景了,因为缺乏高海拔徒步的经验,这次徒步让我受到了惨痛的教训!徒步并不同于简单的走路,它需要你平衡上半身与背包的配重,行走时上半身要微微前倾,再搭配登山杖,尽量用最省力的方式慢慢前行。以往徒步,我都是恨不得把东西带的越全越好,帐篷、睡袋、各种炊具等一应装备都随身携带,以备各种突发情况。可这次徒步我错误低估了高海拔对身体的影响,背负过重的我们终于渐渐身心疲惫,开始了走几步便歇一会儿的老年模式。

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早已是汗湿衣襟,气喘如牛,每个人都唉声叹气,抱怨自己体力不济,再也走不动了,要停下来歇歇脚。

我们坐在山腰的草地上,或许是眼前的美景让人豁然开朗,大家渐渐安静下来。明媚的阳光下,山间一片茂密的绿色,潺潺溪流从脚边蜿蜒流淌,河流中间的转经筒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发出清脆的叮当声。远处,还有一湾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江边的农田正染新绿,一派江南水乡之美。我贪婪地望着眼前的美景,感叹这样的美景,累点儿又如何呢?

然而不幸的是,当夜色来临时,筋疲力尽的我们没有按计划登顶,只能借宿在山上的庵子庙内,第二天再继续爬山。可是第二天也并不轻松,因为前一天过度消耗了体力,第二天更加吃力,好几个人都嚷嚷着要打退堂鼓。我回头看了看走过的路,再看看离山顶不远的温扎寺,咬咬牙,告诉自己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

就这样,我们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登着,山顶附近遍布着修行山洞,里面不时有修行者出没。出于好奇,我曾进入过一个小山洞中。山洞很原始,正对门有座小佛坛,佛坛上摆放着佛陀、经书和一些碗筷。洞主人睡觉时就在佛坛下打一个地铺。环境很艰苦,他却怡然自得,念经、吃饭、睡觉,活得简单,感觉却很快乐。

最后,我们历经艰难,终于到了这趟行程的终点——温扎寺。当俯瞰山下壮阔风光时,我不禁感叹,那些住在此地的修行者们,每天就是走着这样的山路,只为心中的信仰而终此一生吧。对我来说,这次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我默默告诉自己,将来一定要带着合适的装备再来徒步一次。

然而,遗憾的是,几年后我离开了西藏,青朴修行地也修了公路,直达半山腰。当年的艰难险阻变成了如今的轻松抵达。岁月终究改变了一切,而年近花甲的我,也没有体力再一次徒步青朴了……

猜你喜欢

山腰上半身山洞
牛仔迷情
给春天的信
季传富
探寻方法,发散思维
“梅西”去哪了
地下暗河
山洞治妖
超轻小帐篷
白云绕山腰
上半身梦想,下半身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