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

2022-11-18史可新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史可新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

1 创新乡村文化内容与传播路径

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更无法脱离乡土的气息。数千年的村落发展留下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含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如何在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在城市文化强势冲击乡村社会风土人情的背景下重新焕发乡村优秀文化的感召力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作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赋予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内涵,创新乡村文化的传播载体和路径。

1.1 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内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根于传统农业的乡村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与新时代新生活的融合,因而大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

乡村文化扎根于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其所具有的朴素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让它拥有较强的融合和再生能力。我们应抓住乡村文化朴素性强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既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村民更好的理解与接受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消除乡村文化中封建文化残余对人民群众思想的侵蚀,抵御西方文化中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功利文化对我国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荼毒。

1.2 创新乡村文化传播路径。现有的乡村文化多以乡村特色建筑、旅游文化手册、旅游纪念品等固态形式向外传播,传播方式缺乏动态活性,既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也没有与城市文化形成较好的互动融合。针对此,首先,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域,要充分利用传播便捷、影响范围广的现代信息传媒发展电商产业,提高当地知名度,增强品牌意识,创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集文化产品原始材料收集、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其次,加强文化数字化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乡村文化发展平台,对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抢占网络阵地,而且通过数字化传播还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效率。

2 协调城乡文化发展人力资源配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经济发展差距导致乡村文化无论是在社会影响力、文化认同感还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与城市文化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二元户籍制度开始,市民与农民在社会分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机会分配不均导致很多农民从思想上对市民身份充满渴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条件和通讯技术的提高,频繁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倾向于城市文化的单向流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城市文化率先与西方文化交流互动,吸收了较多的现代性元素,相较于以农耕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呈现形式多样,加之农民对市民身份和城市生活的渴望、对新颖事物的向往,城市文化以强势的姿态进驻乡村,在乡村群众中迅速传播,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等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乡村文化则由于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传播载体有限以及其地域性、乡土性、保守性的特点,发展缓慢。

乡村文化振兴,人是关键。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乡村文化振兴应该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培养文化人才两方面入手,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

2.1 协调城乡师资配比,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教育也是阻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

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在师资配比和软硬件设施配备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乡村教育质量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是农村地区青少年跟随务工父母外出求学和乡村文化人才引入难度大的重要原因。对于跟随父母离开乡村在城市生活学习的青少年来说,关于乡村生活的记忆少、对乡村环境与乡村文化的感情浅,与乡村文化之间形成了断层,学有所成后选择回乡发展的可能性小;外部文化人才引入和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落后的观念成为人才入乡的“后顾之忧”。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需要多元主体予以不间断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首先,国家财政作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应继续加大乡村教育投资力度,在保证城市教育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师资力量向乡村地区适当倾斜。其次,各级学校间开展结对帮扶。同一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轮换学习;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师生资源优势,开展定点帮扶。再次,政府应鼓励民办企业或个人在乡村地区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实现乡村教育多元化,提高乡村地区适龄儿童、青少年课外技艺培养条件,逐步完善乡村教育体系。

2.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人是关键。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主体是农民群众,但是人口流出导致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突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同时剩余大部分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推进。组建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应该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两方面同时着手。

2.2.1 内部培养。首先,提高农民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要求比较低,但是高产出的现代化农业讲究科学培育与机械化作业,有限的文化水平成为农民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收入水平的短板。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素养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首要问题,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农民,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需求征集要自下而上的进行,真正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各村民小组上报的培训需求,利用空闲时间邀请专家组织集体授课或进行线上教学。

其次,乡村传统手工艺者是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相比,乡村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较小,传统手工艺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由于乡村传统手工艺文化利润空间小、发展前景不明朗,许多充满生活气息、见证中国数千年历史和包含劳动人民智慧的手工艺技术都已经在无声无息中渐渐失传,文化传承现状并不乐观,现有的手艺传承人青黄不接,手艺人变成守艺人。为改变这一现状,让手艺人变成授艺人,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让传统手工艺进课堂,开设相应的兴趣课,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给予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技艺水平认定,分等级给予定期奖金补助,增加传承人守护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信心。

再次,乡村网络红人也应该纳入乡村内部人才队伍,乡村网红在销售当地农产品、传播地域文化、带动地域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后续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要充分调动这一新兴职业人群。

2.2.2 外部引进。外部人才引入层面,应分为人才回流和外来人才的引入。人才回流主要是指号召新乡贤回乡。新乡贤应该是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愿意来到乡村地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乡贤这一群体,大部分是离开乡村生活在异乡的人,是当代乡愁的主体[2]。乡愁是乡贤与故乡之间的情感桥梁,因此号召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就要留住乡愁,乡村生活的物质载体和思想文化等非物质载体都承载着乡愁。上文提到的网红群体,只要其传播的价值观积极正确、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应该纳入新乡贤人选范畴。

引入外来人才,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福利性政策,鼓励人才支援乡村振兴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建设差距,尽可能减少高知人才在乡村就业的心理落差。社会服务层面,尤其应该加强高校与地方基层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以参与社会实践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鼓励青年学子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近年来,一些高校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室”、在乡村振兴样板村建立了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要充分借助高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增进青年学生对乡村的感情,鼓励高校学生加入乡村人才队伍。

3 以绿色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永续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乡村文化根植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发展环境是乡村文化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不仅是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目标,也应该是文化发展追求的方向。只有以绿色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人才的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为发展目标,乡村文化才能真正实现振兴进而得到永续发展。

3.1 弘扬乡村绿色文明。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高低完全依靠自然条件的优劣,“靠天吃饭”的现实产生了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主要代表的、强调尊重和敬畏自然的绿色生态文化,被广大农民群众认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行为准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内容都是在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是对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孝敬父母、友爱手足、勤俭持家的家风,睦邻友好、保护环境的村风一直是乡村长久以来兴盛不衰的主流风气,也是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当地化”的重要着力点。

3.2 坚持乡村文化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首先,乡村地区通讯网络不如城市地区发达,乡村居民接受外来思潮也相对较慢,在此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存,历史文化资源更为丰富。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我们当下进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

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如地方特色民居、宗祠等建筑文物,地域性或民族性语言,民间口耳相传或者著书立说的先进人物事迹,地方特色饮食等都属于乡村文化的范畴。对这些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尤其要注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保留乡村特色,避免乡村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

其次,形成乡村文化产业链是增加文化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加工、制造、销售文化产品,推广文化服务、提高文化产品知名度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绿色健康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前提,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文化产业项目,制定严格的乡村文化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使乡村文化产业朝智能、环保、便捷的目标发展。

4 以开放理念促进乡村内外文化互鉴

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乡村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使其固定性强,传播效率和外界接受率比较低。改变乡村文化弱势现状,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势差,要以开放理念引领乡村文化,使其既要走出去,扩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提高乡村文化自信;也要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充实乡村文化新时代内涵,丰富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增强外界对乡村文化的理解与接纳度。

便捷的现代化信息传媒是实现乡村文化开放式发展的重要工具,让线下绝大多数乡村居民成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制作工序简单且方便易学的短视频成为了乡村文化向外传播的主要载体,许多乡村居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上传至短视频平台分享给大众,内容涵盖乡村民俗文化、手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收看与点赞获取一定的收入,以此为契机,乡村还发展了一批“草根”明星,为宣传乡村风土人情、传播乡村地域文化、提高地域知名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如理塘丁真、山东“拉面哥”,他们火起来之后,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往其家乡,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乡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较2020年3月增长5 471万[3]。互联网信息快速、便捷的传播特点为城市文化下乡和先进理念进入乡村提供了便捷途径,乡村文化只有坚持开放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取以城市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外来文化之精华,在充实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剔除乡村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文化残余,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扭转乡村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弱势地位,与城市文化并行,走各具特色的城乡文化发展之路。

5 以共享理念推动乡村文化共建共享

共享理念的内涵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的物质需要总体上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要随之凸显并且愈加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现阶段暂时达不到以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且个体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不同,其文化需求各不相同。

乡村文化振兴被称为“铸魂”工程,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铸造;而地区间文化发展基础条件和文化需求差异决定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各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文化振兴路径。第一,农民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最直接的受益者,农民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速度和实施效果。对农民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农民、教师、高校、乡镇政府共同努力。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发展差距由政治、经济方面延伸至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分配长期存在差距。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缓解政府的文化服务供给压力,带动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员补充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队伍中,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鼓励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精尖人才加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度。城乡文化资源分配方面,政府部门应在保持现有城乡文化资源正常供给的前提下,将人才、资金等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弥补乡村文化由于资源供给不力导致的发展空缺。

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是全国乡村地区文化的振兴,是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村民思想文化观念,由表及里的全面振兴。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时刻以共享理念为指导,实现乡村文化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教师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