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2-11-18陈军侯绍薇

生态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研究

陈军,侯绍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作为人们一切生活的总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建构,伴生于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之间,反映出人与自然利用与被利用的交融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生态结构和运行秩序。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如何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履行可持续发展责任,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价值追求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绿色发展实践的纵深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构建问题研究日益成了学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以历史考察和现实响应为主线,聚焦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现实困境、案例经验和应对策略等主题,多视角进行了关联问题的思想表达与理论阐发,不断拓展绿色生活方式构建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绿色生活方式的本质和价值、把握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经济与社会规律、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践共识和寻求绿色生活方式的促进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发掘绿色生活方式的当代价值

绿色生活方式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引导人们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使人们在自觉选择绿色出行、进行绿色消费、使用绿色产品等绿色行为中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风尚。这是人们在习惯、态度、认知和行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遵循,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然而,要将绿色生活方式由愿景转变为现实,首先需要形成对其时代意义的价值判断,并由此获得实践展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理论研究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解决生态环境难题、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对中国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价值进行了阐释研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层次框架。

首先,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化解生态环境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人们生活的典型形式,生活方式是人们在适应和改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认识水平的变化,是影响和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社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1]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去抑制和缓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但依旧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生活实践特别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消费污染[2]。因此,以绿色消费为重点突破口,推动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改变目前在社会中盛行的以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为主要表现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转向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尽可能提高生活资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挥霍和浪费,就成为化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之举。曹红艳[3]、刘玉莹和李庆霞[4]认为,倡导和践行绿色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转变人们对自然的态度,通过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态观念和“思前”的生态意识引领绿色出行等具体行为,可以降低人们生活对环境的损害,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进一步讲,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生活理念实现由物化到生态化的转型过程[5]。从解决日益激化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出发,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到生活领域,形成合理适度的消费体系,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产生积极的生态环境效益。

其次,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蕴含了安全、健康、公平、正义等更加广泛、更高层次的内容诉求。人们为了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内容、生活结构、生活态度及日常生活的表现形式,则贯穿于这些内容体系之中,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面对美好生活内涵的不断拓展,黄一玲[6]指出,美好生活的构建实质是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跃升,是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而美好生活作为应然的生活样态,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目标。这为学界从“美好生活”与“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出发把握美好生活内涵动态变化及人们生活方式变革方向提供了启示。基于此,周杨[7]认为,生活方式要实现绿色转型。绿色生活方式坚持以自然界为阈限,保证了人类发展的永续性,为实现高质量的“好生活”提供重要前提。其所包含的自然美感的生活形态、对绿色精神的认同和公众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等内容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美善合一”的境界,是高质量“美生活”的主旨意蕴。张三元[8]认为,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让生态美学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从培育人们绿色消费的价值自觉、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制定严格的制度法律这三方面入手,推动人们从欲望生活向绿色生活转变,以生活的绿色之美促进美好生活的进一步实现。由此来看,倡导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是对人们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命存在形式的变革,它将指导人们以适宜的行为方式追求理想的存在样式,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点。

再次,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9]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积极互动、共生共荣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绿色生活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以人们对自然界的科学态度为引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思想动力。方世南[10]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生活新理念,有助于全社会自觉调整和选择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并从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红贵和罗正茂[11]认为,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一致,其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和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财富观引导人们将生活与生产纳入生态环境系统中重新加以审视与调整,引导人们在行动上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损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行为动力。刘经纬[12]认为,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打破了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性举措。王新燕[13]认为,绿色生活方式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倡导低碳、节约、理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日常行为的低碳化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认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总结了绿色生活方式在促进人们生活行为实践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积极作用。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为解决人们的社会活动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供给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支持。

综观学者对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已有的研究着力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最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展开意义关系的认识,形成了鲜明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为科学回答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思考,这也进一步地启示人们,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如何基于绿色生活方式本源的功能凸显与作用发生去寻求科学的价值理念,从而拓展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行为选择。

2 坚持问题导向解析中国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

20世纪9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中国政府就开始重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并将伴生其中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政策要素嵌入到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范畴之中[14]。在生态文明建设磅礴展开并不断取得成效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生活的价值理念已被达成社会共识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然而,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全面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程[15],它需要系统地审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并正视这一工程构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学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从实际出发对中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公众绿色生活观念与生活行为实践的非一致困境。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最终目的并非止于认知层面,而是引导人们将已形成的绿色健康文明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转变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实现由“知”向“行”的转换。然而,在实践中人们的绿色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行为选择却存在脱节的情况。据《公民生态行为调查报告(2021)》显示,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总体有所提升,但在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参加环保实践和参与监督举报上行为表现一般[16]。同时,不少学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公众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中还存在全方位性不足、自觉性比较低和参与度较低等问题[17-18]。可见,认识与实践并不具有天然的统一性,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利己主义价值观、制度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不具备完全指导和掌控公民绿色实践的能力[19]。为了深入探究影响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因素,成金华[20]、赵万里和朱婷钰[2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们的绿色生活行为与一定的社会情境有关,而我国立法环节公众参与不明确,决策环节公众参与不完善,执法环节公众参与不力就侧面展现出中国在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中相关政府、市场和社区的配套投入的缺乏,导致人们实践绿色生活方式的潜力受到抑制。可以看到,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分析中国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现状,学者们已就某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为理论研究继续从人们对绿色发展的认同度和践行力出发考察绿色生活方式是否形成起到基础意义、关键作用。

二是消费主义倾向与倡导简约适度生活之间的冲突困境。二十世纪初期,以物欲性、虚假性和控制性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主义思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22]。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也不断涌入国内,直接冲击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23]。正如万光侠等[24]所说,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现象,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反映,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有着重大影响。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的蔓延,黄承梁[25]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存在两种趋势:一是大多数人勤劳俭朴甚至消费不足;二是少数人的高消费和过量消费。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生态文明生活方式所提倡的绿色消费,抑制异化消费和过量消费的要求。此外,武婵[26]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消费问题还来自公民对国家“拉动和适度”消费理念的错误把握。还有其他一些研究也呈现了类似观点,如褚海萍[22]提出的“奢侈浪费有功论”,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奢侈浪费现象的论调,有意无意间纵容了消费主义倾向。这一现象折射了中国社会一定范围存在的“节俭消费过时论”、传统面子思想作祟、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社会舆论监督乏力等深层原因,为人们理性审视消费主义倾向,转向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指明了方向。

三是绿色产品供给与公众消费行为的偏差困境。朱京安[27]对绿色产品的定义与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他认为,绿色产品是指在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中,诸环节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且本身性能及用途符合节能、节水、低污染、可再生、可回收等特定要求的一类特定产品。人们不仅需要整体优美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具体的绿色产品满足日常需要。丰富优质的绿色产品对绿色生活方式选择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因此,理论研究将视角聚焦于我国绿色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探究如何从改善绿色产品入手更好满足人们绿色生活需要。邱亚明[28]、李杨[29]认为,绿色产品供给主要受政策环境、生产和需求的影响。而我国缺乏有利于生产绿色产品的支持性政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共同招致了绿色产品的供给困境。王帅[30]认为,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秩序混乱,缺乏完备的认证、流通、质量标准体系。在监管的漏洞下,部分企业为追逐利润采用夸大性、模糊性、表面性的宣传手法将自己的产品“漂洗”为绿色以迎合消费者日益转变的消费观念,扰乱了绿色产品销售市场。除了非绿色产品的漂绿行为外,陈凯和高歌[31]认为,我国绿色产品供给还存一定的局限,主要包括产品效果不强、价格过高、种类较少、有效信息匮乏这四个方面。学界通过讨论现阶段我国绿色产品供给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清楚认识我国绿色产品供给在新时期的发展状况,为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体制提供现实依据。

四是绿色生活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性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和目标,我国提出了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战略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进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制度探索,不断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范畴与内容覆盖更加广泛。但根据学界研究可见,当前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政策制度安排仍然是非均衡的。戴亚超和夏从亚[32]从生态法律制度、生态执法能力、生态司法机制和生态守法意识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国新时代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法治保障上面临的问题,他们认为相关法治建设未能充分发挥助推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的作用。程秀[33]计算了从1991—2019年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发现中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存在显著的政策效用错位,并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企业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论述了政策效用错位产生的原因。杨虎涛[34]认为,我国缺乏有利于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对应政策,在高昂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下由于缺乏公民普惠性的收入和就业增长,使得以健康文明、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只能在少部分人群中实现,不能成为全国的普遍形态。由此可见,制度执行失范、制度供给程序错位、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不兼容是当前绿色生活方式既有制度供给问题的主要表现。但是在继续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的过程中制度是最基本的规范,提供了根本保障。因而,要破除制度障碍,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学界需要继续围绕诸如此类的制度供给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可见,现有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感性认识的获取和理性认识的升华,对中国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形成了系统性和框架性的共识。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如媒体价值观、更多基于自我形象塑造而不是实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35]。这些问题相互掣肘,将成为继续推进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障碍。因此,学界还要立足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加强关于典型案例、实地调研和政府宏微观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力求能够客观地分析当前中国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中的困境,并且从这些困境出发,在集体行动与个体理性的结合中寻求化解困境的依据,从当前和长远出发,研究制定走出困境的根本措施。

3 聚焦典型案例探索中国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经验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又必将推进新的伟大实践。“‘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个进程之中,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转型虽然艰难,但还是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36]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践不断开拓创新,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与案例。立足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进展,众学者分别从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绿色建筑等具体实践的角度展开绿色生活方式案例研究,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经验认识。这类研究有利于深化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规律的把握,为应对继续推进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中可能面临的纷繁复杂情况起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绿色出行的案例研究方面,谷树忠和沈和[37]对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展开研究,系统总结了武进区在交通发展领域绿色转型的优秀经验,包括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引导低碳交通方式选择等方面,为促进实现居民绿色出行提供有益借鉴。罗斌和叶盈[38]从组织领导、活动宣传、开展形式、技术保障这几部分对杭州市无车日活动进行解构,分析其活动成效,并列举杭州市绿色交通长效措施构建绿色出行模式的解决之路。鉴于交通出行在人们生产生活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界广泛选择绿色出行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探求减少出行中能源消耗的策略和挖掘有益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潜力。

在垃圾分类的案例研究方面,韩韶君[39]基于IPMI拓展模型对上海市民垃圾分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民垃圾分类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对媒体垃圾分类信息的关注和感知媒体对他人的影响。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媒体的间接作用效果,通过在宣传内容中增加他人受到媒体信息影响而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情节,促进人们积极采纳垃圾分类行为。吴晓林和邓聪慧[40]引入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对台北市垃圾分类案例进行分析,结论指出政府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强干预和弱干预策略是台北市垃圾分类推行成功的经验所在。此外,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制度落地、落细、落实,学界更多聚焦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立足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搜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过程,探寻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长效机制。

在绿色建筑的案例研究方面,一些研究介绍了香港的“零碳天地”、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等具有生态适应性、健康低碳的建筑,鼓励业界以它们为生态建筑的样板,在建筑项目中加入绿色低碳元素,推动可持续发展[41]。高文静等[42]以广州西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析法和非参数法从建筑形体、绿色节材、空间组织等方面对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总结西塔建筑设计的优缺点,为超高层建筑绿色设计提供经验借鉴。还有关于黄土高原窑洞民居[43]、陕北锢窑民居[44]、中新天津生态城[45]等绿色建筑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结论,对建设绿色建筑的思维路径和研究的技术路线方面提供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帮助,也为人们营造了绿色居住的社会环境,拓展了人们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范围。

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经验中前进。除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案例研究以外,还有学者通过个案研究或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绿色消费[46-47]、绿色社区[48]、绿色供应链[49]等方面国内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深入剖析,对促进我国各地区绿色发展实践必然能产生重要的引导与借鉴意义。因此,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理论研究要继续站在历史的高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扬继承与发展的精神,促进对绿色生活方式典型案例的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依此形成普遍化、规律化的转型经验,进而上升为绿色生活方式可行性的运作模式。

4 面向生态文明探索促进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应对之策

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诉求于自上而下的政策规范和自下而上的道德自觉。针对当前我国促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面临的困境,学者们从政策创新、法律界定和公众合力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绿色生活方式实践发展力量整合的目的。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政策体系。绿色生活方式在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发展领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作为生态文明时代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其构建、转型与变革还缺少固定的模式与经验,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任勇[50]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将绿色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激励约束并举、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构建绿色消费政策体系。邓翠华和张伟娟[51]认为,要建立起包括宣传教育机制、激励惩罚机制、生产生活绿色转变协同机制以及绿色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等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以促进公众自觉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崔龙燕等[52]、郝亮[53]认为,要创新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激励政策和信息反馈制度,既采取绿色补贴、优惠政策等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生活实践,又综合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对公民绿色生活进行信息筛查,对绿色生活指数高的公民给予奖励,从而引导公民克服黑色消费惯性,促进发生持续的绿色消费行为。段娟[54]总结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政策创新建议。认为在财税政策方面应建立关联性和互补性的低碳清洁能源财税支持体系;在低碳金融政策方面,既要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又应加强政府监督,健全规范融资市场。上述研究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探究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发展规划、政策思路与改革方案,为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储备。

二是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绿色生活方式的法治保障。法律是行为的“底线”和生活的“边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法律的支撑。以现阶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法治建设不足为鉴,学界力求探索加强绿色生活法治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实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法治理论参考。曾婕和邱秋[55]认为,我国依旧存在有利于保护与助长消费主义倾向的政治生态和法律制度。因此,需要从促进与保障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方式以及绿色政治生态三个层面推进相关配套立法和地方立法,完善绿色消费制度体系的具体措施以破解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困境。胡雪艳和郭立宏[56]从完善立法规范、加大执行力度、加大法律宣传的角度构建了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行为规范为准则、以法律制度为支撑的行为制约机制。戴亚超和夏从亚[32]认为,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实施。因此,首先应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纳入生态立法全过程,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制度供给;其次应加大生态执法队伍建设,辅之以刚柔并济的执法手段和完善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执法能力;再次应持续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并通过加强生态司法审判队伍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维护绿色生活方式良好秩序;最后应加强生态法治教育和创新生态法治宣传手段增强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绿色生活方式法治体系的构建路径建言献策,可见,加快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法律制度,既要着力解决立法实践中的诸多难题,更要重视相关理论的研究和体系的建构。

三是凝聚公众合力促进全民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行动。凝聚公众合力的过程就是在群众路线的价值引导下国家力量与民众力量组织整合的过程。将绿色生活方式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只有深入研究合力构建的问题,全员、全程、全方位发挥以社会合力为中心的辐射作用,才能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深度转型,不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1]提出要“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为多元共治实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方向性的路径指导。此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陈凯和高歌[31]提出绿色价值共创策略,认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在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间建立循环链接,即企业可以让消费者参与新产品的研发,使公民从被动消费者转向商品和服务的共同生产者,使产品的创意、设计等体现公众的偏好,扩大产品的受众范围,降低新产品的市场风险。赵唱和薛勇民[57]从政府的“引导者”路径、学校的“推进者”路径、社会的“扶持与监督者”路径、家庭的“熏陶者”路径和个人的“践行者”路径构建了多元生态素养培育模式。这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风尚的重要举措,将有力引导人们的生态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并在最后形成稳定的绿色生活行为习惯。除了关于发挥公众合力协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体系的研究,还有学者针对如何发挥协同治理效能的问题进行广泛探讨,认为保障多元主体利益均衡是发挥绿色生活方式共建效力的根本,并提出建立利益调控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激励兼容机制的具体措施[58]。不难发现,绿色生活方式由理念转向为行动,需要消费者、企业、政府、媒体等多方协调,同向同行。只有达到全社会多主体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目标与效能。

综上所述,学术界大多主张从多元主体视角对绿色生活方式予以建构,也有学者从法律完善和政策制度制定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为探寻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应对之策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框架。然而,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导向和需要,如何立足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体系协调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过程中各主体的相互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还需要理论研究再做进一步深化。

5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学界对绿色生活方式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得到拓展。基于前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价值、面临的困境、实践经验、解决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新的发展阶段亟须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步伐,这是保障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迫切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疫情暴发后人与自然关系矛盾冲突的现实背景,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了良好的认知与实践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抓住全面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机会窗口”,对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时代赋予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

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要坚持目标导向服务实践需求,凸显理论研究的现实关照。绿色生活方式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复杂性。然而,无论是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无论人们生活方式转型升级到何种层次,始终无法回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逻辑主线和实践诉求。因此,要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必须紧密围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国情、社情和民情,深入探寻绿色生活方式转型跃迁中蕴含的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为基础,不断深化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中人们的知识获取、技能培育与情怀养成为目标任务,深入揭示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文化修养、价值理念、心灵境界、行为选择等关键要素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交互作用机理,在构建和完善系统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支撑下,探寻促进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社会风尚的激励约束机制与社会监管机制。在此基础上,立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特殊性,探究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实践所形成内涵演化、条件变化和目标量化,在一般性规律和差异化特征探究中寻求科学的实践方案。

二是在研究视野上,要坚持兼容并蓄促进学术争鸣,拓展理论探索的广阔空间。绿色生活方式的现代性构建过程,先天地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这对学术研究的规律认知提出了交叉融通的实现要求。这意味着绿色生活方式相关的理论研究,要在以特定学科理论和范式进行具体展开的同时,还需要从多学科兼容并蓄的视角不断开展学术争鸣,深化系统性规律认知。为此,理论研究就需要广泛、合理吸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思想,对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转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认知、生活行为规范、生产消费行为、社会精神面貌等因素开展作用机理挖掘。如此,才能更加深入地面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型跃升的决策科学性、制度合理性、行为自觉性等系列问题展开经验分析、理论阐释和规律认知,为推进我国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供广阔的学术空间和丰富的智慧启迪。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交融互鉴形成优势互补,寻求方法创新的研究路径。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与发展问题,植根于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生活领域之中,其演变升华的过程表面上体现为人们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变迁,实质上却触及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变革。这就要求学界对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不能拘泥于单一学科研究方法,而是要从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全局性视阈内,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共促。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多集中于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多学科研究手段的多维协调特质,为人们准确把握绿色生活方式特定问题提供了手段和工具支持。但是,鉴于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要素与作用机理的多元性、交互性,以及当今时代多学科研究技术交叉共生的知识创新趋势,破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后续研究也必须在研究方法的交流互鉴中寻求创新路径。为此,理论界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系统观念和开放理念,突破学科研究技术自我锁定的藩篱,广泛运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成果。在研究手段的拓展上,要突出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强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统一,围绕人们消费模式变迁、生态伦理构建、生态环保行动、绿色正义追求等重要命题,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现代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技术等工具的多维运用,使理论阐释和政策分析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研究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追踪绿色的秘密
盱眙生态藕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