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2-11-18施春艳王秀成
○施春艳 王秀成
建设“新文科”的美好蓝图是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背景下提出的。“新文科”新在新使命、新思想、新技术、新交叉。“新文科”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向是教授好中国语言文字,展示中国风采,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依靠智慧教育和智能信息技术,而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加之在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培养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变得极其重要。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新文科”在注重学科交叉的同时要把目光放在世界新文科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体现出新文科建设下的中国文化的价值。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广阔的国际视角和博大的家国情怀及良好的信息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的两个层面。当下,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关注度较低,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少,仅见林海燕、赵寰宇[2]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育研究和李宝贵、庄瑶瑶[3]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总的来说,不论是学界还是教师个体,对“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略显匮乏。培养和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新文科”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各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和拓展是“新文科”的显著特征,包含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文文交叉、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的新方向,从而推进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谈中文教师必然离不开国际中文教育,而国际中文教育也是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涵盖全球各类汉语教学,既包括国内面向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又包括国外面向当地的汉语教学以及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海外华文教育”都包含在“国际中文教育”里,既保持相对独立特征,又协调融合发展,所以“新文科”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合发展会形成更加开放、和谐的新发展格局。这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促使国际中文教师能力逐步提升。而在后疫情时代及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文科”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很早就在美国提出了,但我国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祝智庭教授[4]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善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并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国际中文教师不同于一般的教师,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既包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下更新教学理念,并用先进技术实施于教学,也包括信息时代下汉语本体知识;既要遵守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规定,又要巧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来提升汉语教学。信息素养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特别是疫情影响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科研和教学实践两部分。从科研角度来看,应该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能力:从海量信息资源中高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熟悉检索工具;有效处理信息管理工具。从教学实践来看,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的融合,可以从信息化教学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创设语言交际情境能力、虚拟仿真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培养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一)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国际中文教育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际中文教育学界学者纷纷采取应对策略,努力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很多学者都将问题解决的根源放在教师层面,而信息素养是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教师须具备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明确“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方向,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并用于教学中。疫情期间,国内高校、海外孔子学院、华文学校努力克服网络条件,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多元平台展开线上教学,以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为主线,开拓中文学习新途径,弥补线下教学的缺失,发挥“云端”优势,使优质资源全面共享,形成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中文教育新格局,保证国内和国际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汉语教学的智慧和力量,提升海内外中文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动力,为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化发展提供新道路。
(二)突破国际中文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瓶颈的有效方法
在“新文科”背景的推动下,国际中文教育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学理念应融合交叉互补的创新思想。一方面,随着“汉语热”的现象持续走高,从目前海外教师数量来看,国际中文教师数量急剧匮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升级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即时、高效、灵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外汉语教师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加,促使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制定相对应的课程、理念、发展模式。除了直播课堂外,学生可自主选择和重复播放优质的录播课程,既提升了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将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展开这些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作为支撑。
(三)促进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条件下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键所在
“新文科”背景下,文化繁荣离不开文科发展,积极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利于积累中文教师知识。而知识的传播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实现,改变学习者固有的认知,让更多的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在“新文科”倡议下,加快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的质量。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一定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推进。这是确保我国对外发展的核心要求,提高了“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培养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培养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领域转型升级促使国际中文教育智能化发展速度攀升。多元化线上教学平台及优质资源为国际中文教学提供了发展条件的同时也提供了教学便利。“新文科”理念提倡和疫情暴发使国际中文教学的环境发生极大改变,所以给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挑战。
(一)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线上教学技能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取向,成为教师评估的重要指标[5]。科学的评价信息素养体系是提升中文教育质量关键,目前缺乏制定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参考依据,线上平台发展与实际所需之间差距较大,高校缺乏制定信息素养培养课程,缺乏线上教学技能课程的制定,缺乏信息素养考核标准,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线上平台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优化。这些方面均影响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信息素养意识淡薄
信息素养的概念大部分教师都不太了解,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汉语教学基本转为线上教学,而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在摸索中前进。教师对专业前沿动态的关注度不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影响教师提升教学信息化能力。教师对自身信息素养意识淡薄,体现出国际中文教师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创新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高
国际中文教师电子信息来源多数是国内的中文资源,对国外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偏低。既然是“新文科”,那更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很多教师觉得信息技术离自己很远,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分析能力不足,对信息的搜集与规划意识低,从而影响信息筛选、鉴别、利用的能力。目前,信息化教学软件的研发水平不高,线上教学平台很多,但没有适用于汉语专业专门性的教学平台。教师用自身信息素养来提升教学意识不强,因此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还亟待提高。
四、加快提升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途径与方法
在接受新技术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效益时,教师必须提升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来组织汉语课的教学活动[6]。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创新创造能力将成为国际中文教育新环境下的重要竞争力[7],加快提升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使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制定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体系,应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两部分。在学术研究方面,教师了解的问题包含:如何在庞大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否表达个人观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获得感兴趣领域目前研究最新情况?如何获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信息?文献综述如何撰写?如何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如何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8]?掌握信息素养是学术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教学实践方面,国际中文教师不仅要整合汉语教学资源,还要有整合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常见的是现代化教学设计、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微课慕课的录制等能力。和一般教师不同的是,国际中文教师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还应具备掌握、利用与传播中外文化的能力。除结合这两个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信息获取创新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意识等基础指标。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方法,这是一种明确权重系数的方法,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用此方法明确权重系数是具有科学性的[9]。要以专家评审和指标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制定标准评价体系。有标准做参考的评价体系可以快速提升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也使国际中文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快速发展。
(二)将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纳入培养方案
“新文科”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注重学科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制定标准化评价体系的同时应更新培养方案和培养理念。把信息素养作为专业体系的一部分将推动线上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有十大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是其中之一,它明确规定“教师熟悉并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技术,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10]。但疫情以来,中文教师需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增加,编辑图片、制作视频、运用网络平台成为教学基本能力,收集信息、解决网络软件与硬件能力已成为必备的技能。所以要及时革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纳入职业能力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育人才,为“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利用高校优势制定信息素养课程
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应的专业课程也应革新,体现学科专业性让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科发展。信息素养能力培养要与专业核心课程相结合。目前,高校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展开的,对学生要求不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自然不高,针对汉语专业的信息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开设针对性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增设信息检索课。培养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要紧密结合语言文化教学传播的专业性,学习信息的发现、检索、评估,并完善自身知识系统。二是增设“线上教学实践”课程。从平台选用、教学设计、教学步骤等各个环节模拟线上教学,使学生对线上教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认识到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不是简单的平移。三是增设数据分析课程。目前,国际中文教育进入学科交融发展,有新变化的同时也出现新问题。可在传统的论文课程中加入nvivo、python、spss等软件的指导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效率、信息整合和信息分析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
(四)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信息素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能,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持久的过程,贯穿教师职业生涯。教学实践是教师提高信息素养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新文科”背景下教育理念意识,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在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技术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11]。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变成常态化,反思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要针对教学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反思总结中提升自我。提高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信息技术变革会引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革[12]。一些教师满足于以往教学经验,抗拒对信息技术知识和作用的了解。特别是一些非专业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是普通话,不需要掌握技术手段;有的教师认为网络会削弱教师作用,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期望值过高,等等。这些都阻碍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中文教师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转变自身观念,提升自我能力。
综上,国际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传播者,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不仅是提高个人能力的需要,也是学科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提升国际中文教师信息素养是“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发展关键因素,培养运用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国际中文教师是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既要实现对教师短期培训针对性,又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新文科”背景下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核心动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探索中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