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研究
2022-11-18朱书卉眭国荣
○朱书卉 眭国荣 王 琪
2017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了将新工科建设作为新时代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1],高校教育任务核心因此更加明确和清晰,即培养一批具备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跨界资源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以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日益加剧的新经济发展需求。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现状
总体来说,虽然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开设认知课程或者实习实训课程来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但依据实际情况来看,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普遍偏弱,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初次奔走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容易出现坎坷和阻碍。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主动性;另一方面源于高校教育模式转变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要。通过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多数高校创新实践活动采用模拟代替实际的方式进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切实锻炼。另外,在学生参与的实践实习环节中,参观讲解方式居多,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即使参与到实践中,分配的也往往是较为低级的操作业务,导致学生就业后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要点
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素质相结合,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显性知识、提高隐性素质,最终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素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成果保护策略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大学生群体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尽快尽早实现培养模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索取的转变。下面,笔者提出以兴趣激发、结果激励、案例分享三个发力方向进行努力。
兴趣激发法: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明确,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升走上社会后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果激励法:修订现有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制度,单独开辟章节专设高校学生创新成果奖励方案,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奖励幅度向学生倾斜。根据教师或学生成果转化率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支持,改变现有高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激励仅停留在学科竞赛层面的现状,将创新成果直接受益人由指导教师向主要完成学生转变。通过两条线的改变最终促进高校学生创新积极性这一点的变化,增加学生创新原动力。案例分享法:发挥高成长性校友带动作用,积极邀请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杰出校友到母校巡回演讲,分享他们当年在创新创业道路上一些思想的变化过程,以及创新创业心理历程;分享他们创新创业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喜悦;分享他们坚持在创新道路上取得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给社会带来的贡献。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示,帮助大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探索案例研讨式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鉴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学科交叉融合[4],显然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由“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同辈辅导”的模式或可为新工科背景下教学体系改革带来思考。
师资建设方面,可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模式。“引进来”是指:第一,通过引进企业高端人才到高校任教并设立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项目,帮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流程,充分认识企业生产工艺;解决“引谁”问题。第二,通过聘请了解相应专业国际国内发展态势、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来给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或给学生授课,传授国际最新的行业技术,分享典型的工程项目案例等;解决“引用”问题。“走出去”是指:第一,鼓励本专业骨干教师继续深造,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会,去提升自己能力;第二,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生产及运营,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行业技术及最新动态,去加深实践经验。
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灵魂[5]。实践教学在新工科教育中不可或缺、作用显著。一方面,设置实践实操课,分组竞争,通过每天特定时段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设备器材使用时间。另一方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办学,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校企合作举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比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适用性。同时,高校和合作单位还可以以培养行业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就教学内容等环节开展深度合作[6]。
同辈辅导可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鉴于同辈间沟通代沟小、亲密感更强,可通过社团学长、宿舍同伴、班级同学等传帮带的方式,根据学生兴趣讲授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经验等,提前营造就业氛围,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和思维。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大学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源泉,理应在培养过程中予以更多的关注,但诸多因素阻碍大学生创新,例如科创活动形式少、学生成果转化意识薄弱、创新动力不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提高,是当下新工科背景下急需实现的目标。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高质量发展,适应市场化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定要求,也是提高大学培养创新成效的重要途径[7]。一方面,要夯实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大学与企业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互相配合,大学依靠企业来推动学生科技成果市场化供需双方对接,企业发现并寻找学生科技成果突出应用点和闪光点。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创新主题要进行引领,贴近市场化需求。在学生创新起点奠定成果的实用功能。并且,高校鼓励大学生紧密围绕企业端新需求开展创新,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创新。
(四)完善创新成果保护策略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和对创新成果的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数量、层次以及市场利用率也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万人发明比例逐渐提升,很多创新成果产业化价值逐渐加大。尽管目前对创新成果保护的研究较多,但鉴于大学生创新主体的特殊性及成果多样性,关于大学生创新成果的保护还未落到实处。
在提升大学生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方面,高校可通过加强校园创新保护文化建设、在工科专业适当设置知识产权相关必修科目、在理科专业设置知识产权选修课程,举办知识产权讲座、主题活动等宣传形式,形成一种浓厚的校园创新气氛和创新成果人人维护的环境,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在每一名理工科学生心中扎根。在完善创新成果保护制度方面,高校可通过建立学生成果激励制度、成果权益归属办法、成果保护说明以及成果纠纷处理程序等一系列措施,维护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以及激励的完善,可以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加强社会团体的创新氛围。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举措
不同学生因个体差异,其自身素质和知识接受度千差万别。本部分主要从不同高校定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职业规划几个方面提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举措。
(一)不同高校定位
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主要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又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学两个类别。
研究型大学主要任务是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多方位合作教学,包括学生与教师合作、教学与科研互助、跨学科协同、校企合作等[8]。通过多方位、更全面的合作方式呈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参与科研工作,从而形成创新驱动、树立创新理念,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取新思路、新方法。最后通过个人独立或者团队协作完成实践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与协同创新能力。
应用型大学分为本科和高职两个层次,本科高校侧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方面在教学环节围绕专业相近产业需求建立企业项目信息库,将企业的立项项目或在研产品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提高实践课程的应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实操实训培育大学生的问题查找、分析能力和知识转化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更加注重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合作模式,比如产学研合作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高新园区等。将大学生校外培养课程体系与各种校外合作单位基地科技创新训练室、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校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保持同步、无缝衔接,切实促进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专业方向划分更加细致,能够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但需充分考虑高校特点,相比本科类应用型大学,应将人才培养方向与重点工科大学培养规格保持合理梯度,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更加相适应。
(二)不同专业大学生
对于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化工等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基础相对较好,创新实践能力也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上必备的基础技术素养,很多实际业务和工作依赖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这些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需格外关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紧密结合新工科概念提出背景和培养要求,探索高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可以从原有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入手,优化原有课程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创新主动性为要求,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删减过时滞后的知识内容,增加当前热点技术,多方位、多渠道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轻工业相关专业,比如食品科学、服装设计、纺织等专业,学生一般会就职于一些跨部门、跨产业、跨行业的融土地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工业企业[9]。对于就职的大学生要求专业知识、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兼备。这就需要高校在这类专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和培养中除了其他关注点,还应注重学生管理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模拟职务演练、问题解决速度与效果竞争进行培养。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年级学生对创新了解的水平不同[10]。大一学生希望了解学校相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各项制度,也希望学校有相关的文化氛围,因此针对大一学生应该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同时可通过大一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组合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进入实验室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发挥同辈传帮带精神,构建合理的创新梯队。多给低年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创新氛围,加深创新思维培养。大二学生更希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创新的实践锻炼,所以这个时期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相关的创新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及其他创新交流活动。大三、大四的学生随着专业课的学习也认识和体会到了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的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的开放程度等)的重要性,还有重点学科学术氛围的影响以及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三、大四时,他们已经经历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都能够促进增强其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创新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带动周围同学。
(四)不同职业规划大学生
为适应新工科培养需求,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日益增长的数量需要,加强工科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了解学生内心意向后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对意愿就职的学生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引导,对意愿创业的学生加强创新能力,同时兼顾管理运营能力培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前提保障[11]。
例如,对于机械类想要从事机械设计、生产管理或技术服务的学生,培养大纲不仅要考虑设置相应课程体系,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以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要求为标准设立科目,还要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如,对于水利类想要从事基层水力建设或管理工作的学生[12],鉴于水利作业野外工作较多,因此在培养体系建设时需要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改善实践教学环节效果,还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其科研与生产的桥梁作用,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根基。
在“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背景下,想要到国外进行投资或就业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外,还应具有国际视野,学习各地风土人情,尊重各地方文化,做到入乡随俗[9]。
四、大学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借鉴
中山大学密切关注新工科建设要点,合理调整学院、专业资源,借助多学科与科研优势,力求建设复合交叉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和工程教育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在教学上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园等平台[13]。东莞理工学院采用“产业+学院”创新模式,将引才与育才有机结合,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创新水平。同时,立足产业需求,将现实急需人才和未来趋势人才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规划,建设“人才资源池”,与国内知名高新园区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使学生“走出去”获得锻炼机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办学优势,将工程应用打造成办学典型,探索并建成“三协同”培养模式,立志成为创新实践人才的摇篮。汕头大学从“先进本科教育”理念切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化的本科教育形态,经过体系创新,搭建成学生创新与企业需求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成果保护,对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多尝试、多措并举,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培养新时代优秀的新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