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改进路径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2022-11-18郭宇高妍陈雪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郭宇 高妍 陈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阐述劳动、劳动者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关系。“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①2020年,中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具有了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指南。2019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完善现代职教体系,高职教育进入新时代,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路径、发展质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然而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需要上下结合、多方协同、面向未来,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系统性工程。

一、劳动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劳动教育现状

在总体规划方面,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在机构建设、组织规划方面高度重视。已明确劳动教育推进工作主管校领导达100%,已明确相关负责部门达99%,已制定总体实施方案达71%,已明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89%,已制定学校学年劳动教育计划达83%。已有46%的高职院校统筹安排劳动教育公用经费。

在教学开展方面,首先已有88%的高职院校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程,其中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已开发配套选修课程。约75%的高职院校设立劳动周或劳动月。其次,约3%的高职院校开发了相关教学资源,如编写具有本地区本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教材和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手册等,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如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工作室聚集劳模工匠、发挥榜样力量、提供技能引领的育人项目等),开发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信息平台。再次,有部分高职院校积极开发教学空间资源,重点依托专业教育,推动劳动教育实践空间建设,其中约3%的出台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地基建设方案并启动实践基地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已基本完成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组建。教师队伍构成以校内兼职教师为主。已开展专项教师培训的职业院校占比46%;约5%的院校依托教育部1+X证书培训开展专任教师培训,覆盖面较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协同机制缺位。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大中小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制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三年规划、年度工作清单的稳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大纲、实践指导手册、专兼职教师职称评定、产教融合基地共建制度保障等顶层设计和相应制度体系尚未构建完成。

2.评价体系缺失。由于以上劳动教育工作涉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劳动教育各层级、各维度、长期性的主体评价缺失,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目标尚不明确,致使参与主体缺位,且已参与主体并未实施充分有效的行动,行为趋于短期性。

由于针对学校管理层的劳动教育评价缺失,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评价缺失,在教师发展、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课题研究、成果申报等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和科学评价,尤其是在职称评聘方面尚无明确职称系列。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驱动。评价缺失导致师资队伍涣散、能力不足,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科研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推进难以凝聚力量。

3.平台建设不足。教师能力平台建设方面,劳动教育学科的专项培训少、高层次和高质量培训少,制约了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方面,符合区域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如规划教材、优质课程、在线课程、实践项目等开发不足,制约教学的持续有效开展。实践空间平台建设方面,校内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匮乏,建设标准缺失,制约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方面,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度低,校企和校际协作度低,各校劳动教育封闭式发展,必然导致发展内卷化。成果展示平台建设方面,劳动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宣传力度不足,致使社会各方关注度、认知度、认同度、认可度低,劳动教育广泛持续深入推进阻力重重。

二、劳动教育的未来向度

(一)价值趋向

正确把握劳动教育未来的价值向度,避免工具化、功利化不良倾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和道路进行了诸多反思,但大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今天,人类已经创造了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但幸福感并没同步增长。那么,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何实现人自身更好地发展?同资本主义制度的自由相比,社会主义更加注重的是实质上的自由,而不是形式上的自由,注重赋予每个人实现自由的能力,即自由创造、全面发展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绝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使人得以成为“人”并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人经验积累、知识创造、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人确证自身的审美力、创造力的过程,也是人在与他人、与自然的互涉中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坚持将个人成长同伟大目标有机联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创造性劳动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未来趋向,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须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任何时期,国家和社会都会存在重大需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社会进步之中,是一种幸福,是劳动尤其是创造性劳动的持续动力。正如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钱伟长所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二)动力机制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基本观点出发,确证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本质力量的延伸。人创造性的张扬和普遍化,需要全社会形成创新共识。社会创新的真正动力,源自学习型组织(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和学习型个人。而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组织创新力的构建,归根结底来自学习型个人和个人创新力。这就需要通过创造性学习,即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来实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于泛在学习环境下激发主体性、张扬创造性,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全体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创新和持续进步。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日常性与持续性。创造性劳动者,首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自主学习者,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并学而时习之,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实现自我成长、锻造创新人格、推动社会进步。泛在学习,则是一种开放与联动的学习,通过广泛运用线上与线下学习,在人机共生、师生交互的资源聚集环境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学习者亦是创造性劳动教育场域的营造者、创新价值的创造者,通过在专业方面以及跨专业方面更为广泛持久的合作,形成创新团队以及支撑创新团队持续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创新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将传统的个体化、作坊式的创新经验转化为显性知识,加快知识传播,提升创新速度,降低创新成本。加速创新资源的聚集和相互作用,进而提升创造性劳动效能。

基于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正是要将心灵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强调心、身、环境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传播创新力量的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

三、劳动教育的改进路径

(一)建立系统评价

构建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窄化教育评价维度、过度简化教育评价方法等传统评价思维。片面追求评价本身的可测量、可操作,使评价系统凌驾于教育体系之上,导致教育评价的异化,即工具化。因此,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在教育评价中的核心价值,明确劳动教育的基础性、辐射性、整体性,构建平衡系统而非孤立存在的劳动教育评价范式。

实施路径:构建针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校、课程、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多层面、多维度评价体系,使之具有导向作用、鉴定选拔作用、诊断改进作用、管理监控作用、激励作用和交流作用。在构建教育评价模式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避免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可以采取多元评价模式相融合的方式,从而整合多元评价主体的利益诉求,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一是政府层面,明确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顶层设计与环境营造,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育促进创新的土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劳动教育的新格局。二是社会组织和企业层面,明确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是相关主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在高新企业认定、税收减免、资本融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学校层面,明确校长负责制,突出学校领导班子责任落实考核,即提供劳动教育工作推进的全面制度保障,明确教学实施机构。该机构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是课程层面,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课时总量、占比和分配要求,明确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已有课程的要求并相应修订课程标准。五是教师层面,明确劳动教育教师来源,从事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职称评聘系列、职业发展标准,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畅通该系列教师职业晋升渠道。六是学生层面,劳动素养纳入育人全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社会监测系统,实施毕业生中长期阶段性劳动素养状况跟踪评价,为学校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说,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底层设计;需要通过平衡系统的教育评价范式引导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二)强化二个载体

1.“一二课堂”联动载体。课堂教学活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劳动教育应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突出价值观培育、知识传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强化认知、巩固技能、提升素养的作用,冲破第一课堂时空局限。

实施路径:一是提供系统性劳动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形态演化、劳动伦理、劳动法治教育、劳动与职业发展(包括劳动品质与职业精神、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等)、劳动与未来社会等主题内容在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其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双创”课程中合理设置,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建设优质课程,形成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群。二是推动第一课堂空间资源优化升级,加强校内各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建设,保障实践空间建设资源投入;推动实践教学资源跨学科跨专业共建共享,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三是推动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课时学时认定制度化,课程内容系统化化、课程安排统整化、课程考核可量化。四是推动第二课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一体化,编制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教程或指导手册,指导学生有目标有方法地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普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2.“政行企校”协作载体。打造“四位一体”架构,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劳动教育共同体中的职能和优势,协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和生产实践的结合。

实施路径:一是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会生态。政府要基于产教融合目的,协调教(供)产(需)利益关系,精准定位实施主体、管理主体职能;劳动教育的作用难以短期呈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地方政府应明确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政策着力点置于制度环境营造,优化教育、经济、科技和社会福利等政策组合。二是行业要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建立行业协调机制。行业是产业的载体,是具有高度相似性和竞争性的企业组成的群体,应承担校企合作评价和服务职能;建立人才岗位、项目研发、技术服务、供需各方社会评价等信息检索、精准推送和相关服务的大数据平台,理顺供需关系;与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将城市废旧空间包括经营状况恶化的商用房地产等,改造为劳动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创业新增长点。三是企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价标准和优惠奖励政策,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带动就业等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在技术改造补助、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行业大数据平台匹配合作院校,深度参与院校专业规划、教学资源开发等,深入推动现代学徒制,提升企业信誉,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四是学校要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实现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聚集咨询、研发、培训等功能的校企横向联合体,通过提供实验设备资源、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服务等,创造校内师生参与生产实践的平台,形成良性的资源共享、价值创造机制。

(三)推动“四育融合”

1.与通识教育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相关、内容关联、路径相通,其结合具有扎实基础。

实施路径:一是将劳动教育贯穿此类课程的全过程和全场域,充分利用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的先导性使之先入为主,在其后续教学活动中持续升华。二是课程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全面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党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可围绕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人本身的历史事件进行案例化、情景化教学。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可围绕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成果等,还原历史过程、分析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原理。三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开设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教育主体多元的专题劳动教育,如将历史上的杰出工匠、劳模人物、创新楷模的人生奋斗经历转化为虚拟仿真等新时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形态,强化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

2.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高职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人才培养设计。

实施路径:一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体现国家意志的文件要求为指导,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专业教育关键点,将劳动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技能大赛和技能认证等。二是在实习实训环节,强化实践动手、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符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融合行业企业岗位标准的科学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劳动知识技能。三是在顶岗实习环节,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将该环节劳动素养状况纳入监测范围,强化评价的引导作用。

3.与“双创”教育融合。劳动创造历史,更将创造未来,劳动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前提。劳动教育既要培养“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的劳动者,更要培养“牢记使命、面向未来”的劳动者。

实施路径:一是明确劳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逻辑关联,劳动教育是基础,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是支撑;“双创”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未来指向、高阶形态,是以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础理论、精湛的专业能力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育;培育制造强国、创新型国家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需要劳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四轮驱动。二是突出“双创”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接续发展,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到课程资源开发,着力体现对创造性、创新性劳动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三是融入“双创”教育师资力量,充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拓宽“双创”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完善教师理论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制度保障,让教师持续参与社会劳动创造,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产业动向,具备充分的创造性劳动育人能力。

在“四育融合”的过程中,必须避免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以另外三种类型的教育稀释甚至替代劳动教育,即以其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内容替代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消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价值,进而淡化甚至忽视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的塑造,背离国家意志,即《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的“增强综合素质……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为的观念。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二是以劳动窄化甚至替代劳动教育。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单纯的劳动实践难以提升人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认知。全面深化理解和掌握劳动理论知识,必须通过独立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来实现。

注释:

①习近平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